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退斋纪念馆在乔园文萃堂开馆
10月27日,上海文史馆馆员、当代诗词家、书画家王退斋先生纪念馆在泰州乔园文萃堂开馆。
纪念乡贤王退斋
王退斋原名王均,退休后号退斋。1906年生于泰州,2003年在上海逝世。
王退斋早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曾任泰州时敏中学教导主任,解放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他幼承庭训,熟读经史子集、汉赋唐文,又受学院派教育,诗词书画皆所擅长。一生作诗近万首,并为各地纪念馆、名山大刹留下大量诗书画作品。
他热爱家乡,早在解放初期,他便将珍藏之历代古钱币两箱,明嘉靖礼部郎中、七世祖近弯公之匏尊,古琴、古扇、书版、手稿等贵重文物一一赠送泰州博物馆。
上世纪80年代,泰州市政府修史编志,王退斋先生应邀返乡,住四月有余,稽核古籍,搜集整理泰州当代旅外人士详细资料,寻找泰州名门世家后裔,并为之撰写地方史料。继而为泰州梅兰芳史料陈列馆、泰州博物馆、光孝寺、泰山公园,题诗绘像作画写楹联,无私奉献,毫不推托。不仅如此,为丰富泰州文化,他还在上海广泛征求名家为故乡题词作画。
为纪念这位乡贤,在王退斋诞辰108周年之际,今年2月,乔园积极联系有关单位,筹备王退斋纪念馆,终于10月27热裤开馆。
纪念馆设在乔园
王退斋纪念馆位于泰州乔园“文萃堂”苑内,主体是一座明清泰式民居建筑风格的小院,一进三间,青砖黛瓦,古朴典雅。馆内正厅有王退斋先生的半身铜雕塑像,背景为仿古砂岩文化墙,镶嵌“诗、书、画”雕刻篆书砂岩字,间配中国古代“四灵”神兽图案,古朴典雅。
陈列馆内设置“儒家退斋”、“乡贤退斋”、“诗画退斋”、“书房留馨”四个部分,以王退斋子女捐赠的158件诗稿、书画、藏品、信件、照片、生活用品等实物陈展,全面反映了王退斋的艺术人生。
正厅展示王退斋的生平介绍、主要事迹、家族风范,东厅展示他的桑梓情深和名人交往,西厅展示他的文章诗词和书画等藏品。通过展板、图片、文字、实物的陈展,勾画出王退斋先生爱国诗人风范以及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据悉,之所以将王退斋纪念馆设在乔园,是因为在乔园王退斋留下了多次足迹。王退斋对乔园情谊深厚,返乡时多次下榻当时为泰州政府招待所的乔园,他不但为乔园捐献作品,还奔走征得上海及其他地方大小名家墨宝,全部奉献给乔园收藏备用。展馆中的一组珍贵图片再现了退斋先生热爱故乡的点点滴滴。
王退斋之子王鸿宝说:“虽然王氏后人现在都是远离故土,但我们全家永远热爱泰州!”
据悉,王退斋纪念馆开馆后将常年开放,为乔园增添了一个新景点。
馆藏部分亮点
祖传诗稿
王退斋出身望族,世代书香,先祖多有功名入地方志。他的四位先贤,九世祖王敬(敬湾公)、曾祖父王辅(左亭公)、祖父王致祥(伯笙公)、父王荪(笑云公),他们的品行学端皆入泰州州志。
在左展柜陈列的《雪蕉草堂诗集》,正是王退斋曾祖父王辅的诗稿。王辅,字左亭,号雪蕉居士,清道光年间为泰州芸香诗社社长,掌社二十年,是当时泰州诗坛领军人物。
匾额
位于正门上方的匾额“王退斋纪念馆”六个大字是原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解放日报总编丁锡满先生亲笔题写的馆名。下方两侧的楹联“淮左鸿儒辞赋丹青晚岁声华蜚歇浦,海陵耆旧文章道德春风桃李艳乡帮”是泰州籍当代诗词名家、复旦大学教授喻蘅先生撰书,这副对联遣词洗练,韵节分明,高度概括了王退斋的一生。
画作《天竺瓜瓞》
在东厅北橱窗,这里陈列的字画和物品是退斋先生家藏之物。其中,《天竺瓜瓞》这幅画弥足珍贵,是民国期间1939年,由时任财政部总长、书画大家凌文渊为王退斋母亲宋太夫人六十岁贺寿所作。凌文渊是江苏泰州人,年轻时是王退斋父亲王荪门人,抗战期间,王退斋曾师于凌文渊学画梅花。这幅“天竺瓜瓞(die)”画,寓意“天祝洪福,子孙延绵”表达了凌文渊对宋老夫人和王氏家族敬仰之意。
这幅画来之不易,于文革期间在废纸堆中捡得,为此1981年退斋先生为此幸事作记序,以示珍贵。后先生知交郑逸梅、柳北野、苏局仙、王晓园等名家为之竞相题跋。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