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友祠与孝友家风的传承

孝友祠与孝友家风的传承
王伟勋
白沙埠镇孝友村是王祥、王览和王羲之的故里,“南仁故里、东晋世家”的对联贴了1800多年,汩汩流淌的孝河水成就了王祥“卧冰求鲤”的功名,孕育了文明灿烂的孝友文化。琅邪王氏家族自汉至唐一千年间,族中有600余人的名字刻在中国文明史上,同时还造就了一门三圣、九十二宰相、三十六皇后,获得了“琅邪首望”、“中古第一望族”美誉。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南朝沈约评价琅邪王氏说“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如王氏之盛也。”这其中,尤以琅邪王氏奠基者王祥及其弟王览,对我国孝友文化和人们的道德行为一直产生着巨大影响。
位于孝河北岸的孝友祠始建于南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明、清时期重修。祠堂主体建筑正殿为三间,系砖木结构。祀王祥、王览。《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王祥是孝敬父母的典范,王览是友爱兄长的楷模,该祠堂故名“孝友祠”。明世宗嘉靖皇帝曾为孝友祠亲书御匾一块,上写“孝友格天”4个字,并派钦差大臣亲临孝友祠祭祀,以提倡孝悌。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当地官民均会到孝友祠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这一活动从晋代开始,一直延续到中华民国。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三月初三,主政临沂的范筑先将军在此拜祭时,在柰园内亲手栽植了16棵柰树(即沙果树)。官员来祭祀时,必须由孝友村王氏世袭的三家博士(博士系古代学官名)陪祭。三家博士享受五品官职待遇,其执照批准规格和标准均相同于曲阜孔府。
如今,重建的孝友祠院内石碑林立,5间正殿祠堂青砖墙体、木质屋梁彰显着古宅院的沧桑厚重,祠堂内供奉有王祥、王览、王导和王羲之塑像,供世人瞻仰。关于孝行、友爱的精神寄寓填充着一座祠堂的春秋故事。2015年九九重阳节,世界王氏纪念王祥诞辰1830周年、王览诞辰1810周年暨孝友祠建祠1510周年,王导圣(祖)像揭幕,四圣(祖)合祠首祭大典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上千琅邪王氏后裔莅临在此共襄盛举,规模之大,叹为观止。孝友祠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更凝聚着琅邪王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成为琅邪王氏心目中的一面旗帜和道德标杆。
真正让琅邪王氏引以为傲的莫过于至今广为敬仰的家训。“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让。此五者,立身之本。”王祥临终前的遗训,诠释了信德孝悌让的深刻内涵,如雨露似甘霖,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王氏传人。
在孝友村,“让老人住正堂屋”、“每名子女每月给老人100元不等的赡养费”……等等这些条款都被写进了《村规民约》,规范着人们的言行。2012年,为了满足老人外出的愿望,孝友村孝子王声礼发起了“孝心游”活动,由孝子掏钱买单、老人出去旅游。如今这样的“孝心游”已举办了6个年头,并辐射到周边村居,先后有260多名老人圆了外出旅游的梦想。从孝顺老人吃穿到子女出钱让老人走出家门外出旅游,折射出人们敬老爱老的传统观念正发生着从物质赡养到精神赡养的转变。
正是基于厚重的历史文化,近年来,白沙埠镇以实施四德工程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孝文化活动,广泛融入琅邪王氏家训中的优秀文化精髓,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的廉洁因素,传承孝友风尚,培树“四德”典范,引领崇廉尚洁,使四德教育遍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形成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社会风尚,挖掘培树了“抱着继母上班”的王孝敬、“山东好人”刘继勇、山东孝德家庭刘厚芝、“孝河岸畔好媳妇”张锦绣、“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王艳俊等一大批家风家教典型人物。近年来,全镇先后评选表彰孝老爱亲道德模范1200余人,其中星级模范80余人,省级道德模范1人,市级道德模范3人,有1人荣登山东好人榜,1人推荐入选中央文明办“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以信为首,以行达信;开门施教,贵在待人。琅邪王氏尊崇传统的儒家思想,把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放在首位,把“信、德、让”作为立身处世的第一要务,其家风门风不断为社会所接受认可。
谈到孝友家风,不得不提琅邪王氏家族的廉洁,廉官、清官成为家族一大特点。南朝初年王弘、王昙首、王华等人贵盖当时。王微提出了“持盈威满,自足家风旧风”的论断,以免遭忌。西汉王吉祖孙乃三代名臣,二至三公,但“无金银锦绣之物,乃迁徙去处,所载不过囊衣,无蓄财。去职家居,家无宅宇”。王戎、王衍各有增益家财数百万之遇,但不为心动。王导、王弘、王俭等人“简素寡欲,仓无储谷,衣无重帛,家无遗财”。王昙首“手不持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物所及,一毫不受于人”。这些都与当前深入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潜移默化着人们的心灵。自汉至唐千余年来出将入相,琅邪王氏担任宰相或相当于宰相职务者累计104人次。这样一个大家族,为何除五代十国时王审知及其后代建立闽国外,竟再无一人登帝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王氏家训中“推美引过”、“盛极自损”的处世原则。2011年6月20日,在王羲之故居,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长春对王氏家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王氏家训很好,很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要认真学一学。”正是有着良好的家风家教,琅邪王氏子弟当朝理政时,也像治家一样清廉持法,把家风推广于天下,使之成为立国方针,真正达到家国两安的境界。
如今的孝友村民风纯朴,村里人都特别孝顺,出了很多现代“王祥”。每到逢年过节,村民都会到祠堂去拜祭。清明前后,很多外姓人也来祭祀王祥,有的甚至带着孩子来接受教育。言者真诚,听者诚恳,曼妙的思想融会风景之中,孝行、友爱影响着一代代人。
王祥、王览以孝为美、以友为荣的孝亲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今天,其德、孝、悌、信、让五条家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自励精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仍具有重要的时代教育意义。
276035 临沂沂河新区白沙埠镇王伟勋 13573923658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好茶不怕开水烫”,
每一种茶都有适合的水温,有的茶一定要用沸水冲泡,而有的茶则 [详细内容]
- · 孝友祠与孝友家风的传承
- · “好茶不怕开水烫”,真的是这样吗?
- · 今日下元节|水官解厄、祭祀祖先
- · 江西省王氏总会年会暨九江王氏联谊会纪实
- · 重庆王氏社会组织代表团首次登上“世界王氏
- · 浙江温州龙湾英桥王氏:兴古堡守卫家国 立
- · 浓茶和淡茶,哪个更养人?
- · 王十朋《江梅》之启示:梅花精神,勇往直前
- · 【南宋】王广翁~站在海丝之路起点的闽东人
- · 寻乌县王氏宗亲代表大会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