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河南地质人王庆阁:身患癌症却带病工作的平凡坚守

2016-02-02 10:16:29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打印 字号: T|T

野外工作中的王庆阁

在偏远深山里,王庆阁(左一)工作中
    对王庆阁来说,工作的地方就是家
央广网河南分网2月1日消息一名平凡而优秀的地质人,一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从青春年少,到天命之年,以一腔热血和热情,全部奉献给了河南地质事业。即使身患癌症,依然带病工作,用勤恳负责的工作态度、朴实无华的生活风貌,吃苦奉献的精神品质,诠释着一个平凡工作者不平凡的人生道路。他就是河南地质人王庆阁。
  王庆阁,男,汉族,河南省新郑人,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82年7月毕业于长春冶金地质学校(现长春工程学院)岩矿分析专业,1989年6月毕业于中共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化学系工业分析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82年8月至2010年3月,在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六大队工作,历任队化验室主任兼技术负责,队副总工程师,经营安全科科长,2001年7月任河南有色岩土工程公司洛阳分公司经理,2010年3月至今,任河南有色岩土工程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经营安全部主任。
  王庆阁从事地质工作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地质岩矿分析、岩土工程及环境地质的技术管理和科研工作,参加完成各种专业技术(科研)报告设计及论文30余项,其中多项都获得了省部级奖励。由他分管负责的各个项目都获得了较好成绩,其中2011年负责完成的河南省国土资源系统安阳市应急抗旱找水打井工程,获得了国土资源部表彰。
  工作中,他一直饱含热情,态度严谨,作风扎实,干劲十足,勤勉敬业,废寝忘食。感觉胃部不适于2015年7月17日检查确诊为胃癌。巨大精神压力下,他以超强的意志力和承受力坚挺下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院等待手术期间,依然心系工作,坚持每天电话询问工地情况,短信叮咛嘱托,尽量做到尽善尽美。7月28日,手术很成功,而胃却被切除了三分之二还多,病情得到初步控制。8月21日出院后,本该好好休养的他,仅仅只休息了三天,于8月24日,依然决然回归岗位!尽管术后瘦骨嶙峋,但是工作却更加尽职尽责。
  对此,河南有色岩土工程公司作出向王庆阁学习活动的决定,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作出批示:王庆阁同志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质,是地质队员“三光荣”特别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地质工作者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典范,是全局职工学习的榜样。在经营形势严峻的当下,学习王庆阁同志先进事迹,是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时代需要,是培养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利契机。
  乐观面对病魔以顽强意志跟命运抗争
  “每个人都有信念,而我的信念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做好每一件事,我都要把它做好,如果没做好,那么我吃饭、睡觉都会惦记着它。”这是王庆阁常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朴实无华但一片冰心。早在2015年上半年,他就时常感到胃疼,吞咽不顺,家人和领导劝说赶紧检查,他总以工作忙为由推迟,说等等再去吧。好不容易决定了6月24日去医院做检查,不巧的是,前一天他询问新疆工地项目进展情况时,发现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他立即前往协调处理。6月24日这天,他又于当天放弃检查而毅然奔赴新疆工地。在新疆的一周时间里,他忍着疼痛没对现场施工人员表现出任何身体不适,在协调处理应急事项之后,又分别从现场施工管理、施工技术、作业安全等方面给大家做了详细的安排指导。并与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多次沟通,充分听取了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事无巨细地处理安排好一切,才回到郑州,经检查被确诊为胃癌。
