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培福:古稀老翁的“古典”情怀

2015-12-09 09:59:52来源:湘阴新闻网

打印 字号: T|T
    湘阴新闻网讯(记者刘海军)撰诗联、练书法、抄写古典名著。这就是岭北镇德兴村古稀老翁王培福的晚年生活。日前,笔者随同诗联学会一行来到王老家中采访。
  千里一线的湘江玉带,掩映一片翠绿的庄稼,坐落其间的一栋二层楼房凸显一派农家田园的诗意。适逢周末,在长沙工作的儿媳正好回家看望老人,引领我们上楼,王培福老人仍在书房“奋笔疾书”。我们说明来意,他马上打开书柜:“这是我抄写的4本《三国演义》,这是《红楼梦》,8本,这是我自己的诗集。”这10余本16开的线装手抄本,宣纸再现的100余万小楷字体,凝聚了王培福老人心血与翰墨浇灌的“心路历程”。
  王培福老人1944年出生,打小喜欢舞文弄墨。上世纪60年代大集体时,生产队和大队部经常派他提着一个石灰桶,在适宜的农家外墙上书写毛主席语录和宣传标语。“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当年书写的许多“警语”,王培福仍记忆犹新。1970年组织安排他到水管会工作,下班回家还是吟诗写字,58岁那年妻子患病,他退休回家护理妻子,一边吟咏诗句给老伴听,一边泼墨挥毫,开始执着地抄写名著。
  “平生不做无聊事,留点墨香给后人。”不爱打牌的王培福道出了他抄书的初衷,子女也十分支持父亲的这份“雅好”,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常带些文房四宝回家表达“孝心”,女儿王添平买回家的宣纸就不下500张。退休在家的王培福护理老伴之余,就只裁纸、写字,4年多时间,硬是将60余万字的《三国演义》一字一笔抄了下来!2008年老伴逝世,他悲恸追念之余,以纸墨为伴,以文字为情,依旧以同样的韧劲和毅力,抄写厚重的《红楼梦》,同时吟咏、整理2000余字的诗联集《闲话自赏》,晚年生活倒挺自在、充实。
  这几年,王培福老人也偶尔上北京、长沙子女家走走,结识了不少书坛益友,交换回不少书法作品,著名书法家丁嘉耕还为他的手抄本题写书名,这让他更萌生了一种新的想法:把房子收拾一下,搞一个农家书画展,让城里大笔来这里赐宝,让父老乡亲开下眼界。
  离开王培福家,迈上湘江大堤,我们回味在翰墨与稻浪交织着的馨香,憧憬着国粹在田园里的繁荣。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最新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