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寻根访祖:关于山东这十大名门姓氏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几个?

2021-07-04 22:32:44来源:网络 祖源文化传播

打印 字号: T|T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许多人从小就会背了,但你知道山东的名门望姓都有哪些吗?它们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寻根访祖,了解这些姓氏背后的故事~
 
 
山东第一大姓“王氏”
 
       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也称王子晋和王子侨,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和太原的两大王姓望族。
 
 
      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9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1%。中国东部地区占了王姓总人口的38.3%,中部占了王姓人口的26.0%,西部占了王姓人口23.5%,东北占了王姓人口的12.2%。
 
山东第二大姓“张氏”
 
       张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
 
 
 
       张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24位。至2007年,张姓人口在中国姓氏中排在第3位,共有8750.2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6.83%。
 
山东第三大姓“李氏”
 
1、源出嬴姓说。
 
       即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古李字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 ,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
 
2、李树图腾说
 
      即认为李姓起源于图腾崇拜,以李树为图腾。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后因理徵避难以木子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为野生李,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并以李树为神树,亦即图腾树。故凡李氏子孙,常于宅旁种李以为象征,至今还保存这个习惯。入李白家有桃李园, 唐朝皇宫苑园多植李树。
 
 
3、源出姬姓(虎图腾)说。
 
        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
 
        李姓,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
 
      山东第四大姓“刘姓”
 
       刘氏总祠,全称开七公派状元及第刘氏总祠,是中国目前己知占地面积最大的单姓宗祠建筑物,为纪念入粤始祖刘开七而设立,由闽、粤、赣、桂、琼,华南五省刘氏宗族合建,是刘开七2000多万裔孙,共同寻根问祖的朝宗圣地。
 
山东第五大姓孙氏
 
       孙姓,中华姓氏之一,东吴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姓、妫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与陈胡公,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与齐国的孙书为得姓始祖。
 
       孙乙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孙书是妫姓孙氏的得姓始祖。孙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3位;截至2012年,孙姓在中国姓氏按人口排序中,排行第12位,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5%。在中国历史上,孙权(姬姓孙氏)曾建立三国时期的吴国。
 
山东第六大姓赵氏
 
源流一
 
        汉族赵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现是因为舜帝(姚姓,后代以姚为姓)赐姓给他的女婿伯益(颛顼帝孙)为“嬴”,并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虽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赵姓的具体始祖是造父。
 
源流二
 
        源于帝王赐姓或外族改姓。先后匈奴人、女真人、党项人、鲜卑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牂牁酋长的后裔) 。
 
      再有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三弟合赤温后裔避乱于甘肃陕西等地,随母姓改汉姓赵。
 
 
源流三
 
      源于冒姓。历史上因避祸、姻亲、过继、入赘等原因改姓的情况很多,这在姓氏学上称之为“冒姓”。
 
    赵氏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情景,其中多数为:清王朝覆灭后,清官职人者及家中子女岌岌可危,因害怕被压迫多年的其他民族复仇,伊尔根觉罗、爱新觉罗等满姓氏者迫于压力改名换姓,不少人便改的是“赵”姓。
 
      发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晋国六卿之一。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截至2014年总人口大约有2670万,赵姓人口第一大省是河南。
 
山东第七大姓杨氏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为隋朝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分布在云贵、四川大部、重庆南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杨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4.5%以上,在广西中部,杨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3%-4.5%.
 
山东第八大姓陈氏
 
 
      徐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夏朝徐若木为徐姓始祖。
 
1、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
 
     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孙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县北。徐国历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史称徐戎,也称徐夷或徐方。
 
       春秋时,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联合楚国所灭,后又复封徐偃王之子宗为徐子。战国时,吴国灭徐,随后越国灭吴,至楚国灭越,徐国的版图归入楚国。徐国的子孙遂以国名为氏,散居于江淮之间。
 
 
2、源于嬴姓,以部落为氏。
 
     周朝初期,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裂分殷商遗民六个氏族与鲁公,其中有徐氏族。
 
3、源于改姓而来。
 
       徐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至2010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按人口排序,徐姓在中国大陆列第十一位(在中国台湾列第二十位)。大陆人口近20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3%。
 
山东第十大姓马氏
 
       马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赵奢得姓始祖,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扶风郡为主要郡望,铜柱堂为主要堂号。
 
      2013年,马姓分布马姓人口为1198万人,占总人口1.06%,排名第17位。
 
       马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12.7%)、河北(11%)、山西(8.9%)、江苏(8.8%)四省,大约占全国马姓总人口的41.4%;其次分布于四川(6.8%)、安徽(5.9%)、辽宁(5.8%)、陕西(5.7%)、黑龙江(4.8%)、山东(4.8%),六省的马姓又集中了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