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王公祠
原标题:610岁尚书王公祠有颗老石榴树,村民嫁女会来求果,因为…
▲一场秋雨后,尚书王公祠更显肃穆。
在刚过去的乞巧节上,摆七娘贡案设置于元气堂内,展出巧姐们各类精美手工艺品200余件。“七姐”公仔、“会龙牌坊”,以及色彩艳丽的各式盘花等工艺制品……都是十五社巧姐们聚在王公祠里耗时小半年,一针一线亲手制作的,凝聚着王氏后人对美好生活和聪明智慧的真挚追求。
摆七娘期间,祠堂外小广场歌舞晚会连开三场,精气神十足的老年舞蹈队、多才多艺的小朋友齐齐来助阵。祠堂内外灯火通明,仿佛上演着族人聚会的盛大party。每年两顿村宴——龙船饭、七娘饭皆在此开席,王氏后人们回乡祭祖,也借这样的机会家族团圆。
祠堂第一进的天井,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大花坛,分别栽种着苍劲不屈的扁柏和枝繁叶茂的石榴。其中石榴树最有故事,郭艳红介绍说,石榴籽粒多且颜色鲜红,寓意子孙满堂延绵不绝,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这棵树年代久远,一年四季都结果,可是平时这棵树上的石榴不能随便摘,但凡有村民嫁女时,家人会来求果,捐些香油钱后,取走一对石榴。这对石榴先供奉在家,等女儿出嫁后,随嫁妆到新家,带去“多子多福”的好意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传说王道夫文武双全,一生喜好诗词,遗憾的是由于连年战乱未能有作品流传于世。然而,历经600年巍然屹立的尚书王公祠就是最好的传世佳作,王道夫因英勇卫国而令祠堂生辉,王氏后人们念祖归宗使祠堂得以香火不断。尚书王公祠寄托着王氏后人对先祖的怀念,也凝聚着今世的血脉情深。

祠堂名
罕见地以官名代替人名
据记载,最高官至兵部尚书的车陂王氏先祖王道夫在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的新会崖门海战中,因抗击元军为国殉难。其孙王龙溪遵守祖训“不仕于元”,并秘密组织民兵抗元,事情泄露后举家回乡隐居今车陂村。元朝至正年间(1340年),王龙溪为纪念祖父王道夫而建了“家庙”。明永乐年间(1403年),其后裔将“家庙”扩建,更名为“尚书王公祠”,成为少有的以官名代替人名的祠堂。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和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修。2002年,又进行修葺。如今,祠堂形制完整、庄严雄伟、气势依旧。罕见地以官名代替人名

▲屋顶上的碌灰筒瓦和印有“金玉满堂”、“寿”字纹饰的瓦当,尽显明清建筑遗风。
尚书王公祠为中国传统的庭院式砖木结构,两廊三厅两天井,总面积1048.8平方米。布局严谨,轩昂雄伟。正门门匾为整块花岗石,上有“尚书王公祠”五个阳刻大字,字体苍劲雄浑。门匾左右两旁,还有宋代风格彩色雕塑达官人物像各一个。据王氏后人介绍,“尚书王公祠”五个大字乃真金箔镶嵌,且在解放前已是这样,可见祠堂之规格。

▲祠堂红木大门上彩绘门神,全副武装,威风凛凛。
厚重坚固的两扇红木大门上彩绘威武的门神,珠三角地区著名门神画师林宏炬画的秦叔宝、尉迟恭全副武装,威风凛凛地守护左右,门神东西两旁分别是“莆田绵世泽,南宋旧家风”十个金色大字对联。
▲门匾两侧的宋代风格彩色雕塑达官人物像。
走进祠堂,仿佛是一次古今穿越之行。
第一进:天井。
两边大花坛中植有苍翠欲滴的扁柏和石榴树。庑廊的两条石柱是鸭屎石,形制具乾隆时期特色。
▲两侧花坛种着扁柏和石榴树。
第二进:中堂,亦称“元气堂”。
堂外石栏柱上分别雕有石狮一座,台阶两边为白色花岗岩石栏杆屏风,上雕宝瓶、葫芦、玉板等八仙过海的暗八宝图案,古朴苍劲。
▲元气堂。

▲中堂石柱上的石狮。

▲中堂台阶两边屏风上雕刻着葫芦。
第三进:祖堂。
正中为拜桌,上供奉着王氏族人祖先的牌位。
▲祖堂。
祠堂盛会
端午、乞巧最热闹
王氏后人在此家族聚会
据车陂东岸居委会主任郭艳红介绍,尚书王公祠目前归车陂第15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既是社里王氏后人大大小小活动的一个场地,更是社区活动的一大阵地。每年端午、乞巧两个节日期间祠堂最为热闹。端午、乞巧最热闹
王氏后人在此家族聚会
在刚过去的乞巧节上,摆七娘贡案设置于元气堂内,展出巧姐们各类精美手工艺品200余件。“七姐”公仔、“会龙牌坊”,以及色彩艳丽的各式盘花等工艺制品……都是十五社巧姐们聚在王公祠里耗时小半年,一针一线亲手制作的,凝聚着王氏后人对美好生活和聪明智慧的真挚追求。
摆七娘期间,祠堂外小广场歌舞晚会连开三场,精气神十足的老年舞蹈队、多才多艺的小朋友齐齐来助阵。祠堂内外灯火通明,仿佛上演着族人聚会的盛大party。每年两顿村宴——龙船饭、七娘饭皆在此开席,王氏后人们回乡祭祖,也借这样的机会家族团圆。

▲祠堂三进摆放的赛龙舟装备。
祠堂三进也就是祖堂的一侧,摆放着村里赛龙舟的装备,车陂王姓一共有四条龙舟,端午龙舟赛后,龙舟藏入水中,其他装备就摆放在这里。祠堂细微之处有故事
石榴树青翠,寓意多子多福
古井水清澈,乃明代遗物
说一栋老建筑一砖一瓦都是有故事的,尚书王公祠也是如此。石榴树青翠,寓意多子多福
古井水清澈,乃明代遗物
祠堂第一进的天井,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大花坛,分别栽种着苍劲不屈的扁柏和枝繁叶茂的石榴。其中石榴树最有故事,郭艳红介绍说,石榴籽粒多且颜色鲜红,寓意子孙满堂延绵不绝,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这棵树年代久远,一年四季都结果,可是平时这棵树上的石榴不能随便摘,但凡有村民嫁女时,家人会来求果,捐些香油钱后,取走一对石榴。这对石榴先供奉在家,等女儿出嫁后,随嫁妆到新家,带去“多子多福”的好意头。

▲寓意多子多福的青翠石榴树。
因时常有聚会、喜庆摆酒席等,祠堂东边廊有一个厨房。很多人不知道,厨房一角内有一口明代古井,名曰“尚书井”,井水清澈见底,到现在还能使用。为防止尘土等掉落,井口改了一块石板。挪开石板后可见到,井口下去1米左右,即是清澈的井水。更特别的是,该口井的井壁,是用一块块石块砌成的六边形,而非常见的圆形。据说广州市有关文物专家曾来看过,称还是第一次见到形状如此特别的古井。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