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韶山毛氏族谱》全璧记(下)

2013-05-28 22:22:46来源:作者:励双杰

打印 字号: T|T

那一天接到邻市书商老符的电话时,天也下着小雨。老符在电话里说手上有一部新修的《韶山毛氏五修族谱》,就把我的思绪拉到了二OO三年夏天的长沙,那一天也是下着细雨,与长沙的谱友吴伯乐坐在网吧等湘潭赶过来的老毛,从早上八点等到中午十二点。

到老符家也就三十公里的路程,半小时就到了。老符捧出一部谱来,就是他说的《韶山毛氏五修族谱》,二OO一年宣纸线装,“文录”八卷“齿录”十六卷,另附《校正》一卷,共十三册,对照目录一点数,却有十四册,其中一册外观不同,打开看,是一册光绪七年二修本中的“文录”卷四。这真是意外之笔,连老符自己也搞糊涂了,不知怎么会夹在里面。老符这人做生意实在,那《韶山毛氏五修族谱》十三册要了我2000元,这“文录”卷四只要了我200元,加在一起,共是2200元。《韶山毛氏族谱》收集到现在,就这一册最便宜。

这一册“文录”卷四,是“鉴房黄字号”,只可惜,少了张封面。

就在我一册一册配集《韶山毛氏族谱》的时候,有关《韶山毛氏族谱》的信息听了不少,说有一位从日本学成归来的湘潭人,花了二十万元买了一部民国三十年四修的八册《韶山毛氏族谱》;又有说长沙一公安手上有一部,要价三十万;还有说毛泽东主席的后人,也在寻找《韶山毛氏族谱》,等等。前二条不知有多少可信度却不去管,但后一条显然不可能。首先,严宝善先生在《贩书经眼录》中记载,他曾把一部二册完整的乾隆本《韶山毛氏族谱》赠送给毛泽东主席,又有二部同一版本的同治七年修的《韶山毛氏鉴公房谱》六卷六册赠送给毛主席和北京图书馆,“据郑振铎副部长办公室转来北京图书馆谢函,收到此书为十四册,当是两部,或毛主席已有贮藏,故此书两部均转北图收藏”。除此二谱之外,就是这二、三、四修的二十二册《韶山毛氏族谱》,《贩书经眼录》明确记载“此谱已赠毛泽东主席”(见1994年浙江古籍出版社12月一版一印《贩书经眼录》75、76页),何还用再由毛主席的后人来寻找?还有,二OO四年年十二月十二日,毛泽东主席的儿媳邵华将军与毛新宇一起来到了慈溪,畅游了千年古刹五磊寺,恰巧我带着妻儿也到五磊寺游玩。陪着邵华将军和毛新宇的,有我的好友孙群豪先生,经他介绍,不但合影留念,还在五磊寺的茶舍一起喝了茶。喝茶的时候,群豪先生说起我手上有毛主席的家谱和杨开慧的家谱。这二部家谱,于邵华将军和毛新宇来说,都是嫡嫡亲的本族家谱,但虽然问了有关的一些情况,却也没说其它。显然,毛泽东后人在找《韶山毛氏族谱》云云,都是有人穿凿附会的想当然罢了。

但这类小道消息对于我影响却是不少,本来因为“韶山毛氏”太有名,谁一看《韶山毛氏族谱》就都知道是毛泽东主席的家谱,都是咬着牙要价,这类消息一多,于我配齐《韶山毛氏族谱》,自然更是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果然,到了二OO六年的年底,长沙的吴伯乐又传来了信息,说有人又拿了几册《韶山毛氏族谱》的残本来,其中就有我所缺的“文录”卷一、三,但人家要一万元一册,有几册算几册。听得我心里是那个愤愤不平啊,都不用说了。其实在我第一次得到十五册“齿录”的二OO一年,花21000元的钱,都已是天价,配到了二OO六年底,银子白哗哗的流,近四万了,还配不齐,这算什么事儿?尽管我知道老吴是好心,有心帮我配齐,但我还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忍不住的对老吴吼,叫那小子滚远点,别来烦我。听得老吴一愣一愣的。好在老吴跟我交情深,没跟我计较,只说了句,吃枪药了还是挨弟妹骂了?嘻嘻哈哈的真叫那小子滚了。

