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
景泰蓝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钟连盛
北京风筝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费保龄
雕漆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文乾刚
花丝镶嵌市级传承人——程淑美
雕漆技艺八仙过海圆盘
北京玉雕
北京绒鸟
象牙雕刻大唐贵妃
北京扎燕风筝福寿燕
雕漆技艺
花丝镶嵌
非遗进校园已经在东城区的多所校园开展起来。图为在东总部小学举办的新春庙会活动。
由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主办,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华民族珍品艺术馆、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2014年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将于6月12日至15日,在中华民族珍品艺术馆和北京市珐琅厂展厅同时举办。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知识讲座和互动活动等待市民前来参与。
传承文化遗产
共享文化成果
东城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积极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发展,不断探索符合城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新模式,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公共文化发展成果,共建幸福的精神家园。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东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截至2014年初,东城区已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7个,市级非遗名录项目52个,东城区级非遗名录项目13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8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3名,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6名。同时,东城区还拥有2个国家级、4个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1所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校。
回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验,东城区在资金支持、利用传统节庆宣传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方面都走出了特色之路。
2007年起,东城区就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对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奖励政策,区政府每年拨专款数百万元,用于奖励扶持进入国家级、市级和区级非遗名录的项目,也是全市第一家。该资金至今已持续7年,累计投入上千万元扶持了100多个项目。
在传统文化节日期间,东城区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每年春节时北京最具人气的两大庙会——地坛庙会、龙潭庙会都在东城区。区文化委充分利用这两大舞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地坛庙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是庙会中销售最好的区域;每年在龙潭庙会组织的“非遗荟萃”舞台演出,汇集山东鼓子秧歌、吉林延边象帽舞和浙江手马灯舞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多档特色花会,使北京观众在家门口体验到千里之外的花会特色。每年元宵节期间举办的东城区新春非遗庙会,是北京市第一个非遗主题庙会,为传承人搭建了最佳展示舞台。
为推动非遗传承,区文化委与区教委密切合作,在东城区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活动。基于原有的传承经验,非遗传承人极少能取得教师资格证,欠缺进入课堂的经历,对中小学生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这就增加了非遗课堂传承的难度。为了促进非遗传承人更好地进入课堂,开展教育传承活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区教委校外教育课联合成立了《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提高非遗传承人进课堂教学的能力。
东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还走出北京,走向边疆。东城区与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手拉手”文化援疆活动,自去年起增加了《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展》。雕漆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葡萄常料器、北京风筝制作技艺、北京绢花、北京绢人、北京火绘葫芦、毛猴制作技艺、北京鸽哨制作技艺等9个国家级、市级和东城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讲座、展览等活动深受新疆群众喜爱。
今年,东城区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积极探索利用话剧、微电影、动漫等当前社会群体接受文化产品的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非遗传承 人人参与”
非遗保护成果大展异彩纷呈
(一)项目展示
1、皇城京韵
——中华民族珍品艺术馆展区
汇集雕漆、金器镶嵌、北京扎燕风筝、北京料器、北京玉雕、北京绒花(绒鸟)等多项传统民间手工绝技。享誉中外的老字号如同仁堂、北京四联和大北照像的传承人,将在现场再现当年药铺、理发店和照相馆的街景风情。古书画临摹复制、王氏装裱、聚宝斋装裱等传统书画装裱项目传承人,为观众表演书画装裱技艺。吴裕泰、庆林春等著名茶庄的传承人,现场为观众介绍传统花茶的鉴赏知识,品尝吴裕泰茉莉花茶和庆林春茉莉小叶花茶的独特味道。
2、蓝色风情
——北京市珐琅厂室内展区(珐琅厂一至三楼展厅)
以展现景泰蓝制作技艺为主:免费参观景泰蓝制作工艺、可互动体验掐丝、点蓝工艺;参观景泰蓝艺术博物馆、景泰蓝精品展厅等。
(二) 非遗乐淘汇——观众学做非遗作品DIY大赛
为体现本年度文化遗产日“让文化遗产动起来”的主题,使更多的市民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大展期间,将组织中华民族珍品艺术馆内的部分参展项目,向自愿参与的观众发放参赛证。观众可向传承人学习仿作项目作品,然后凭参赛证向组委会送交自己制作的项目作品。组委会组织专家、传承人和有关人员对作品进行评奖,向获奖者颁发证书、奖品或奖金。
(三)专家讲坛
6月13日10:00-11:30 中华民族珍品艺术馆
硬木家具的鉴赏与收藏——于鸿雁(京作家具烫蜡技艺传承人)
6月14日10:00-11:30 中华民族珍品艺术馆
舌尖上的前门传说——杨建业(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6月14日14:00-15:30 中华民族珍品艺术馆
景泰蓝的鉴赏与收藏——戴嘉琳(国家级项目——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保护大事记
2007年
率先公布本市第一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区政府从这年起每年拨专款数百万元,用于奖励扶持进入国家级、市级和区级名录的项目,也是全市第一家;
东城区文委被命名为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是当年本市唯一获此荣誉称号的单位。
2008年
率先成立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09年
开办为期一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人才和传承人研修班,这是本市第一个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研修班。
2010年
首次举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每年一度汇集全区非遗保护成果;
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编辑出版了《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人才和传承人研修班文集》和《雕漆》、《象牙雕刻》、《景泰蓝》、《玉雕》、《天坛传说》、《前门传说》、《北京扎燕风筝》、《金漆镶嵌》和《北京绢人》等多部非遗丛书。
2011年
东城区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新春非遗庙会,这是北京市春节期间第一个全部为非遗传承人搭台的非遗主题庙会。该活动获得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北京春节庙会·灯会·文化活动评选非遗展示类第一名。
2012年
《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谱系大典(2012版)》历经3年编辑而成,是目前我国第一本由区级保护单位编辑出版的传承人谱系大典。该书收录了126位国家级、市级和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个人简介、从艺历程、个人成就和代表性作品等相关信息。
2013年
出台《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人才和传承人培养工作项目实施方案》,使众多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得到有效保护和扶持。
温馨提示:
中华民族珍品艺术馆因场地有限,展览期间每天发放入场证800张,参观者凭身份证现场领取入场证。其中,专家讲坛每场发放听讲证100张。
中华民族珍品艺术馆地址:东城区金鱼池中区24号(天坛北门西侧路北,可乘6路、106路、35路等公交或地铁5号线前往。)
北京市珐琅厂室内展区地址:永定门外安乐路10号(可乘7路、525路等公交或地铁5号线前往。)
世界王氏网转载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