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亚:与门球结缘再创人生第二个春天
1971年,王维亚调入天津地区体育局工作,曾任办公室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老年人体育协会秘书长一直到1994年退休;退休后又从事门球推广事业20余年,后被推荐为廊坊市门球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廊坊武术协会顾问,河北省武术协会委员,中国门球协会委员,2004年被选为中国门球协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2002年受聘中国《门球之苑》杂志编委。
为了推动门球事业的发展,王维亚著有《老年体育概论》、《全国少儿门球活动经验汇编》等书籍,另编写了上百万字与门球有关的文献材料,主要介绍了门球的发展及方向。在从事门球事业的30年里,王维亚还主编了《廊坊市体育志》,曾多次获得中国体育协会和河北省先进门球工作者称号,他是中国少儿门球的奠基人,河北省老年人体育协会的开拓者。
与门球结缘 使廊坊市门球事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1985年,廊坊地区老年体育开展起太极拳、钓鱼、走步、导引养生功、门球等作为国内新兴体育项目。在这些项目中,门球倍受老年人的青睐。但当时门球在廊坊推广之处场地等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全市连一块标准门球活动场地都没有,门球的发展百废待兴。面对重重的困难,王维亚组织门球运动员一起研讨,寻找解决门球发展的方向及以后的发展。经过研讨,王维亚总结出,要想门球发展,首先要解决活动经费和场地的问题,于是他开始奔波于各个部门,从此也与门球有了不解之缘。
回想起1986年的成绩,王维亚的骄傲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在廊坊成功举行了第一届河北省门球赛和第一届全国老年人门球锦标赛,廊坊门球队代表中国参加了第一届世界门球锦标赛,使中国的门球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充分展现了风采。
王维亚不畏艰难,做事总想做到最好,只要是为了门球,没有他不敢进的门。王维亚考虑到,门球运动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因此,为了解决门球经费和场地的问题,王维亚开始四处奔走推广门球。经过不懈的努力,经费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他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
为了建设门球场地,王维亚更是积极想办法,终于建成了四块门球场地,廊坊市也成功的举办了2000年的全国比赛,王维亚等门协委员趁热打铁,又提出了建设“门球一条街”的倡议,在原有四块门球场地的基础上有新建了四个标准门球场地。
廊坊门球在王维亚的带领下,搞得风声云起,在门球界只要一提起王维亚,大家都竖起大拇指,业界人士还称:“王维亚有铜头、铁嘴和飞毛腿,只要是对门球发展有关系的,没有王维亚办不成的事。”
身居廊坊思全国 抓住机遇求发展
在担任廊坊门球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期间,王维亚组织策划了多次比赛,虽然老年门球赛在全国各地搞得轰轰烈烈,但王维亚结合全国门球的发展情况经过反复思考,认为少年儿童才是门球未来发展的希望。
从此,王维亚痴迷于少儿门球,为了少儿门球的发展,他是东奔西走,北上北京房山,南下河南荥阳,探讨发展途径,交流工作经验。廊坊市区的各所小学王维亚成了常客,不论远近,都骑着自行车前去,帮助学校和老师解决开展活动中遇到的问题。1988年,王维亚开始运筹全国少儿门球活动,并组织了全国首届少儿门球夏令营。2000年,王维亚在廊坊组织了全国第一届少儿门球赛,共有10个省、市的30支代表队参赛。
“通过承办全国比赛,我们有了很大的收获,为开展群众性门球明确了前进方向;学习了参赛经验和承办比赛经验,培养了工作人员、裁判员、运动员三支队伍;修建了新场地,让廊坊能担任规模更大的比赛。”王维亚总结此次门球赛的经验。2002年,王维亚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第一个少儿门球活动俱乐部。2004年,已经年近古稀的王维亚,被廊坊门协力荐为门协委员,随后又当选为中国门球协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2014年,廊坊少儿门球被誉为“全国门球一枝花”。
廊坊门球事业风云人物 耄耋之年仍为门球事业的发展奔波
作为门球领域的风云人物,王维亚的名字几乎成了廊坊门球的“代言人”。为了不断推动门球发展,王维亚经常远赴各地,每到一处他都会给大家讲解自己在门球发展当中的经验,“还有好几次,本来是邀请我参观比赛的,可我刚到,主办方就宣布比赛暂停,执意让我来讲解门球发展的经验。”王维亚说,今年是自己与门球一起走过的第30个年头,这些年来关于门球发展的每一幕都记忆犹新。
只要提起门球,王维亚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在老人的家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关于门球的证书和奖杯。如今,耄耋之年的王维亚老人仍担任廊坊市门球协会副主席,并坚持每早6点准时起床锻炼身体。除了门球老人还喜欢看书,“我喜欢看书,在书上能让我了解更多的知识,最近正在学习怎么用电脑,因为现在大家都是发邮件,将来我也希望通过网络传递更多的门球经验。”王维亚说。