我这一吼不要紧,却到了一年后的二OO七年底,才有“文录”卷一、三的消息,还是老吴来的电话,说去年那小子又来了,这次不敢要高价,只要2000元一册,怎么样?我要他看看我所缺的“文录”卷一、三在不在,品相怎么样。老吴没挂电话,边看边跟我说,这二册都有,卷一品相很好,但卷三品相十分不好,前面掉了十九叶,是从二十叶开始的,而且虫蛀孔很多。这话听得我差不多眼前一黑,也太作弄人了,要说跟《韶山毛氏族谱》有缘吧,都基本配齐了,这最后二册,也到了眼前,怎么又会缺上十九叶呢?若说无缘,怎么又出现了这“文录”的卷一、三?只能说是好事多磨了。只好要老吴帮我把那册“文录”卷一拿下,从邮局寄给我。

放下电话也就五、六分钟,老吴兴奋的大叫声从电话那头又欢快地传了过来,说那小子身上还有一册“文录”卷三藏着,等卷一成交,才拿出来,奸商啊奸商,现在二册都拿下来了,马上就给你寄来。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我算是深刻体会到了。老吴知道我火烧心燎的,走的是速递,第三天也就是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一早就由邮差送到,打开看,不禁愣住了,你道什么?原来这二册“文录”卷一、三,又是“震房火字号”,跟二OO一年第一次拿到手的“齿录”的十五卷,都是从同一家流出来的,而为了等这二册谱,一等就是六、七年,等得差不多黄花菜也凉了牵牛花也谢了。

从二OO一年的六月二日得到《韶山毛氏族谱》起,到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把第二修、第三修、第四修的《韶山毛氏族谱》共二十二册配齐,前前后后的六年半时间里,共花去了40800元,除去多出来的那册“齿录”卷十五的成本,如果再加上些其它如邮资、路费什么的,这二十二册全套《韶山毛氏族谱》,足足花了四万元有余!

钱花了,谱齐了,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祝贺的。就为这《韶山毛氏族谱》的全璧,那天我把这二十二册《韶山毛氏族谱》散摆在地上,面对面的坐了二个小时,本来不喝酒,这天却把朋友送来的一瓶干红开了,给自己倒了一小杯,心里那个美啊,就像我眼前的《韶山毛氏族谱》。

据《中国家谱综合目录》载,《韶山毛氏族谱》的二修本和三修本,只有湖南图书馆有藏,还都是不全的残本,连四修本加在一起,只有十八册,另外还有复本四册,即四修的“齿录”卷九、十、十二、十四。而民国三十年的四修本,还有人民大学图书馆和天津图书馆各有一部八册。从现在得知的信息来看,《中国家谱综合目录》显然没有收录全。象天津图书馆,就有二修、三修、四修的全本二十二册(有资料说是一函二十三册,恐有误),并非是只有四修的八册;还有吉林省图书馆,也藏有全本二十二册;根据《贩书经眼录》记载,毛泽东主席的遗书中,应该也有一部;另外,武汉网友徐徐堂先生手上也有一部,为“皇字号”,只是我还不能肯定是第四修的八册还是全本的二十二册。

在《韶山毛氏族谱》四修本中的《领谱字号》这样说:“右谱共计壹百叁拾伍号,惟数每册贰拾贰本,实只壹百叁拾叁册,因二、三两修谱牒领‘光’、‘制’两字号者曾被回禄,无从续订,故只虚其字号,而谱未如数编足,其余均照原字号发给各房各支领收矣。但我又有叮咛者,谱经三十年一修,颇不容易,乃查已前所领谱牒完善者固多,而虫伤鼠咬者亦复不少,似此何足以昭隆重,除切实警诫外,以后望各领之者务须妥善收藏,不得任听毁坏,事关族典,有厚望焉。”这还是1941年的民国三十年,就已经“虫伤鼠咬者亦复不少”,后来又会毁坏多少,那真是一个未知数。想来,能拥有全本二十二册的,除了上述几家外,恐已很少。这么一想,就觉得自己花四万元人民币,六、七年时间和精力使《韶山毛氏族谱》全璧,一个字: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