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功新二十年影像艺术展开幕
王功新二十年影像艺术展海报
昨天,《在·现》——王功新二十年影像艺术展在OCAT上海馆开幕。王功新是中国最早从事媒体创作的艺术家和重要代表,作品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实验意识,20多年前,他在中国艺术家中最早使用影像数字编辑技术,让许多人都欣羡不已。
本次展览取消了以往惯常采用的“策展人和艺术家”二元结构,给予艺术家以更多自由去建立展览空间,19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本能地选取最为熟悉和充满历史意味的视觉材料,以诠释当下社会中人们生活的状况。
王功新创作首件影像作品至今已逾二十周年,绘画创作出身的王功新对架上艺术仍保持着敏感度和怀旧感。展览以新作与记录文献并存的方式——三组多屏录像装置和一组摄影文献——展现艺术家影像艺术的创作起点和最新的工作状态。摄影作品《布鲁克林的天空》是对1995年所作同名录像装置的创作过程、完成状态和展出现场的文献记录。三件新作品引用了在自身成长经验中,对王功新有着深刻形象印记的三幅艺术品: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的《画室》、“文革”中《读书的雷锋》的一张摄影、中国“革命的现实主义”画家王式廓的代表作《血衣》。《谁的画室》借用法国现实主义大师库尔贝代表作《画室》中的“情景”及构成的元素,采用多媒体影像投射搭建了一个近似的画室场景,将《画室》中的场景转换为当下现实的景观,“移境”于展厅的现场。《雷哥的故事》试图唤起观者对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摄影作品《读书的雷锋》的联想。原作中雷锋读书的“经典”形象被王功新借用到不同种族、年龄和身份的人群身上,并伴随作品播放时间的推移,在某一时间同步显现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上拍的血色》将中国画家王式廓1950年代“革命现实主义”绘画代表作品《血衣》中的人物和场景渐渐显现。王功新将《血衣》中的基本人物和构图因素,与当下生活中的艺术品拍卖场景进行重组,五个巨幅屏幕搭建的声像装置作品呈现出一个“叠加”或“错乱”的“真实”空间。
王功新说:“从起初对新媒介的好奇、技艺的迷恋,到对其自身语言的探究与把控,如今,用影像言语表达已经成为我与朋友、公众交流及共处的生活方式及手段;生活中由它而纠结、思考、亢奋,并时常会有一种莫名的依恋感!不知下一个二十年会不会喜新厌旧?或与之 白头到老 ?”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