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曾三赴台湾 矢志收复宝岛
南京总统府内的孙中山雕像(资料图)。中新社发 泱波 摄
中新网7月25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孙中山致力国民革命40年,与台湾关系渊源深厚。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即向中外记者宣示:“中国如不能收复台湾,即无法立于大地之上。”
首次赴台 策划惠州起义
孙中山于1900年(清光绪26年)9月24日,化名吴仲,从日本神户搭“台南丸”经马关赴台。28日抵基隆,在台北新起钉(现为长沙街)设立革命总司令部指挥所,在此策划惠州起义。
惠州之役失败,孙中山乃于11月10日仍化名“吴仲”,乘“横滨丸”自基隆赴日,台湾民政长官后藤新平同行。孙中山在台前后停留44天,曾与杨心如、吴文秀等人会面。此时,日本政府正严密监视并密令干预孙中山在台“任何行动”。
二次渡台 基隆短暂停留
1913年讨袁失败后,8月5日孙中山化名王康贤,与胡汉民等随员2人,自福州搭乘“抚顺丸”于上午6时抵达基隆,由台湾总督府派员接待前往台北御成钉梅屋敷。
孙中山身黑色洋服,日人护卫村田省藏随行,进入梅屋敷略事休息,由屋主大和宗吉及其弟藤井悟一郎接待用餐,由于日人严密监控并催促尽速离台,致使孙中山在台停留时间短暂,此行仅能私会杨心如、翁俊明等少数几位同志。
当日下午4时,孙中山仍化名王康贤,改乘“信浓丸”前往神户。
三赴台岛 宣传民族意识
1918年6月孙中山辞去护法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职后,由广州搭船经过汕头,再转乘“天草丸”于7日下午4时抵达基隆,胡汉民、戴季陶随行,目的是想和台湾同胞见面,发表意见,宣传主义,以唤起民族意识,但遭台湾总督府蓄意阻挠,孙中山只好改乘“信浓丸”前往日本神户。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