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永不满的王东满

2013-01-24 14:46:33来源:原创

打印 字号: T|T

         2012年09月05日00:生活晨报

  王东满,永不满。他太执着、太勤奋、太精力才艺过人了。

  去年开春,我接到了他的《千里走黄河题咏》,从吕梁偏头关,一直走到垣曲小浪底,走一路,写一路,“墨香两岸韵扬波”,诗歌书法洒了一路。

  没过三个月,又接到他上下两集六七十万言的传记文学《姚奠中》。我惊异于他怎么能把生活真实与艺术想象力结合得如此严密,要知传主是一位严于做学问,对虚构一丝不苟的人啊。

  不到一年,再接到他主编的《山西文坛春秋》,把山西文坛的老哥们一下推出了数十位之多,让人如回晋访友,目不暇接。手勤·艺精·多产

  东满是1941年生人,按说也是一大把年纪了,然而他却老而弥坚、老而弥勤、老而弥有生命力与创造力。给后人留下一个手勤、艺精与多产的历史形象。

  东满是太行山上长治县人,和我是半个老乡。我在山西日报社编副刊时,他在山西艺术学院学习,那时就勤于笔耕,以诗歌曲艺作品见寄。1976年,他有长篇小说《漳河春》赠我。此书有四十六万言,农村题材。当时写农村而不写农业互助合作,写互助合作而不写当时的矛盾是不可能的。但他笔下的农民,充满泥土味,富有个性,不能不说是深得赵派小说三昧。

  在此以后,他写过短篇小说《柳大翠一家的故事》《夜走祭子岭》《实打实小传》等,中篇小说《点燃朝霞的人》(改编为同名电影故事片)、《男儿泪》(改编为同名现代戏曲)等,长篇小说《大梦醒来迟》、《山月恨》、《风流父子》(三部皆改编为电视连续剧)等,还有长篇纪实文学《与天同党——邓小平在太行》等。这些作品结集为《王东满文集》十卷问世。有的作品还在海外翻译出版。文学评论家韩玉峰、艾斐、蔡润田等把他列入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药蛋派的第三拨,即赵树理、马烽、西戎这一拨,韩文洲、焦祖尧这一拨,田东照、王东满这一拨。王东满这一拨,师法文宗文兄之所长,又对山药蛋派有所超越,有紧随大时代之风,又对太行山人的个性气质有新的发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史诗性合作:为姚奠中立传

  传记文学《姚奠中》是东满文学创作的新的高峰。全书78万字,分做九章,暗有九九大寿之数。

  先从《姚大师诞生写起,幼年聪颖好学,少年投师章门,为章太炎的入门弟子。国难当头,隐入大别山执教。武汉沦陷后,远赴贵阳大后方。解放后返回故乡,到山西大学执教,旋又遭到反右、文革、下放之苦。直到新时期,才摆脱厄运,出任九三学社主委、省政协副主席。获得人格尊严,这才使他的才华如大泉喷涌,不可遏止。

  姚先生既是国学大师,又是杰出的美术家和书法家,一生著作颇丰。写姚先生传记,犹如写一部学术史、书法史和美术史。东满写这样的传记,自然难度多多。但这样饱涵学识传记,终于令传主满意地写出来了。在这部大作写出来的时候,传主97岁,作者也71岁。两位白发,相映生辉,使这部史诗的合作传为美谈。诗味隽永疏风飘逸

  东满兄喜新爱美,他绝不会甘心于使用一种手段。早年投身小说写作,后来进入立体传媒,拍摄诸如《点燃朝霞的人》《风流父子》《山桃花》(《山月恨》改编)、《老龙沟》(《大梦醒来迟》改编)等诸多影视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和山西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多家地方台播出,还被翻译出国。还应邀创作了现代戏曲《男儿泪》和《倒下跪》。近年来,写起中华诗词,居然古味盎然,节奏铿锵,诗味隽永,出版了《王东满诗词书法集》《高扬斋诗草》等诗集。他写的《祭母》有人生况味:“生前未尽晨昏孝,此刻徒怀追悔心”,写出了事业男女之愧。他写的张万一,几乎不看标题,即可知道他写的是谁。手下巧着笔,胸中有雷霆,是对老万的盖棺评价。

  东满的书法,恪守章法,又洒脱不拘,书生意气,文人情愫,尽在飘逸潇洒之中。

  韩钟昆(原人民日报理论部主任,诗人、理论家)  

最新推荐

最新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