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君:天津滨海新区走出的残奥冠军

2013-01-24 14:45:02来源:原创

打印 字号: T|T

    王君说,她很喜欢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封面和封底由别人设计,内容需要自己用汗水书写。2007年全国残运会,代表天津市参赛的王君一举摘得女子铅球F35级金牌,标枪和铁饼银牌,并打破了该级别的铅球和标枪世界纪录。

  人民网·天津视窗10月4日电:王君说,她很喜欢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封面和封底由别人设计,内容需要自己用汗水书写。也因此,尽管自己天生患有脑瘫,但是在平时的生活和训练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都没有想过放弃。凭借不懈的努力,王君在2008年站上了残奥会冠军的领奖台。可王君说这并不是故事最终的结尾,因为伦敦的意外失金,使她对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有了更多的冠军梦……

  2000年开始从事田径运动的她,2007年在天津市残疾人运动会上夺得女子铅球F35级金牌,同年在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上代表天津市夺得了女子铅球F35级金牌,标枪和铁饼银牌,并打破该级别铅球和标枪的世界纪录。2008年的北京,18岁的她首次参加残奥会,就在女子铅球F42-46级比赛中破世界纪录摘金。2012年的伦敦残奥会,作为赛场上唯一一名来自滨海新区的运动员,她又获得了女子铅球F35/36级银牌。她,就是滨海新区的残疾人运动员王君。近日,在父母的陪同下,刚刚从伦敦赛场归来的王君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初露锋芒从拒绝挨罚开始

  天生患有脑瘫的王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也不爱出门跟小朋友玩。或许因为经常不运动的原因,王君的体重开始迅速增加。为了让女儿减肥,在王君8岁时,妈妈拉着她的手,走上了田径场。可没想到,王君一下子就爱上了“能出出汗,感觉很畅快”的体育运动,甚至还从中心庄小学转校到了义和庄小学,参加了那里的校田径队。2000年,10岁的王君代表学校参加了塘沽中小学春季运动会,在女子垒球投掷项目中拿到了第四名,她也因此被刘振春教练看重,进入了塘沽体校,从事投掷项目的训练。

  “以前在义和庄小学的时候,由于我的力气大,所以不用怎么费劲儿,就能在队里排前几名。”王君表示,“但是到了体校就不一样了,比我成绩好的运动员多的是。”王君说刚进体校时,自己很不适应,因为成绩总是倒数还没少受教练处罚,“每次要被罚跑9圈,已经记不清楚被罚了多少次了。”可也就是这一次次地受罚,激发了王君的争胜心,“凭什么我就倒数,一定要比队友都强才行。”自己的技术不好,王君就把一整套动作拆开来,先练单个的,等教练说可以了,再把所有的动作串起来。别人一次训练课要投50次,王君就逼着自己完成100次,“总之,训练量要比别人多一倍。”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王君的成绩越来越好,甚至成为了队中最优秀的队员之一。2007年全国残运会,代表天津市参赛的王君一举摘得女子铅球F35级金牌,标枪和铁饼银牌,并打破了该级别的铅球和标枪世界纪录。

  一战成名从特殊奖励开始

  由于成绩突出,2007年全国残运会后,王君进入了国家队,并于转年前往北京参加人生中第一次残奥会。然而在赛前,危机突然降临,王君还差点儿因此失去了残奥会的参赛资格。

  北京残奥会王君原本报名参加的是女子F35级的标枪、铅球和铁饼比赛。可没想到的是,在开赛前的定级(专家为运动员确定伤残级别)过程中,王君却被定为F42级。更加糟糕的是,F42级的中国参赛运动员报名名额已满,王君能否出现在鸟巢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说实话,那会儿心里特别着急。后来甚至想着,不管夺金牌的事儿了,也不管哪一项,只要能参赛就行。”好在王君在铁饼项目上的成绩够出色,也达到了F42级的参赛标准,经过王君在国家队的教练侯国庆的一番争取,中国残奥代表团临时将该项目的参赛选手进行了调整,王君如愿披上国家队战袍,踏上了鸟巢的草坪。而她也没有浪费这来之不易的参赛机会,在女子铁饼F42-46级比赛中,王君一举打破世界纪录夺魁,首次登上了残奥会冠军的领奖台。更值得一提的是,也就是凭借王君的这枚金牌,中国代表团在北京残奥会的金牌总数上升到了64枚,进而超越了雅典,创造了新的历史,“还不止这个呢,那场比赛我的队友杨月和郑宝珠分别获得了亚、季军,那也是北京残奥会的赛场上第一次同时升起三面五星红旗。”

