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姓氏小常识

2015-09-29 11:10:36来源:转载

打印 字号: T|T

  《辞海》云:姓氏,姓与氏的合称。《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通志·氏族略序》:“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免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地望,即“郡望”。如崔姓为清河,李姓为陇西。秦汉以后,姓、氏不别,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氏族”:“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


  郡 望


  《辞海》云:“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世族,称为郡望,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如清河崔氏,太原王氏等。”


  《百家姓寻根探秘·张》云:由于血缘关系形成了许多宗族支派,为了区分不同地区的同姓,就出现了郡望;郡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人们的尊卑贵贱,不仅是某郡某氏的标志,而且代表着一种地位和权利。随着朝代更替,某郡某姓也会出现兴盛和衰落,因而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显姓望族。


  堂 号


  《百家姓寻根探秘·张》云:堂号是区别同姓不同宗族的标志。


  香港张氏“堂号考”资料:同一姓氏堂号有好多个。堂号代表某一支派,多以先人的功业或言行来命名。如张氏的“清河堂”、“金鉴堂”、“百忍堂”等。


  家 乘


  《辞海》云:家乘(sheng音绳),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字。黄庭坚(山谷)撰《宜州家乘》,今有传本。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山谷晚年作日录,题日家乘,取《孟子》‘晋之乘’之义。”后相沿称家谱为“家乘”。


  谱 牒


  《辞海》云: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藉。《史记·太史公自序》:“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即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史籍。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牒,谱学成为地主官僚保持门阀的工具。晋太元中,贾弼撰《姓氏薄状》,子孙相传,号为贾氏谱学。梁王僧儒因贾弼旧本,改撰《十八州谱》等书,号为王氏谱学。北魏太和中,诏诸郡中正各立本土姓族,次第为选举,名“方司格”。……太宗、武后曾修订《氏族志》。五代以后,谱学渐衰。郑樵《通志》著录谱系六种、一百七十部;至马端临撰《文献通考》时,所存者不过数家。明清……仍多编修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