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民警王莹坚守一线:当好“千里眼”“顺风耳”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事故
天津北方网讯:“瘦了,也黑了。嗓子哑得这么厉害,吃药了吗?”日前在滨海新区公安局,科技信通处的王莹回局里开会,同事见到她纷纷热切地关心询问。这是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同事们第一次见到这位坚守一线的警花。事故发生当晚,滨海新区公安局科技信通处干警紧急驾驶应急通信指挥车,携带应急电台、图像设备、六旋翼无人机等全部装备赶往事故现场。处里6名民警全部到岗,王莹也不例外。应急指挥车抵达爆炸现场后,王莹和她的战友们就架起应急指挥探照灯,架设无线指挥台,组建应急无线通信网络,及时保证了现场指挥通信畅通。
在距离爆炸点只有1.5公里的一线指挥部,驻扎着消防、武警、公安等身着各色服装的救援队伍,王莹是坚守在现场的唯一女性。作为公安机关通讯部门的通讯员,王莹和同事的主要任务是确保通信指挥车不间歇地正常运转,当好指挥中枢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过车载卫星、天线及动中通无人机随时监测事故现场情况,并将现场周边的各项信息和数据汇总,及时反馈给指挥中心做决策参考。“操控无人机近距离航拍爆炸现场,每次工作半个小时,航拍影像8分钟,这是我们每天必须的工作。”王莹边说边通过手持对讲机与现场拍摄的同事保持通话,“平均每天徒步往返爆炸点附近航拍四五次,事故发生后的危险期间,每天最多航拍十几次。”
作为一名女性,王莹面对的艰难比男性战友们更多。尽管喉咙发炎,但由于上厕所不方便,她还是尽量少喝水。一连坚守半个多月,原本有些洁癖的她也不得不忍受浑身的汗臭和成群蚊子的叮咬。情况不是特别紧张时,细心的领导就安排她赶紧回家洗澡,却常常是刚出隔离区或者未进家门,就又被紧急召回。
连日超负荷的工作,使王莹在救援的第三天高热不退,喉咙痛得几乎咽不下水。同事们劝她回去休息,她却坚定地说:“轻伤不下火线,跟牺牲的消防官兵和受伤的群众相比,这点病不算什么。”
王莹的孩子还不满10岁。“妈知道你是警察,这节骨眼上你不能离开,但是孩子发烧几天了,迷迷糊糊中一直喊妈妈,你就回来一会儿,看一眼孩子行吗?”傍晚,王莹接到了母亲的电话,母亲的字字句句戳在她的心里,让她眼里涌满泪水。事故发生后,她与身为边防武警的爱人都无暇照顾女儿,只好托朋友把孩子送回外地的姥姥家。回去看看孩子虽然只需要两小时的车程,但王莹放不下救援现场的工作,狠狠心仍然选择了坚守。“现场救援工作还没结束,身为警察我不能离开。我能做的,就只有多给孩子打几个电话”。
事故发生以来,科技信通处全体参战人员坚守岗位不间断地为各级救援指挥中心传回现场图像信息,为科学有效开展救援处置工作提供了有力的通信保障。除了做好本职通讯工作,王莹还是“后勤部长”和“知心大姐”。王莹她们指挥车的附近,驻扎着各个救援部队的官兵,其中大多是十八九岁的年轻小战士。他们疲惫不堪的身影、偶尔流露忧伤的眼神,深深牵动着王莹的心。这个曾经的海军军官,以一个老兵、大姐甚至是母亲的角色,关心鼓励着他们,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与他们谈心交流,帮助他们放松心情。夜深人静的时候,王莹还与她并肩战斗的同事、无私服务的志愿者以及部队官兵的感人事迹通过朋友圈广而告之,鼓舞士气,增强大家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决心。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