  检查结果出来后,这无论是对他本人及家人还是同事们,都是一个难以接受的残酷现实。在这个依然谈癌色变的年代,一般意志力低下的人精神早已垮塌,甚至倒下,都说病来如山倒,别说是工作,正常生活恐怕都难以维系,但是王庆阁以过硬的心理素质、超强的意志力、出人意料的承受力,快速调整好心态,顽强挺了下来,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并安抚亲人朋友,乐观面对现实面对生活,他的勇敢,他的乐观积极,他的不屈不挠,无不感染到每一个人。
  在医院等待手术的时光里,他毅然心心念念割舍不下工作,头脑没有一刻停止过工作。有一次,躺在病床上的他忽然想起郑州海关办公室因插排失火的事,赶紧在办公群公告提醒大家。并思考哪些是必须要立即办的,哪些是领导安排的,哪些是工作中遇到的不宜解决而需要想办法解决的等。大到费心公司长远发展问题,小到担心公司每个项目的施工进度和安全生产问题,处理各种工作事务。无奈无法亲赴,只能每天不停电话询问、短信叮咛嘱托,凡事达到预期才敢放手歇息一会儿。
  病痛中坚守岗位以身作则为他人做好表率
  7月28日,王庆阁经过手术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二还多,病情得到控制,接下来就是痛苦无比的化疗。尽管这样,每分每秒疼痛的折磨依然没有打垮他。8月21日终于出院了,等病情稍作稳定,本该好好休养的他,仅仅休息了三天,于8月24日,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回归岗位。“病痛中坚守岗位”,他的敬业精神驱使他一刻也不能停止工作。
  “我的使命就是努力工作,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更重要的是给公司的孩子们做个表率,能让现在的年轻人看到多做事做正事才有意义,不虚度年华,我的目的就达到了。”三十多年来,他处处以工作为重,常常埋头苦干,加班成常态,无怨无悔。作为总经理助理,他努力排忧解难,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作为经营安全部负责人,他身体力行,最早来,最晚归。
  术后饮食成一大难题,加上本身“呕吐、伤口疼痛”等术后综合征,这给他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他只能吃流食和细软的食物,单位没有食堂,每天他就自带一点汤粥,中午热水热一下,吃一口歇一会儿,水也不能大口喝。累了休息片刻,继续工作。他去医院化疗也尽可能的选择在周末,医院实在安排不了,才会在工作日化疗,而且倘若能请假半天绝不耽搁一天。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还坚持亲自出差新疆。
  10月10日,11月12日,12月24日,这些都是他坚持亲自出差去新疆的日子。领导体恤他让找个人代替,但是工作要求严苛的他说:“还是我去吧,具体情况我熟悉,好沟通好处理。”大家都知道他一贯严谨的工作态度,说不动他,只好答应。
  郑州至新疆,距离四千多公里,辗转十几个小时,术后短短三个多月,他已往返了三趟。长途跋涉对于一个刚刚经历过大手术和数次化疗的癌症患者来说,是异常艰辛的过程,而且胳膊上还携带着化疗用的静脉置管,日常生活都不方便,但他态度坚定而无怨。
  公司第一钻探工程部主任宋斌介绍,自己和王庆阁是七八年的同事了,从和他一起工作,就发现王庆阁是一个很敬业的人,去单位的早,回家的晚,加班是家常便饭,工作上心细负责,时刻提醒工地安全问题。在他术后去新疆出差的日子,依然尽职尽责,当地很多人找他协调工作上的事,从上午到下午,一直没有歇,实在很痛苦时就喝点水往下咽。大家都不知道他生病了,只看到头发白了很多。知情的人劝他注意身体,他却说:“既然来了就抓紧时间处理好工作。”
  宋斌说,王庆阁的工作精神让自己很受感动,其敬业精神自己也从未见过。所有工作,王庆阁都是力争做到亲力亲为。有时候,并不需要王庆阁每次都出差的,可他就是放心不下,总是坚持亲自看过才心里有底,并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对待同事和下属,王庆阁严格要求,以德服人。由于新疆比较冷,他为工人们买保暖设备,反复强调工地安全问题,并常讲一些安全事例给大家听。
  传承地质人吃苦精神诠释优秀地质人风貌
  在全国国土资源系统,说起已故原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首席水文地质专家,首届感动国土资源人六大英模之一,豫北找水“活龙王”——刘振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孕育“活龙王”沃土的河南有色这个大集体中,“活龙王”的故事一直在传承,一直没有间断。而王庆阁,无疑就是个例子。
