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老台胞往大陆法院讨公道
“我今天上大陆法院是来讨公道的,我的祖祠三王祠因泉州市房管局不作为,竟然把祖祠的产权登记给别人,我很伤心,也很生气,请求大陆法官秉公执法,维护我们台胞的合法权益!”两位担任接访的法官见老人又气又急,赶忙劝他慢慢地讲。
王老自我介绍:我是台湾会計师公会理事長, 台北市王氏太原堂常务监事,祖籍泉州市鲤城区,现居台北市大同区長安西路53巷2号5F,今年88岁。1947年夏学成,奉派为第一批財会人員代表中國政府, 前往台湾省接收及开发,迄今66年。1988年他首次回乡寻根找祖祠三王祠,到这次为三王祠的诉讼上访法院,其间24年,來往返台湾海峡己達172趟。
“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来回奔波不为别的,为的是不忘祖,为的是不忘自已是中国人!”王老动情地说,“目前台湾有王姓宗亲90多万人,祖籍多为福建泉州,其中大部分是开闽三王后裔,同祖同宗同根同血缘,我们都共认泉州三王祠是祖祠,是自已神圣的精神家园。台胞们回到大陆第一件事,总要先到祖祠寻根谒祖。”
老人回忆他80年代未回泉州寻找祖祠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当时三王祠被占作工厂仑库,是他和其他侨胞一道努力,才把祖祠讨了回来。1999年他又参与倡议发起重修三王祠。
老人向法官递送一份三王祠产权状影印件,说,三王祠自古就有产权,这是民国三十三年办的产权状,四至清楚,面积4.23亩。但令人不解的是,泉州市房管局居然把原属于王氏的祖祠轻易登记给别人。为此,他从两岸和谐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向大陆有关方面反映投诉。得到的回复是,前任即使有错后任也不能否定,行政行为已作出,此已不属信访范畴,应走法律渠道。
可是,当他们听从政府,按法律途径解决纠纷,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把泉州市房管局告上法庭时,对方又千方百计阻挠这场“民告官”官司。鲤城法院先是以历史问题不予受理,后经市中院终审裁定责令鲤城法院撤消原裁定应予以受理该案,区法院仍故伎重演,又以所谓不具诉讼主体地位和不能代表所有三王后裔拥有房产诉争权、继承权为由,使本案未进入实质交锋就把他们堵在法庭外面、轻易关闭诉讼大门,让当事人无从获取救济。王老气愤地说:当我们世世代代祭祀先祖的祠堂三王祠平白无故被人侵占,其合法权益遭受严重侵犯时,想找一个评理的地方怎么这样难?我们现在是“上天无路、告状无门”!
接访快进入尾声,王老告诉法官,这决不是一场简单祠产诉讼。今年6月,他应泉州市政府邀请,飞回泉州参加“海峡两岸百姓论坛”。大陆的意图很清楚,就是要借助民间渠道,拉近两岸民众距离,密切两岸交往。但是,泉州的某些官员却不识时务,居然出现夺人祖祠之怪事,岂不等于把一大批愿认同祖国、想回泉州寻根认祖的台湾同胞堵在对岸不让过来,此举极大地伤害了广大台胞的心。
“宗祠维系一族兴衰,一旦失去祖祠,无异于失去了精神家园,海外游子就将变成无家可归的孤儿。倘君三王祠因错案真的被别人侵夺,试问,我们几十万台胞回到泉州又将到那里寻根认祖、在何处祭拜祖先?落叶不能归根,这又会产生多严重的政治影响?其后果不堪设想!”王老忧心忡忡,两位法官耐心听完老人的倾诉后说,法院一定会依照法律规定,公平、公正的认定事实,妥善解决问题。王老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说,明天我就要赶回台湾了,愿下次我回来能有好消息!(本文作者王人墨系王人瑞堂弟、原福建日报记者)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