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贞元状元王曾世系

2013-01-24 14:18:15来源:王俊海整理

打印 字号: T|T

状元王曾世系:王琎---王升--王恕---王播、弟王炎、王起,大和二年,进封太原公--王式。王炎,贞元十五年登进士弟,累官至太常博士--王铎、王缭。王铎--王继华--王宗元、王兼字兼皇--王曾
王播(公元758—830年),字明扬,祖籍太原。曾祖父王琎,嘉州司马;祖父王升,咸阳令。父亲王恕,任扬州仓曹参军,全家随父迁居扬州。命运不济,王播年幼丧父,从此家道中落,沦落扬州昭惠寺木兰院寄食,故有了“饭后钟”的尴尬境遇。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他与弟弟炎起同时擢进士。王播很有行政才能,“长于吏术,虽案牍鞅掌,剖折如流,黠吏诋欺,无不彰败。”宪宗元和五年(811),王播任京兆尹,当时京畿重地屯有诸多禁军,军人出入属鞬佩剑,耀武扬威。盗贼混杂其中,剽劫作奸盛行,治安状况一片混乱。王播奏请皇上严禁军人携带军械出入,诸王驸马权豪不得在京畿豢养鹰犬以及设置畋猎之具。自始奸盗弭息,深得皇上赏识。可是,如此有才具之人,却专孝一人之天下,不顾百姓于水火。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王播在淮南节度使任上,兼盐铁转运使,为了坐上正式的转运使宝座,猛抓政绩,一下子向皇上贡奉十万贯。当时正值淮南连年天灾,已达到“人相啖食”的地步。据《玉泉子》载,谏议大夫独孤朗、张仲方,起居郎孔敏行、柳公权,起居舍人宋申锡、补阙杨仁实、刘敦儒,拾遗李景让、薛延老等十人,向皇上提出异议,认定王播其人心狠手辣,不能出任盐铁转运使。但最终还是遂了王播心愿,并且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多次出任此职,执掌财赋大权。在任期间,他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把搜刮来的钱财以赋税盈余之名进贡皇室,美其名曰“羡余”。敬宗宝历元年(825)七月,他仅一次就进奉羡余绫、绢一百万匹,此后又“仍请日进二万,计五十日方毕”,超额完成任务。次年七月,又进奉羡余绢十万匹。文宗大和元年(827),他进奉绫、绢各二十三万匹,大、小银碗三千四百只。即使临死之前,他仍进奉羡余绫、绢二十万匹。真可谓生命不息,搜刮不止;甘担恶名,死而后已。为唐王朝敛聚钱财,竭尽犬马之劳。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正月,王播患喉肿暴卒,时年七十二岁。文宗为之废朝三日,赠太尉,谥曰“敬”,享尽死哀荣。

宋文正公王曾世源略述
曾祖铎,赠越国公,曾祖母越氏,越国太夫人,祖继华赠陈国公,祖母刘氏,陈国太夫人,卫氏楚国太夫人,考兼皇,任著作佐郎,赠鲁国公,母张氏燕国太夫人,何氏鲁国太夫人。青州益都县兴儒乡秀士里。姓王氏,讳曾字孝先,年六十一。王氏以爵祖于周,至东汉霸,始居太原,别族支居琅琊及祁,皆为望姓。而太原者尤著,世世有子不绝。公即太原人也。其先旅于无棣,唐末屡徙,晋避地青社,遂家。王曾两弟,皋字子融,悯字孝德。
宋文正公孙王縡子王师敏去逝,其子王允迪为沿海置制司干办,奉母渡江而南,因家奉化,王氏为奉化人由此如。其母宋赵清宪公诸孙,清宪公诸孙有迁奉化者。两家皆为宰相之后,为奉化名族。
 F王曾-王縡-王师敏-王允迪-王广-王植-王熙-王子兼(字达善)-承庚
王梓树注:王氏以爵祖于周,至东汉霸,始居太原,别族支居琅琊及祁,皆为望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