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前岐薛桥开闽王氏宗庙开展秋祭活动

2013-01-26 11:25:31来源:中华东南王氏 - 福鼎王氏

打印 字号: T|T

     11月20日,薛桥王氏宗庙每年一次的秋祭活动今天举行,这里是福建省原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老革命王烈评宗亲的祖先----闽王王审知支脉的先灵纪念处。我们文委会的几位王氏志愿者,受前岐分会副会长王家景和王烈旺宗亲的邀请,与前岐分会长王定美一起,也赶来参加,天高云淡,好日子又遇上好天气,大家的心情特别好,车到薛桥已近中午11点了,却被一路的景色迷住,而忘了饥饿。薛桥王氏宗庙建在狮头山上,顺着蜿蜒的山路上宗庙,庙远处正前方的三重山峰犹如笔架,庙左右青山环抱,面前福水萦回,庙门冠顶地名对联“岭靠狮头,山川锦绣金龙戏舞,边看鹤姥,人杰地灵彩凤腾飞”,为这块风水宝地作了很好的注解,难怪祠下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步入庙内,王烈评宗亲书写的额匾“祖荣宗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和神帐前悬着中华民国卅二年五月,福鼎县长王道纯题的 “开闽第一” 隶书,两代县长题词、相互辉映,彰显着薛桥王氏的风采,其两边 “鼻祖锡龄昌厥后,耳孙入庙敬伟先” 的感恩、诚敬对联及贵显槐第、科甲联芳牌匾,更让人深深地体会到千百年来宗族文化对重视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正当我们在欣赏词联之际,突然,一阵鞭炮声和三呼叩拜声把我们的思绪引到现场,秋祭仪式开始了,男的、女的,老的、小的,大厅跪满一片,空中香烟缭绕,宗亲们用最传统的方式和最虔诚的心愿向祖先拜祭。礼毕,大碗菜、大碗肉、大碗酒的聚餐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不得不让人佩服先辈定下祭祖活动的苦心,这不是单纯的喝酒吃饭,是敦亲睦族感恩联谊的最好方式、最佳机会,不管你有多少恩怨,在这融融亲情的氛围里,也会淡化了,怪不得前人总把难办的事放到宗祠来解决。你看,薛桥村长王家和的脸上始终笑容灿烂,王家景与王烈旺的酒杯碰撞中荡起了修路建祠的激情,马站回来敬祖的烈字辈老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们知道,明年的今天,一条崭新的水泥路面一定会在宗亲的努力下,从这里向外延伸,连接着四海薛桥王氏乃至天下王氏用亲情筑起的感恩之路。

 

 

附:薛桥王氏家谱《尚魁尚观二公建祠记》

      尝闻宗之为尊,庙之为貌,是宗庙之设固,所以妥先灵。而为子孙者,尊祖敬宗之大事也。故君子将营宫室,必以宗庙为先。窃思始祖文照公怀里,二世祖廷申公,于清初康熙间,耿寇作乱,天下扰攘,自闽省漳州府避难,一路沐雨栉风,受饥失饱,苦辛万状来至福鼎凤山,观其物土丰美,而迁居之。由祖至今,两百有余岁矣,而宗庙未建,饮水思源其能忘乎?迨民国廿一年壬申,阖族议建宗祠於岭边。先伯父与先父因起而董其事,其事其规宏费大,落成固不易也!爰是,二公不辞跋涉之劳,历至各处,逐房募捐,任其乐助,不搆勒索,乃敦邻睦族之美意焉。然族人顺二公意,皆解囊共襄盛举,不日而祠已成,于是列祖灵爽,子孙凭依,春秋祭祀,,后世蒙庥矣!

     祠成赞诗一首:

      二公创祠已多秋,一世名垂德最优,饮水思源无限感,真情常在脑中浮。

                                共和七九年岁次已未仲秋月        卅九世孙忠桢顿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