  2011年春,中原大地遭遇了60年未遇干旱灾害天气,河南省有色地矿局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号召,迅速在安阳成立抗旱找水打井指挥部。当时,承担这项任务的主要是省有色地矿局岩土公司,指挥长由岩土公司总经理田奎生担任,常务副指挥长就是王庆阁,技术顾问刘振江。
  在抗旱找水打井的几个月里,王庆阁同地质队员一起,爬山涉水,走村串户,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施工中遇到的难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回去召集专家们共同商讨最佳方案。施工中专家们总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他总能巧妙的化解矛盾,集中大家的智慧,把事情办好。为了每天的工作进展圆满有序,他每天天还不亮就起床,先去各个施工点转一圈看看,才能放心。
  “行政上有王庆阁,技术上有刘振江,我就放心了!”这是指挥部指挥长田奎生的真实感言,也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团结的集体,河南省有色地矿局抗旱找水打井工作始终走在整个系统前列。在这次抗旱打井找水战斗中,全局共在安阳地区完成水井70眼,成井率高达96%,累计出水量约1300立方米/小时,解决了6万多人的吃水和一万多亩土地的灌溉问题。当地群众自发赠送锦旗18面,岩土公司获得国土资源部“北方四省抗旱找水打井先进集体”称号,王庆阁等11人获得国土资源部“北方四省抗旱找水打井先进个人”称号。
  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平凡人格折射崇高品质
  作为公司总经理助理、经营安全部主任,这样的实职,对于他只有不断的干事,没有任何特权。他淡泊名利,生活简朴。和他一起出差,住最便宜的旅店,吃饭也是捡最便宜的来,可以说是能省则省,用他的话说:“咱们都是农村走出来的,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已经很知足了,不要太讲究。”
  作为公司业务骨干,他常年奔波在施工最前线,与一线施工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2011年豫北抗旱找水打井活动中,为了解决一线施工人员吃饭难题,他主动喊爱人到一线给工人们做饭吃,一方面保证大家食品安全,另一方面也让大家精力充沛地全身心投入工作。而他爱人却从未领过一分工资。
  2011年7月,单位组织王庆阁等人在西安进行安全培训会议,培训结束后,还安排了去延安等地的考察。说是考察,其实和旅游差不多。王庆阁知道后,于会议结束的当天晚上就坐车连夜赶了回来。回来第二天就出差去安阳投入到找水打井工作中。领导问他时,他却说:“安阳事那么多,我能安心在那儿玩吗?”话很朴实,没有豪言壮语,却深深地折射出他爱岗敬业、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
  河南岩土公司经营安全部副主任周香敏称赞王庆阁:工作认真态度积极,对人热情乐于助人,力所能及能帮就帮,尤其对新人,总是不厌其烦地进行指导培训。他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要经常出差下工地,而且还是山上很荒凉的地方,一呆就是一俩星期,虽然很辛苦,但是从来都任劳任怨,以苦为乐,工作能力特别强。
  工作中王庆阁坚持原则,谦虚谨慎,从不计较得失;生活中没有架子,乐善好施。公司每年推荐他为优秀共产党员时,他总是说比他做的好的党员很多,他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尤其在术后忍着各种疼痛不便的情况下,他说:“这只是一个人的正常工作态度而已。”对于常人来说这并非一般的带病工作,也非一般意义上的坚守岗位,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下,他还依然选择默默无闻,虚怀若谷。一个人的工作态度铸就了一个人的人格魅力,而他的态度和行动证明他无愧于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有人说: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或许这概括了人生的三种境界,而王庆阁无疑是卓越的人。他说:“我的使命就是工作,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更重要的是给单位的孩子们做个表率,能让现在的年轻人看到多做事做正事才有意义,不虚度年华,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姿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