“我爱干别人干不好、干不了的事,古人云:自古英雄多好胜,我加上一句:至今豪杰少畏难!”这是王维亚说过的一句话。他将自己的退休生活全部奉献给了门球事业,虽已到耄耋之年,但老人走路时却仍然步伐矫健,精神矍铄,散发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息。
为了推动门球事业的发展,王维亚著有《老年体育概论》、《全国少儿门球活动经验汇编》等书籍,另编写了上百万字与门球有关的文献材料,主要介绍了门球的发展及方向。在从事门球事业的30年里,王维亚还主编了《廊坊市体育志》,曾多次获得中国体育协会和河北省先进门球工作者称号,他是中国少儿门球的奠基人,河北省老年人体育协会的开拓者。
与门球结缘 使廊坊市门球事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1985年,廊坊地区老年体育开展起太极拳、钓鱼、走步、导引养生功、门球等作为国内新兴体育项目。在这些项目中,门球倍受老年人的青睐。但当时门球在廊坊推广之处场地等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全市连一块标准门球活动场地都没有,门球的发展百废待兴。面对重重的困难,王维亚组织门球运动员一起研讨,寻找解决门球发展的方向及以后的发展。经过研讨,王维亚总结出,要想门球发展,首先要解决活动经费和场地的问题,于是他开始奔波于各个部门,从此也与门球有了不解之缘。
回想起1986年的成绩,王维亚的骄傲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在廊坊成功举行了第一届河北省门球赛和第一届全国老年人门球锦标赛,廊坊门球队代表中国参加了第一届世界门球锦标赛,使中国的门球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充分展现了风采。
王维亚不畏艰难,做事总想做到最好,只要是为了门球,没有他不敢进的门。王维亚考虑到,门球运动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因此,为了解决门球经费和场地的问题,王维亚开始四处奔走推广门球。经过不懈的努力,经费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他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
为了建设门球场地,王维亚更是积极想办法,终于建成了四块门球场地,廊坊市也成功的举办了2000年的全国比赛,王维亚等门协委员趁热打铁,又提出了建设“门球一条街”的倡议,在原有四块门球场地的基础上有新建了四个标准门球场地。
廊坊门球在王维亚的带领下,搞得风声云起,在门球界只要一提起王维亚,大家都竖起大拇指,业界人士还称:“王维亚有铜头、铁嘴和飞毛腿,只要是对门球发展有关系的,没有王维亚办不成的事。”
身居廊坊思全国 抓住机遇求发展
在担任廊坊门球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期间,王维亚组织策划了多次比赛,虽然老年门球赛在全国各地搞得轰轰烈烈,但王维亚结合全国门球的发展情况经过反复思考,认为少年儿童才是门球未来发展的希望。
从此,王维亚痴迷于少儿门球,为了少儿门球的发展,他是东奔西走,北上北京房山,南下河南荥阳,探讨发展途径,交流工作经验。廊坊市区的各所小学王维亚成了常客,不论远近,都骑着自行车前去,帮助学校和老师解决开展活动中遇到的问题。1988年,王维亚开始运筹全国少儿门球活动,并组织了全国首届少儿门球夏令营。2000年,王维亚在廊坊组织了全国第一届少儿门球赛,共有10个省、市的30支代表队参赛。
“通过承办全国比赛,我们有了很大的收获,为开展群众性门球明确了前进方向;学习了参赛经验和承办比赛经验,培养了工作人员、裁判员、运动员三支队伍;修建了新场地,让廊坊能担任规模更大的比赛。”王维亚总结此次门球赛的经验。2002年,王维亚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第一个少儿门球活动俱乐部。2004年,已经年近古稀的王维亚,被廊坊门协力荐为门协委员,随后又当选为中国门球协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2014年,廊坊少儿门球被誉为“全国门球一枝花”。
廊坊门球事业风云人物 耄耋之年仍为门球事业的发展奔波
作为门球领域的风云人物,王维亚的名字几乎成了廊坊门球的“代言人”。为了不断推动门球发展,王维亚经常远赴各地,每到一处他都会给大家讲解自己在门球发展当中的经验,“还有好几次,本来是邀请我参观比赛的,可我刚到,主办方就宣布比赛暂停,执意让我来讲解门球发展的经验。”王维亚说,今年是自己与门球一起走过的第30个年头,这些年来关于门球发展的每一幕都记忆犹新。
只要提起门球,王维亚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在老人的家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关于门球的证书和奖杯。如今,耄耋之年的王维亚老人仍担任廊坊市门球协会副主席,并坚持每早6点准时起床锻炼身体。除了门球老人还喜欢看书,“我喜欢看书,在书上能让我了解更多的知识,最近正在学习怎么用电脑,因为现在大家都是发邮件,将来我也希望通过网络传递更多的门球经验。”王维亚说。
“我爱干别人干不好、干不了的事,古人云:自古英雄多好胜,我加上一句:至今豪杰少畏难!”这是王维亚说过的一句话。他将自己的退休生活全部奉献给了门球事业,虽已到耄耋之年,但老人走路时却仍然步伐矫健,精神矍铄,散发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息。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