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巷有位王奶奶 义务打扫街道20年
本报讯每天早晨7点,街头已车来人往,人头攒动,大街小巷开始喧闹起来。在王家巷24号,一位老太太拿起扫帚,慢慢地打扫起家门口这条街道,很多过往的居民都亲切地和她打招呼。
老太太叫王水莲,78岁。自从住在这里,打扫家门口到前方丁字路口这段近100米距离的街道卫生,成了老人每天的事情,她已经坚持了20个年头。“我习惯了,就想着活动活动,当锻炼身体了。”王水莲老人说,她早上把家里的地板拖干净,收拾完自己家后,就开始打扫家门口这条街道的卫生。
近日一大早,记者来到王家巷,看见王水莲老人正在打扫街道卫生。老人佝偻着背,挥舞着手中的扫帚,沙沙作响的扫地声,与这条街上各种嘈杂的声音融合在一起。
“阿姨,我帮您把垃圾倒了吧。”路经此地的居民很多,不少人都认识王水莲老人,担心老人身体太累,还有居民提出要帮助她。老人说,自己就要扫完了,不用帮忙。记者留意到,老人穿着花棉衣,头戴一顶毛线帽,干净利索又精神抖擞,说话时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我没啥文化,但一辈子爱干净,见不得脏乱。现在扫习惯了,也闲不下来了。”王水莲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还算可以,每天打扫完卫生,就当锻炼身体了。记者看到,老人扫地动作比较慢,家门口到前方的丁字路口,尽管距离不长,但她打扫起来,也需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街坊居民告诉记者,老太太非常热心,别看打扫的这段路不是特别长,但有5家商铺,老人坚持替大家把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若是遇到下雪天,她就把大家叫出来,一起打扫。有人劝老人,年纪大了,不要再打扫了,当心累坏了身体。老人听到后说,她是王家巷的“老姑娘”了,她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也嫁在了这里,一辈子都生活在王家巷,对这条巷子、巷子里的人都特别有感情。她把这里的路面打扫干净了,环境清爽了,累一点也值得。文/图记者刘晓云
老太太叫王水莲,78岁。自从住在这里,打扫家门口到前方丁字路口这段近100米距离的街道卫生,成了老人每天的事情,她已经坚持了20个年头。“我习惯了,就想着活动活动,当锻炼身体了。”王水莲老人说,她早上把家里的地板拖干净,收拾完自己家后,就开始打扫家门口这条街道的卫生。
近日一大早,记者来到王家巷,看见王水莲老人正在打扫街道卫生。老人佝偻着背,挥舞着手中的扫帚,沙沙作响的扫地声,与这条街上各种嘈杂的声音融合在一起。
“阿姨,我帮您把垃圾倒了吧。”路经此地的居民很多,不少人都认识王水莲老人,担心老人身体太累,还有居民提出要帮助她。老人说,自己就要扫完了,不用帮忙。记者留意到,老人穿着花棉衣,头戴一顶毛线帽,干净利索又精神抖擞,说话时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我没啥文化,但一辈子爱干净,见不得脏乱。现在扫习惯了,也闲不下来了。”王水莲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还算可以,每天打扫完卫生,就当锻炼身体了。记者看到,老人扫地动作比较慢,家门口到前方的丁字路口,尽管距离不长,但她打扫起来,也需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街坊居民告诉记者,老太太非常热心,别看打扫的这段路不是特别长,但有5家商铺,老人坚持替大家把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若是遇到下雪天,她就把大家叫出来,一起打扫。有人劝老人,年纪大了,不要再打扫了,当心累坏了身体。老人听到后说,她是王家巷的“老姑娘”了,她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也嫁在了这里,一辈子都生活在王家巷,对这条巷子、巷子里的人都特别有感情。她把这里的路面打扫干净了,环境清爽了,累一点也值得。文/图记者刘晓云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