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之父”王云五(图)
王云五
知道王云五的年轻人,在大陆寥寥无几。
在台湾,王云五被尊为“博士之父”,他是最早提议台湾设置博士学位的人,也是最早的博士生导师之一,而同时期他指导的博士生也最多。
在大师林立的民国,这一成绩也许算不上什么,但不要忘了,王云五没有任何学历,全靠自学成才。他执掌商务印书馆25年,将其发展为当时的世界五大出版公司之一;他发明了“四角号码检字法”;创立图书分类理论和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他出入学术圈,精通数种语言,翻译多部著作,在教育学、政治学等领域颇有建树;投身政界,曾出任诸要职……去世前10年,他被韩国建国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这是他拿到的第一个“文凭”。
王云五是一位奇人,他潇洒地往来于政、商、学界之巅,书写下人生与时代的传奇。毫无疑问,当我们回望来路时,他是一道不容错过的风景。
今年,《王云五全集》在大陆正式出版,为深入解读这位传奇人物的人生与著述,《北京晨报(微博)》特专访了该全集出版方九州出版社的总编辑张海涛。
王云五
(1888~1979)
名鸿桢,号云五,又号岫庐,祖籍广东香山(今中山),生于上海,逝于台北,20世纪我国著名的出版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曾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1946年起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等职。作为20世纪出版业的引领人物,王云五一生著作颇丰。其全集共21册30种,700余万字。
张海涛
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副主任,九州出版社总编辑。
与众不同的大师
之所以出版王云五先生的全集,因为我社有一个大项目,即“海外中国学人学术名著整理出版工程”。第一期推出了钱穆、黄仁宇先生的全集,第二期就是刚出版的王云五、吴稚晖的全集,接下来还将推出徐复观、唐君毅等人的全集。
在这些大师中,王云五地位比较独特,他有3个身份,即出版家、学者和政治活动家。
王云五没有学历,完全靠自学成才,曾任中国公学英语教习,胡适曾是他的学生,胡适说过:“我在中国公学两年,受姚康侯和王云五两先生的影响很大。”
1921年,胡适先生推荐王云五到商务印书馆工作,他着手制定编辑出版《万有文库》等,开创我国图书出版平民化的新纪元,以后又主持编印了多套丛书,其中《大学丛书》和《丛书集成》影响极大,他出任总经理后,将商务印书馆带入全盛时代。
王云五是理财高手,后出任民国政府的财政部部长等职。他一生好学,在学术上也有建树。总之,他是个多面手。
值得关注的全集
从学术成绩来说,王云五也许不是同时代中最优秀的,他曾自嘲“四不像的学者”,意为读书博而不精,但与专家型学者相比,他的全集更有特别的看头。
首先,他曾带领商务印书馆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五大出版公司之一,在全集中,他记下了这一艰辛的历程,是非常宝贵的出版史料。
其次,他在教育思想史研究、政治思想史研究等领域有独到建树,这方面的著作,其资料爬梳与分析提要,具有学术价值。
第三,他曾出任民国政府的经济部长、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以及制宪国大代表等要职,在国民党长期执政过程中,包括在台湾时期,他参与了许多重大事件的决策咨询活动。他留下的关于从政活动的大量记述,对于今天中国现代史研究,这里有许多在别处看不到的材料,是颇有参考价值的。
第四,他曾游历访问世界各国,对不同国家社会文明有细致的观察比较。他的游历记述至今读来,以文化学意义上看,依然令人感到新鲜和启发。
环境因素很重要
王云五的人生起点并不高,却取得了显赫的成绩。在全集中,他有不少关于个人奋斗的经验总结,比如许多和青年谈求学、处世、为人的文章,至今仍能给青年人以十分有益的启迪。
从他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到,民国曾经出现过一个社会混乱与文化繁荣共存的时代。那个时代除了个人努力向上的因素之外,整个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良性综合效应,造成了一个大师、大家涌现纷呈的奇特景象。
王云五是大环境的缩影,他个人的努力确实很重要,但如果缺乏中国社会文化底蕴的营养以及特有的开放性,他也无法成功。其实,王云五并非个案,被时人推为四大历史学家之一的吕思勉先生也和王云五一样没有学历,靠自学成才,钱穆先生也不过是中学辍学。总之,有了好的文化等土壤环境,就不愁大师辈出。
出版业奇迹这样铸造
王云五先生一生最大的成就在出版业。当时正值中国出版业飞速发展的时期,涌现出世界书局、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一大批优秀企业。
在商务印书馆的奇迹背后,有两大支柱:
一是文化理想,抗战时,商务印书馆打出“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的口号,力主“为苦难的中国提供书本,而非子弹”,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之下,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一箱子一箱子抢出作者的手稿。
一是先进的商务运作,当时商务印书馆采用了现代的经营管理手段,比如股份制度等。
因此,出版企业和市场的繁荣,需要高远的文化理想、宏观上良性的巿场制度环境和微观上良好生长的企业主体资格地位,三者缺一不可。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等出版企业完全从民间发起、壮大并跻身世界前列大企业,这样的成功是一种好案例,说明只要持续深化改革,相信以人民的智慧,我们从市场上一定能成长出比任何外国公司都不差的本土出版巨人。
一部更臻完善的全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苛求王云五,更不能因人废文,抹杀他的功业。由于种种原因,王云五的著作在中国大陆出版甚少,所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他的历史地位,希望客观公正地评价其功过得失,期望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这套全集可以说犹如万花筒,有很多值得关注和挖掘的地方,不同的读者将各有所得。
需要说明的是,这套全集曾由台湾商务印书馆汇集44册各种单行版本而成。而各种版本内容上有不少重复之处。这次在大陆整理出版时,我们将重复部分合并处理,同时又在大陆找到台湾版全集未收集到的其他著作编入全集,使之更臻完善。
陈辉/文 北京晨报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