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吃糖祭灶 小年来到
祭灶习俗 由来已久
灶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主管饮食之神,亦称灶王。灶神的由来,众说不一。据许慎《五经异义》称,相传颛顼氏有子名黎,为祝融火正,祀为灶神。《淮南子·汜论训》又称炎帝作火,死而为灶。世传灶神姓名亦不一。《后汉书·阴识传》注引作姓张名禅,字子郭;《荆楚岁时记》谓其名苏吉利;《酉阳杂俎》又谓其名隗,一名壤子。灶神的形象,古多作女形,据郑玄《驳异义》称,灶神是老妇。《庄子·达生》司马彪注谓著赤衣,状如美女。祭灶的时间,历代亦有变化,唐宋以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灶,已成习俗。旧时人家,多祀灶神于灶台,上天之日,以饴糖敬于座前,冀粘其口,免于上天奏人恶事,除夕之夜,迎其下降。供奉迎送,以祈“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隋书·经籍志》有《灶经》14卷,梁简文帝撰。《正统道藏》收有《太上洞真安灶经》、《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等。
祭灶,是一个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有的家里有灶王龛,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祭灶前 赶团圆
我国春节,一般从祭灶揭开序幕。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在古代其地位仅次于中秋节,古时在外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自家做的灶糖,以求灶神祈福、来年全家平安,可见祭灶预示着忙了一年的游子要提前赶回家,在祭灶前与家人团圆。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祭灶日有详尽描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诗写得真实细致饶有情趣,足见古代民风对祭灶的重视、食品的丰盈。
在开封,一进腊月,就会有小贩走街串巷吆喝:“请灶王爷啦!”这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祭灶当天将“请”来的灶王像贴在厨房里。祭灶这天,家长总会再三嘱咐小孩子不能打碎碗碟惹灶王爷生气。祭灶神的仪式多在黄昏入夜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在灶台上摆上灶糖。祷告完后,还要拿出一根灶糖放到火上烧成糖稀,然后糊住灶王爷的嘴。最后,还要把灶王像从墙上揭下来,拿到院子里烧成灰,并放上一挂鞭炮,叫“送灶王爷上天”。
为什么要让灶王爷吃灶糖呢?因为,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家人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所以要用甜甜的灶糖糊住灶王爷的嘴,令其“上天言好事”。
一家团圆 开心过年
市民于慧泉向记者讲述了她对祭灶的回忆:按开封的习俗,“女不祭灶,男不拜月”,而我总是往前站,急着吃灶糖,但每次都被祖母拉回来,只好坐在一边耐心等待。
在于慧泉的记忆中,至今还尘封着一幅灶王图,在老家灶台对面的墙上贴着。灶王爷在图左边,灶王奶奶在图右边,图两边贴着副对联。上联是“上天言好事”,下联是“下地保平安”,横联是“一家之主”。
据于慧泉回忆,儿时一进腊月,孩子们除了喊“腊八祭灶,年下(xie音)来到”外,还有这样的顺口溜:“老灶爷,本姓张,每年喝碗面条汤(即汤面条)。”因此,腊月二十三晚饭前,全家人端坐在桌边,奶奶指挥着大哥代表全家祭灶:我哥先焚上香,再磕三个头,然后再供上一碗汤面条,尔后就说:“老灶爷,过年了,到天上要好话多说,坏事少学。咱家不要牛犊驴驹,就要黑小白妮!”说完后就用灶糖先把老灶奶的嘴全粘住,因为她嘴快,不让她抢先说,再用灶糖把老灶爷的嘴粘一半,让他光说好事,不讲坏事。“最后全家人才能吃灶糖。第二天早上,再把祭灶的汤面条热一热,全家人分开吃。意思就是祈求平安、福多寿长。”于慧泉说,这是尘封在她脑海中几十年前祭灶的情景。
“而今没有老灶爷像了,也没有供台了。只是到祭灶时买些麻糖,全家人一吃就算祭灶了。所以不管你这天有多忙,不管你离家有多远,按照习俗,一定要在祭灶这天赶回家,与父母及家人一起吃灶糖,意味着新的一年全家团聚了!”于慧泉笑着说。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