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德顺:为了舞台每天健身俩小时

2015-11-09 14:54:21来源:城市快报

打印 字号: T|T
很多人依稀还记得,在今年3月的中国国际时装周里,一场主题为“东北大棉袄”的T台走秀上,有一位老人赤膊上阵,领着一队模特走上T台,他白发苍苍却身材健硕,让观众眼前一亮,一时间赢得了“中国最帅大爷”的称号,这位老人就是王德顺。

今年79岁的他一直致力于哑剧表演艺术,却从未像现在这样大红大紫过。如今,他在网络传播下一朝爆红,他的生平、经历也在一时间被世人瞩目。对于这样的现实,王德顺并不愿评价太多:“这是社会的时尚,人们推崇于此,觉得我这个快80岁的人依旧有一身肌肉很难得。你要接受这样的现实,其实,我是为了舞台需要每天必须健身的。”

记者眼前的王德顺虽然须发皆白,但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整个人帅气而洒脱,和他谈话,让人觉得完全不是在和一位老人对话,坐在面前的仿佛是一个思维敏捷的年轻人

随着名气愈来愈大,最近一段时间,他的影视剧片约不断,工作越发忙碌起来。这几年,如果你留心,便会发现很多影视剧中都有王德顺的身影,他是《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里的盲老人、《飞越老人院》里的老林、《闯关东》里的独臂老人……

事实上,在此之前,王德顺的人生并不像人们看到的那样光鲜亮丽,在其追求艺术理想的人生中充满了艰辛与苦涩。王德顺说,演影视剧只是他的挣钱手段,他现在是以此来养活自己钟爱的哑剧和“活雕塑”表演。

王德顺与哑剧结缘出于偶然,1970年,在部队话剧团当了十年话剧演员的他复员后被分配到长春话剧院,偶然的尝试让他发现,在舞台上,有些情节如果只用动作表演,省略语言,观众仍能明白,并且饶有兴趣,“我这个人身体比较灵活,也是为了扬长避短吧,我便开始摸索‘哑剧’这种舞台表演形式,并渐渐爱上了它。”

上世纪80年代,王德顺参加了在中央戏剧学院召开的一次表演艺术研讨会,其间,他表演了一段哑剧,引起了德国使馆一位文化官员的关注。他邀请王德顺去德国演出,前提是要演一台哑剧,而当时话剧院不接受他这样“特立独行”的表演方式。为了让自己的哑剧表演为更多人所了解,王德顺做出了一个看似惊世骇俗的决定。他和妻子放弃了在长春宽敞的房子、安稳的工作,带着一双儿女来到北京,成了“北漂”。

对于这个选择,他这样评价:“有人说我傻,那时我49岁,再过十年我可以拿退休金养老,这样一走,我半辈子的积累就没了,但那时我脑子里只有我的艺术,饿死我也不在乎。”到北京,朋友家的一张床就成了王德顺一家四口的栖身之地。他回忆,就在德国使馆要对节目进行审查的前一夜,他们寄居的朋友家突然来了亲戚,于是,一家人只好离开那里,在王府井一处地下通道里相互依偎着过了一夜,“我夫人说:‘咱们回去吧!’我对她说:‘人到了最低谷,命运就开始往上走了。’”

正如王德顺所预言的一样,审查当晚的演出非常成功,王德顺被正式邀请参加在德国科隆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哑剧节。他的表演大受欢迎,“观众的掌声让我们陶醉,也让曾经经历的辛苦与疲惫一下子消解,我想这就是艺术对于表演者的魅力吧!”

哑剧是一项非常耗费体力的表演艺术,表演一个半小时相当于表演者进行了一场独舞晚会,这对于年龄渐长的王德顺变得愈发困难。1993年,罗丹雕塑艺术展在北京开展,王德顺去参观后买了一本画册,带回家去给妻子看。妻子看了之后,建议他和雕塑一起演出,既能节省体力又能发挥他形体表演的魅力。

于是演了十年哑剧之后,王德顺创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活雕塑”表演,和雕塑一起用姿态的组合变化来演绎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一直以来,王德顺都觉得自己的心态特别年轻,很多时候会忘记年龄,想做什么就义无反顾地去做。“活雕塑”表演也是如此,它对于演员的体形要求非常高,表演时,表演者全身涂上颜色之后,要像一尊青铜雕塑。为了演好一尊雕塑,他需要锻炼身上的每一块肌肉,让体形兼备力感和美感,这也是人们看到年近80岁的他,仍旧身材挺拔,拥有和年轻人一般的体格的原因。

“我追求的艺术就是要删繁就简,用最单纯的手段表现人类最复杂的情感,从话剧到哑剧再到‘活雕塑’,我一直在探索。”褪去粉丝赋予的时尚潮流光环,王德顺说如今的他和几十年前一样,是一个在艺术之路上默默求索的苦行者。

对话

城市快报(以下简称“快报”):做“北漂”时,最艰难的时候是什么支持你走下去的?

王德顺:我认为,一个人活着,他的能量就要得到释放,否则他会很压抑,压抑是痛苦的,我渴望把哑剧演好,这个愿望就是我的能量。

快报:你现在每天还锻炼吗?

王德顺:每天我都要锻炼两个小时,其实这样的锻炼我坚持了几十年,“活雕塑”演员不能身材臃肿,也不能一身排骨,要有一个美好的形象。其实不光是锻炼身体,为了演好“活雕塑”,我还有其他训练。有一次,我给一个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演出,其中一个人问:“我坐在看台第一排,为什么感觉不到你呼吸?”我把他的手放在我的肚子上,他依旧没有感觉到我呼吸,我让他摸摸我的背时,他才惊讶地发现我用“后背”在“呼吸”,我说:“没办法,这都是为了表演,逼成这样的。”

快报:你这么大年纪,为了拍电影,要学骑马、学英文。拍电影是很辛苦的工作,每天这样的工作强度你承受得住吗?

王德顺:我没有问题,前段时间我还拍了打戏,不过剧组对我还是很照顾的,即便是打戏,运动强度也不是很大。

快报:你一直从事的哑剧、“活雕塑”表演,到了这个年纪,是否需要找学生或徒弟将你一生钟爱的艺术继续下去呢?

王德顺:没有这个想法,因为艺术这个东西刻意培养不一定能成功,有的时候,这个人会自己“冒”出来的。

快报:未来你对自己有什么规划?是继续拍电影还是专注于哑剧、“活雕塑”表演?

王德顺:我依旧会拍电影养活“活雕塑”表演,我没有想过什么时候停止演出,或许有一天我站不起来了,就没人再找我拍戏了,我也就不演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