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为什么说,王羲之是中国人最缺的一味春药?

2022-04-29 21:08:19来源:王羲之书法学库

打印 字号: T|T
 
 
之前有个文艺片《无问西东》火得出乎意料。
 
“无问西东,过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之所以成了人们的春药,也许就因为在今天,人人都在掂量着怎样过日子,才会更容易买车买房,跟着自己的内心,无问西东,太奢侈了!
 
现实生活中到底有没有无问西东,一辈子怎么高兴怎么活的人呢?
 
王羲之,那个被因为书圣被世人记住的大才子,其实才是真正的无问西东,只问喜欢。
 
王羲之,其实才是真正的行走的春药。
 
1
 
高官来选女婿又怎样,我睡我的午觉
 
王羲之16岁时,当朝高官郗鉴要去他家选女婿。
 
郗鉴来之前,先跟王羲之老爹打招呼:“你有二十多个儿子,我去挑挑有没有可以当女婿的?”
 
王羲之那二十多个兄弟一听说,个个暗自较劲:要穿什么衣服;要掐准郗大人来的时间,开始吟诗作对,让他注意;要派人去查郗大人的择婿标准,照着做,让郗大人觉得就是我了。
 
 
只有王羲之,啥动作也没有,衣服也不换,还袒着肚子走来走去。
 
他老爹怕他丢人现眼:“羲之,今天是什么日子,你知道吧?”
王羲之淡定地说:“这大热天,还不让人穿凉快呀?这大中午,还不让人睡大觉呀?”
 
他老爹本来想教训他一番,让他去竞选女婿的,没想到他倒好,靠着东墙的床一倒就睡着了。
 
叫都叫不醒。
 
等王羲之睡到自然醒,兄弟们都在抱怨:费了那么大功夫,结果郗大人没亲自来,
只派了管家来,太可惜了!
 
王羲之正想安慰他们,没想到这时候,郗大人来了:“老王!老王!我听管家说,你有一个性格特别豁达的儿子,快带我去见他。”
 
王羲之他爹说:“我的儿子们,性格都不错,不知道你管家相中的是哪个。”
 
管家忍不住插嘴:“那个躺在东床上睡着的公子。”
 
郗鉴一见王羲之,刚睡醒还在打哈欠,但确实相貌堂堂,文思敏捷,当场就下了钦定他当女婿。
 
想起王尔德一句话:“你要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别人做了。”当你做自己做到极致时,自然有人喜欢真实的你。


2
 
学书法没出息,我就是没出息
 
王羲之从小就这个性,他生在魏晋南北朝,那个动荡的年代,今天看来,是艺术的黄金时期。
 
许多书法、绘画、诗文殿堂级作品,正是出于那个时代。
 
但在当时,书法只能当个副业,要是哪家孩子把书法当成正式职业去追求,他家父母准跟今天发现孩子不好好读书,要去搞嘻哈一样,要好好给他上个思想教育课,劝他改邪归正的。
 
但王羲之从7岁临帖写书起,就清楚地知道:“对!这就是我喜欢的事情。”
 
从此一发不可收,天天临帖,三年以后,王羲之临的字跟真迹已经没有两样。那些以为王羲之写字,就是小屁孩三分钟热度的大人,也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到了11岁,王羲之不满意自己只会依样画葫芦地学前人写字,开始去找书法理论书籍来读。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羲之发现他爹王旷的枕头藏着一本《笔谈》,打开一看,这不就是我一直在找的书法理论书吗?
 
王羲之这下爱不释手,坐在老爹的床上如痴如醉地读了起来。就在他沉醉在书法的世界时,
 
老爹闯了进来:“你这臭小子,又在干嘛?”
 
这时候,还是娘亲看穿儿子的心思:“你别吼他,羲之在揣摩书法笔法的奥妙呢。”
 
王羲之抬头看着他爹:“你有这样的好书,怎么不让我看?”
 