  “铁饼并不是我的强项,赛前我不相信自己能够获得金牌。”或许是太开心了,赛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君甚至进行了一番自我爆料,“还有就是要感谢我的教练。在平时的训练中,他经常用奖励肯德基的方法刺激我提高成绩,我才能最终夺冠。”

  三金梦想从意外失利开始

  北京残奥会,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王君微笑着,用一句“铁饼并不是我强项”为众多记者找到了一个绝好的新闻稿件标题。四年之后的伦敦,虽然依旧是记者们围追堵截的重点人物,但这次媒体却是为了她意外失掉的那抹金黄。

  把时间拉回到9月2日的伦敦残奥会女子F35/36级比赛的赛前。在早晨的热身训练中,王君先是做了几个拉伸的动作,接着在教练的注视下,投出了12.50米的好成绩。“以这样的状态参加比赛,金牌肯定稳拿。”王君脸上露出的是轻松的笑容。随后的比赛中,王君的第三投就取得了全场最佳成绩12.00米。紧接着,乌克兰选手波马赞·玛利亚上场了。拿球、转身,突然乌克兰人用出了一个她从来不曾暴露过的全新的技术动作——滑步,而随着她的出手,铅球在空中划过了一道弧线,最终落在了距起点12.20米的地方。一下子,王君慌了,随后的技术动作完成得不再流畅,胳膊也有些发硬。最终王君惜败对手,只获得了一枚银牌。

  “比赛结束后觉得天都快塌了,整个人也懵了,连自己怎么走出赛场的都不知道。后来还是教练喊了我一声,我才回过神来,可随即就躲在了一边不敢看他,因为我怕教练会问我赛场上到底出了什么事。”王君说自己确实是轻敌了,也没想到对手会有杀手锏祭出。晚上给妈妈打电话汇报成绩的时候,她听到电话那端熟悉的声音,啥都没说,“哇”的一声就大哭了起来。虽然王妈妈为了安慰她,还故意说:“没事,咱家的奖牌都是金色的,这次换个银色的也不错。”可妈妈的这句话却让王君哭得更厉害了。过了好久,她才压抑住了自己的情绪,语气坚定地说:“妈妈,下一届的巴西奥运会,我要参加铅球、铁饼和标枪三项比赛,我一定会全部夺冠,让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升起三次。”

    听王君妈妈讲故事:“买鞋奇遇记”

    “为了备战伦敦残奥会,王君去年就没怎么回家,我见她的时间很少。”王君的妈妈向记者表示,“去年她共在外地集训了283天,我都记着呢。”虽然王妈妈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抽出空来“瞪”了王君一眼。但是记者感觉到,这一瞪里包含的不是埋怨,而是疼爱,“其实我们家女儿还是挺好的,很知道疼人,经常会用自己的工资给我们买一些礼物,就是……”说到这,王妈妈突然停了一下,看了一眼王君,突然大笑起来,“就是这次从伦敦带回来的鞋子号码错得离谱,逼得爸爸和哥哥在穿鞋的时候还体验了一把混搭风。”

  由于长时间没有陪在父母身边,王君的心里觉得特别愧疚,所以在伦敦残奥会的比赛结束后,王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给家人买礼物。其中,给爸爸买的一双小牛皮鞋让她觉得特别满意。晚上回到住处后,还特得意地给爸爸打电话说:“我给您买了一双很好看的鞋子,挑了很久呢,您一定会喜欢。”“我让她给哥哥也带一双。为了怕她把号码弄错了,还特意提醒她爸爸穿43码,哥哥穿42码。”王妈妈说,没想到怕啥就来啥。转天要赶飞机回国的王君,买完鞋子看都没看就装进了自己的行李箱。等回到天津的家里,王君拿出礼物向家人“邀功”时才发现,给哥哥买的那双鞋子,其中有一只竟然是44码——售货员拿错了!全家人都呆了,这也没法回去换啊。“最后,还是我给出了个主意,反正号码之间也相差不多,干脆把两双鞋调配一下,哥哥穿一双42、43码的,爸爸穿一双43、44码的,混搭呗。”似乎是想到了当时的情景,王妈妈又大笑了起来。

  “要说起来,不管鞋子合不合适,但是孩子的心意却让我们很感动。”王妈妈开心地向记者表示,“今天是我的生日,她前天还在没提前打招呼的情况下买了件连衣裙送给我做生日礼物,可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而让王妈妈更开心的是,随后王君还来了个惊喜“二重奏”,“妈妈,‘十一’我哪儿也不去了,天天在家陪您。”(记者 宋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