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第十五屆青歌賽民族唱法福建王慶爽勇奪第一

2013-05-20 11:53:18来源:2013年05月20日人民网

打印 字号: T|T

福建省-王慶爽

  5月18日,第十五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民族唱法決賽塵埃落定。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代表隊選手王慶爽最終摘得桂冠。來自吉林電視台的王喆獲得第二名,湖北廣播電視台金婷婷獲得第三名,新華網的吳彥凝和西藏電視台的次仁央宗並列第四名。

  三輪大戰王慶爽穩坐第一 無懸念問鼎

  本屆青歌賽民族唱法“巔峰總決賽”共分三輪。第一輪五位選手均需演唱一首中國民族歌劇和藝術歌曲規定曲目。第一位出場的王喆,演唱歌劇《江姐》插曲《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獲得99.65的高分﹔第三位出場的王慶爽抽到了公認難度較高的曲目《萬裡春色滿家園》,而她頂住壓力,憑借行腔婉轉、韻味十足的演唱獲得99.69分,在第一輪中排名第一,已現奪冠之勢。第二輪排名前四的選手根據抽簽分組,兩兩比拼,在評委投票中,王慶爽演唱拿手曲目《千古絕唱》,以9:4勝過同組的金婷婷再下一城,進入冠軍爭奪賽。第三輪被網友戲稱為“二王爭金”之戰,第一個出場的王?選擇演唱經典曲目《曙色》。而在本場比賽中壓軸出場的王慶爽則繼續推出新歌,演唱《走進春天》。最終,王慶爽在評委投票中以10:3大比分領先,摘得第十五屆青歌賽民族唱法桂冠。
 



  民間唱法高調回歸 次仁央宗獲贊“天籟之聲”

  在近幾年的民族唱法歌手中,不少人的演唱中出現了“向美聲靠攏”的現象。而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新鮮期”后,觀眾們也對這種演唱方式產生了審美疲勞,甚至有觀眾指出“缺乏民族特色都快唱成美聲了,怎麼還能叫民族唱法?”對此,本屆青歌賽組委會和評委們對這一問題也提出了反思,不僅專門設施了演唱各地方民間歌曲的比賽環節,也在評判標准上更加強調選手對民族民間風味的把握。

  開賽以來,不少民族民間風格濃郁的選手進入觀眾視線,廣受好評,例如內蒙古的巴圖蘇和、四川的擁江帆以及最終入圍“五強”的次仁央宗。本場第二輪比賽中,次仁央宗一曲充滿藏族風情的《第二故鄉》獲得評委向雲駒盛贊“音質清澈,有如天籟”。最終,首次參加青歌賽的次仁央宗斬獲第四名,可謂成績斐然。這不僅有賴於選手自身的超強演唱功力,更代表著豐富多樣的民間唱法在青歌賽舞台上的強勢回歸。
 



  “二王”賽罷相擁一笑 七年之“爭”終告落幕

  在本場決賽開始前,不少網友預測,如果不出意外,這將是王慶爽和王喆兩位選手“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激烈比拼。

  事實上,說起王慶爽與王?之間的“青歌賽排位戰”還得追溯到2006年的第十二屆青歌賽。2006年,當如今坐在本場評委席上的劉和剛“八年抗戰”向冠軍發起沖擊之時,王慶爽和王喆兩位“青歌小將”還是首次參賽。在那一屆的比賽中,王喆一如本屆大賽中未能進入各唱法12強的年輕選手們,並未給觀眾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而王慶爽則位列個人總決賽第七,差一點便染指銅獎。“二王”首次青歌賽交鋒,王慶爽小勝。2008年第十三屆青歌賽,兩位選手日漸成熟,王喆進入12強名單,獲得優秀獎,而王慶爽則摘得銅獎第二名。第二次交鋒,王慶爽再次獲勝。2010年,第十四屆青歌賽,王喆終於上演“完美逆襲”,最終決賽中,她超水平發揮,超過當年風頭正勁常思思勇奪銀獎,而王慶爽依然僅獲得銅獎。
 





  在本屆大賽中,從決賽第一輪小組賽開始,王喆獲得兩次小組第一、一次小組第二,一路穩健晉級﹔而王慶爽則一直位列小組第二,甚至在第三輪遭遇“待定”,相比之下可謂“坎坷”。但有趣的是,三輪小組賽中,兩人從未正面交鋒。在本場最終決賽中,“二王”終於相遇,一較高下。對於二人的表現,不少網友盛贊王喆穩定高超的聲樂技巧,堪稱本場“技術之王”,但也正如評委郁鈞劍所說,王喆的演唱較多地借鑒了美聲的方法,而王慶爽的演唱則更具有民族民間風味。本屆青歌賽上,評委們對民族唱法“向美聲靠攏”的問題提出了反思,而在這種情況下,似乎王慶爽也在個人風格上佔了不少“天時”,最終她問鼎桂冠。



  對“二王”來說,本屆比賽都是她們的最后一屆青歌賽,無論對誰來說,這場比賽都是她們在青歌賽舞台的華麗謝幕。最終結果產生后,“相爭”七年的兩位“老青歌”在台上深情相擁,我們相信這個擁抱裡有多年較量后的釋然,更多的則是老對手、老朋友間的惺惺相惜和互致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