他爹说:“你着哪门子急?等你再长两年,该教的我自然会教你。”
 
王羲之这下急坏了:“等等等,等我长大才讲究笔法,那等到老了才参透书法,最好的青春时光也就浪费了吗?”
点击下方,查看书法视频教程  
 
王羲之生来安静,一天说不了几句话,老爹第一次看到他这么激动,为了一本书法书,又是偷看又是理论,这很不容易,只能把《笔谈》的内容提前几年教给王羲之。
 
现在大多数人都像《无问西东》里陈楚生演的吴岭澜,不管有多清楚自己热爱什么,还是会选择世俗更认可的专业。
 
可王羲之不这样,他更像梅贻琦校长推崇的那样,选择了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和喜悦。
 
后来我们说他是书圣,却忘了他可是从七岁,就无问西东,只问喜欢。
 


3
 
那个吃墨的傻子
 
自从老爹教了王羲之《笔谈》,王羲之学书之路又畅通不少,但立刻趁热打铁,练字比以前更加刻苦。
 
用他家丫环的话来说:“少爷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都能成一座小山了,最怕少爷又洗笔,洗得院里的水池全黑了,变成墨池了。”
 
写得勤,笔才坏得快,练得多,水才变得浓。
 
当然丫环最看不惯的是,全家人吃饭时,王羲之老是三催四请还不来,害得她要多热几遍饭。不过,老爷夫人也说了:“少爷写字写得忘了神,你给他送过去吧。”
 
有一次,她送饭到书房给王羲之:“少爷,吃饭了,今天是你最爱的蒜泥和馍馍。”
 
王羲之跟没听见似的,继续练字。丫环知道他就那样,一练字就跟与世隔绝一样,只有他娘亲能请得动他吃饭。
 
王羲之娘亲听说赶来,刚一推门:“哎呀,傻孩子,你怎么沾着墨汁吃馍馍呀,满嘴都是墨,吃不出来吗?”王羲之这才回过神来。
 
娘亲说:“我的儿,身体最重要,你的字已经写得很好了,不赶这一时半会。”
 
王羲之摇摇头说说:“娘,我这只是学到皮毛功夫,再不下一番苦工,探索出自己的写法,离我设想的差太远,心里不踏实。”
 
 
 
人生有几种境界,
第一层,随波逐流,得过且过。
第二层,追名逐利,标配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
第三层,想过自己喜欢的日子,目标不流俗,但做不做得到另说。
第四层,无问西东,只问喜欢,力排众难,说到做到。
 
50%的人在第一层里沉沦,40%的人在第二层里纠结,10%的人爬到第三层,但谁能坚持到第四层?
 
至少百年之后才见分晓。
 
王羲之最可贵的地方,恰恰是百年之后,当我们重新去回顾,并不只是被他的书圣光环吸引,而单就他热爱书法“不择手段”这个过程,就魅力四射。
王羲之《初月帖》,字如其人,潇洒恣肆
 
4
 
难得有缘鹅,被讹就被讹
 
王羲之最喜欢的两件东西,一件是书法,一件是鹅。
 
有一年春天,王羲之到郊外去踏青,那天天气很好,草堤很绿,一群灵动活泼的白鹅忽的闯来进来,又旋的一声全飞走。
 
“看鹅也讲究缘分,重要的是第一眼,对了,就想养着它们。”王羲之也没心欣赏美景了,
狂跑跟上那群鹅,来到鹅主人的家。不怕别的,就怕再也见不到那群鹅。
 
鹅主人是个道士,就喜欢《黄庭经》,一听追鹅而来的是鼎鼎大名的王羲之,便放话说:“你要是能给我抄一部《黄庭经》,我这群鹅就归你。”
 
王羲之当时已经很有名气,一张王羲之的字,可以还来不少银两,自己留着收藏,价值更是无可限量。
 
道士这番开口,明显就是讹诈王羲之。但王羲之不介意:“这还不简单,快拿纸笔来。”
 
