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诗词:景逢三五秋分夜,光异寻常月满时
八月中气秋分,一般在公历9月22日前后,古语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各地(两极除外)都是昼夜平分。今年秋分交节时刻为9月23日16时21分。
秋分节气,不但北方,连南方大部分地区也开始进入秋天,暑热迅速消退。所谓“阴阳相半也,”是指秋分时节天地之气阴盛阳衰,正到势均力敌的程度。与繁茂的夏季比起来,这时花木凋零、草枯叶落,人的情绪也容易产生凄凉、抑郁之感。这种“秋季抑郁症”心态最典型的代表,是战国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
其实,从正面看,秋分时节云量减少,景物鲜明,也即诗人赞美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抬头碧空万里,出外凉风习习,人称“秋高气爽”,而且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游赏、品尝美食的好机会。所以,人的内心如果没有“悲哉秋之为气”念头的话,秋分其实是美好宜人的时节。
元稹的《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首句指从音律上说,八月属于“南吕”。“雷收”句,源自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天地阳气过盛引起的,秋分后阳气衰落,所以不打雷了);二候蛰虫坯户(冬眠的动物做茧、封窝门);三候水始涸(河流进入枯水期)”。“寒暑合均平”,指秋分是从暑到寒的盛衰转折点,不但昼夜平分,而且气温处于全年平均值的日子。最后二句则有“悲哉秋之为气”的意味。
秋分是秋季的中点,所以总和中秋节挨得很近,比如今年的中秋节是9月27日,与秋分只差4天。有时两节赶在同一天,诗人就会把它们放在一起来写,如宋末画家杨公远的《癸未中秋》:“凉入郊墟暑渐微,奈何节序暗推移。景逢三五秋分夜,光异寻常月满时。”
华北地区的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说明秋分节气是播种冬小麦的最佳时节。而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则正忙于晚稻的收割。秋分之后,北方冷气团势力渐增,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会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这就是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王玉民)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宗祠对联门楣题辞
- · 吟族谱诗
- · 王氏宗祠通用對聯
- · 宁溪王氏诗词歌赋
- · 闽南王氏宗祠联之一
- · 福鼎召开赤溪楹联楼群全国征联大赛颁奖大会
- · 夏日诗词: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 · 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40首诗词
- · 王士进录安徽王懿修诗抄
- · 户县王氏先辈诗词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