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堡英桥王氏族谱》的历史传承
明清两朝,王氏家族人才辈出,其中进士18人,武状元1人,举人60多名,著作70余部。家族出过国子监祭酒、太仆寺丞、礼部侍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南京光禄寺少卿等高官。民国至今,王氏族中仍出了大批人才。电磁学家、原浙大副校长王国松、我国著名戏曲家王季思等,均出自当地王氏家族。一个区区滨海乡村家族,在造就人才上出现了如此巨绩,在全国亦属罕见。
如今,这个王氏家族后人遍布全国各地。记录王氏家族历史传承的《永昌堡英桥王氏族谱》,在后人的努力下,历经2年续修完成,将在祭祖仪式后分发给王家各族。
凌晨时分,王氏祠堂的大门打开,等候在门外的族亲陆续进入里祠堂,他们带来制作精美的各式祭品。每一宗的族亲都摆上香案,供上鱼、肉、年糕、烟酒、牲口之类的祭品。
早晨3点时分,大鼓擂响。隆重的祭祖典礼在庄严的气氛中来开帷幕。王氏后人按照地上拜访的牌子,第十九世孙、第二十世孙、第二十一世孙……依次排列站立,寻根溯源,祭拜共同的先祖。
祭司口中诵念歌颂祖先功德的赞美词,拜天地、拜东南西北、拜先祖。族人们跟他向先祖的画像三叩九拜、三敬酒。
家族中第18世的族长王金?和27世孙王宏宇两头拿着尺子,修谱师傅用红笔在两人之间划上一道红线,寓意家族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仪式之后,开始发放族谱。
新版《永昌堡英桥王氏族谱》共计49卷,400多万字。此次修谱打破延续几百年的规矩,收女性入谱,体现男女平等的思想。
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对于历史、民俗、人口、社会和经济的研究,均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