原本是踏青的一天,生生被王羲之变成换个地方再写写字。不过他很高兴,毕竟人生在世,能把一件喜欢的事情坚持成本事,再拿本事换另一件喜欢的东西。
 
这是难得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鱼玄机说:“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对于王羲之来说,无价宝没用,难得有缘鹅,倒是真的。喜欢就是不问那么多值得不值得。
 
5
书圣上赶着帮人题字
 
这样的傻事,王羲之不是第一次做。
 
有一次王羲之出去逛集市,夏天,天特热,一个老婆婆学人家买扇子,但就是竞争不过别人。
 
天都快黑了,还剩一堆货。王羲之走过去:“老人家,我再你这扇子上写字怎么样?”
 
老婆婆说:“你买不买?不买就一边去。”
 
王羲之说:“我不买。”
 
老婆婆说:“去去去,哪儿凉快哪儿去!”
 
王羲之说:“就让我给你添几笔吧,添完我保证,你数钱数到特高兴。”
 
老婆婆说:“就你?你以为你是王羲之吗?”
 
王羲之说:“我可以的。”
 
说完,王羲之在每个扇子上写上三两个字,然后就走掉了。
 
他刚一走,过路人就蜂拥而至,他们看得出就是王羲之的手笔,原来老婆婆降价也没人买,客人求着接让老婆婆开价。
 
扇子一抢而空,天黑之前,老婆婆就数着钱心满意足地回家避暑。
 
你说王羲之图什么?老婆婆一不认识他,二不欣赏他,三不感谢他。他就图个自己高兴。
 
跟《无问西东》里张震演的张果果一样,非亲非故为什么要救那个四胞胎家庭,不为利益,不为报恩,就为内心真的想去做。

6
 
喜欢就痴缠,不喜欢就断舍离
 
永和十一年三月,王羲之上报朝廷:我有病,要辞官。
 
朝廷不答应,你才53岁,分明是还能为朝廷效力的年纪,而且你没不就有点胃病嘛。
 
皇帝和大臣都来挽留他,但王羲之说不干就不干了。
 
原因很简单,当时有个叫王述的人,少年时就开始跟王羲之较劲。王羲之在朝廷当官,
王述也在朝廷当官。
 
不一样的是,这个王述什么都要跟王羲之比,比赢了就臭得瑟,比输了就暗暗记恨王羲之。
 
有一年,王述的母亲去世,王述回家当孝子,他以为王羲之会常年累月去拜祭他母亲,王羲之这个人率性,本来就看你不顺眼,去拜你母亲,完全是礼貌,你还想我天天去,陪你当孝子,想太多,老子才不会这么傻。
 
结果,这个王述因为成功塑造孝子形象,处理完后事就升官,调到王羲之那边当官,最要命的是,当了王羲之的顶头上司。
 
这个心术不正,开始命令王羲之跟他一起做一些坑蒙百姓的面子工程。王羲之不愿意,
觉得当官如此,勾心斗角,完全不符合自己做人做事的初衷。
 
所以,当断则断,一封辞呈呈圣上,从此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往后的日子,携朋友,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放鹅,垂钓,睡觉,自有他的快乐和潇洒。
 
喜欢的东西坚持到极致,怎么痴缠都不过分,但不喜欢的东西,坚决断舍离。
王羲之《奉橘帖》
 
7
 
我们现在太多人,急于活给别人看,25岁要找到好对象,30岁要开豪车、买好房,
35岁要儿女双全,40岁要事业有成。
 
我们太急着要面子,忘了要里子。我们太着急要掌声,忘了问自己快不快乐。但王羲之却启发我们:
 
人生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明知世俗的成功方式如何,依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喜欢的东西再怎么痴缠任性都不过分,不喜欢的东西,就爱咋咋的,老子不伺候。活到最后,你会发现,世界没人关注你,除了你自己。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