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教哥”王坚的2600个小时
王坚(右一)的义工服务时间已超过2600个小时。(图由受访者提供)
□ 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王坚,江海区新南里的一位普通居民,他利用业余时间办“英语角”免费教社区里的孩子学英语,为社会提供义工服务时间超过2600个小时。今年3月,王坚被市义工联合会授予“星级义工服务金奖”,大家都叫他“义教哥”。
义教8年不间断
8年前,王坚从《江门日报》的“爱心桥”栏目获悉,有一位贫困学生希望有人能帮他补习功课,于是王坚便拿着报纸找到了他家,主动提出免费为他补习功课,最终这名贫困学生顺利考上了高中。
从此之后,王坚的义教工作,就再没有停下来。爱好英语的王坚在社区的草坪上组织了一个少儿“英语角”,学生就是自己的儿子王毅和他的几个小同学。每天下午5点到6点半,他下班后和孩子们一起说英语。“原本只是想辅导儿子学英语,顺便也教教儿子的同学。后来街坊们看到我们在这里学英语,就让自己的孩子也加入进来。”逐渐来“英语角”学习的孩子越来越多。
当时“英语角”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王坚在新南里大草坪的一块水泥板前上课,孩子们搬来小板凳,水泥板就是上课的黑板。夏天草地上蚊子多,孩子们便在身上擦上清凉油;冬天刮北风天气冷,孩子们便多穿几件衣服。一遇到下雨,孩子们便只能转移到王坚家里去上课。
2012年2月,王坚在江南街道办事处和新中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租下了两间麻将室,将这两间屋子改成了辅导室,取名“王氏私塾”,街道和社区每个月赞助300元钱,另外孩子们每人每天出1元钱,以维持基本的房租和水电费。
“英语角”天天开放,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后来“英语角”学习一小时,星期六、星期日下午则学习两个小时。王坚坚持了8年,从来不会“缺课”。只有一次,他要去广州为新会区的一名白血病患者捐血小板,才临时向孩子们请了一天假。
今年5月,在江海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江海区首个社区教育学习站——新中社区教育学习站成立,王坚创办的“英语角”也搬进了这里。
得到街坊肯定
慕名而来的学生越来越多,仅靠王坚一个人无法完成教学工作,由于“英语角”是义务教学,没钱请老师上课,王坚只能自己培养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当小老师。经过多年的精心培养,现在已有8名英语小老师可以独立开班教其他孩子学习英语。
虽然是义务教学,但王坚在教学中也会严把质量关。所有学生都要经过入学考试才能参加学习,每周他都布置详细的作业,并进行测验,连续三次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将会被劝退。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来这里的学生大多都很珍惜学习机会。从2009年起,王坚辅导的学生每年都会参加全国剑桥少儿英语等级考试,且通过率极高。2011年,王坚的3名学生参加第六届朗训“未来之星”全国少儿英语风采大赛均获奖;2012年王坚的1名学生参加第十三届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江门赛区)获决赛三等奖。王坚的教学成绩获得了街坊的一致肯定。
吸引更多人加入
王坚坚持义教8年的事迹经媒体广泛报道后,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五邑大学商务英语、培英高中新疆班的学生纷纷利用周日休息时间来辅导学生做功课;江门户外俱乐部、江海区发改局、江门义工联的义工和爱心人士也为孩子们捐了2000多本图书和杂志。
在王坚的带动下,2013年暑假,又有两名高中生加入了义教的行列,一名是江门二中的黄健诚负责义教吉它,另一名是江门培英高中的蒋锦添负责义教剑桥少儿英语。
8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从当初对两三个孩子的零散式教育,发展到现在有100多名学生的教学机构;从当初的露天教学,发展到现在的正规场地教学,如今,当初的“英语角”,已成为了社区教育学习站。王坚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自己的社区义教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作者: 郭永乐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