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嫁接刀 带富千万家
2012年10月15日04:23 河南日报农村版
核桃苗木专家王顶门
本报记者 刘景华 通讯员 余照龙
卢氏县素有“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不仅出产的核桃干果、核桃仁享誉国内外,而且也是全国著名的优质核桃苗木基地县,说起卢氏县的优质核桃苗,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王顶门。
1977年,王顶门毕业于洛阳林校,同年分配到卢氏县林科所从事核桃增产综合技术研究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王顶门认识到通过嫁接改良品种是实现核桃丰产丰收的最有效手段。1993年,王顶门承包了县农场10亩土地专门研究核桃苗嫁接技术。当时核桃苗嫁接技术是林业科研部门攻关的技术难题,王顶门通过反复试验,1994年成功研制出核桃双刃芽接刀,使核桃苗嫁接成活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了70%,之后他又增加了伤流处理技术等,使嫁接成活率提高到了90%以上,并使嫁接速度提高了2~3倍,该项技术1997年12月获卢氏县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8月获三门峡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一花独放不是春”。王顶门将研制出的“双刃刀芽接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从浸种、播种到嫁接,每个环节他都仔细讲解、亲手操作,使乡亲们在很短时间都能熟练掌握技术要领。对于贫困户,王顶门采取免费带徒或赊欠接穗的办法,帮助其致富,近年来他帮扶的贫困户达80多户。王项门发明的“双刃刀芽接法”简单易学好掌握,很快便在全县推广开来。1995年至2012年,王顶门举办培训班39期,培训嫁接技术人员3000多人,这些技术人员除每年在本县嫁接200余万株外,还利用农闲时间到外地承包嫁接劳务,年创收1000多万元。
为了进一步加快优质苗木的推广进程,2009年,王顶门组建了卢氏县德胜苗木专业合作社,建立了500亩的嫁接苗生产基地,近年来累计提供新品种接穗160万枝,供应优质核桃苗200万株。在王顶门的带动和影响下,卢氏县有2500余户群众发展起核桃树大田育苗,面积达4000余亩,年销售核桃苗木收入4800余万元,卢氏县也成为全国有名的核桃良种苗木繁育集散中心。
谈及今后的打算,王顶门说,下一步他将进一步提高社员的生产技术,净化核桃接穗品种,大力推广优良品种,让手中的核桃嫁接刀带领全国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人物档案
王顶门,生于1954年11月,卢氏县人,1977年洛阳林校造林专业毕业,先后任卢氏县林科所副所长、所长,主要从事核桃增产综合技术研究和核桃嫁接技术研究,1994年成功研制出核桃双刃芽接刀,该项技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