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湖广填四川、南迁广东珠玑巷,十大迁徙寻根圣地你都知道吗?

2021-11-05 21:49:46来源: 族谱网

打印 字号: T|T
       提到人口迁徙,很多朋友都能脱口而出:“湖广填四川”、“衣冠南渡北人南迁”、“大槐树迁徙”等等。
 
       如果要说出跟这些著名的大迁徙相关的迁徙寻根圣地,你知道几个呢?
 
1“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
 
       当时的四川经历了30余年的战乱,死伤流离,据清政府统计,人口从上千万变成了9万左右。
 
 
       专家认为在当时的政策影响下,江西的移民大量涌入麻城,麻城移民几乎同时涌出迁往四川,而川渝两地70%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来自麻城孝感乡。
 
2 山西洪洞大槐树
 
       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甚至大半个中国,很多人都会从长辈处听到这样的话:咱们都来自山西洪洞老鸦窝。
 
       因为明初的迁徙大多在官兵的押送下,为防止逃跑,会往移民的小拇指甲砍上一刀做标记。
 
       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时间从北宋末年宋室南迁开始,到明朝洪武、永乐形成高潮,一直延续到清代中叶。
 
3 河南固始
 
       河南固始是闽台姓氏祖居地。
 
       张新斌说,华人寻根大约从1978年台湾开始,到上世纪80年代初,“寻根”波及河南。
 
       移居台湾的炎黄子孙,大部分来自于福建,而追溯根之源则在河南固始。由固始辗转前往福建,再前往台湾的艰辛历程。
 
4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
 
       石壁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西,闽赣边界武夷山的东麓,距县城25公里,是一片比较开阔的盆地。
 
       唐宋以来,每逢清明、重阳两节,世居潮梅的何姓后人及其他各姓的客家后裔代表都会跋山涉水回到“石壁”寻根问祖。
 
5 南雄珠玑巷
 
       不知经过多少次“中原-珠玑巷-珠三角”的反复,中原人通过珠玑巷源源不断地移居到珠江三角洲一带。
 
       玑巷移民家族有797支之多。他们的子孙成为后来广东各地乡族的祖宗。这些名门望族都把珠玑巷称作是“七百年前桑梓乡”。
 
6 山东兖州枣林村
 
       山东兖州枣林庄,是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
 
       元未明初,未受战乱波及,人口较为稠密,具备了集中移民的基本要素。
 
       安徽(濉溪县志)记载了在明洪武年间和清初由山东移民至本县,并标明占本县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周,吴,郑,王,李,丁,梁七姓”均为山东移民。
 
7 苏州阊门
 
       据史籍,方志族谱记载,苏州阊门移民集中于元未明初。
 
       原因在于张士诚在苏州与朱元璋争天下。失败之后,苏民遭到驱逐。
 
 
       于是扬州江州泰州淮安,泗阳,高邮,宝应,盐城,阜宁,东海,宝应县,兴化市,泰县以至于连云港等地,都有了苏州阊门移民的后裔。
 
8 江西鄱阳瓦屑坝
 
       瓦屑坝移民是明朝初期官方组织的从江南外迁大量人口进行垦荒事件。
 
       从洪武三年到永乐十五年,历时48年,到洪武二十二年,安庆府居民中已有27万江西瓦屑坝移民。
 
       鄱阳瓦屑坝,也成为安庆地区和其它饶州移民后裔一致认同的根。
 
9 河北小兴州
 
       河北小兴州是长城古北外第一重镇,是辽东内蒙南下北京的交通要冲,因而成为我国北方历次移民的重要集散地。
 
       从明朝建立到永乐登基,为防止蒙古人入侵和发展建设边关,多次从燕山以北地区向北平一带移民,其中还包括抽调长城以北各卫所15000名将士等。
 
       这些移民大多主要来自河北北部,内蒙古,辽东,山东等地,总人数达十万人之多。
 
10 河南滑县白马城
 
       岭南“白马现象”与中原“槐树现象”异曲同工。
 
        白马县,从秦汉算起,其实归属今天的河南辖区。故白马不在山东,而在河南。
 
       秦至南宋初期,有北民南迁。这此北方移民的后裔,自称“祖先从白马来”。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