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 | 犟人王志敏:17年坚持公益痴心不改

建党百年
初心不变
“用心聚力、筑梦雨花、永远跟党走”征文选登
1921年-2021年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深情回顾党的奋斗历史,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激发雨花台区基层统战干部和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干事创业热情,营造“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的浓厚氛围,中共南京市雨花台区委统战部举办了以“同心聚力 筑梦雨花 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纪念建党100周年征文活动。征文活动期间,收到了来自雨花台区基层统战干部和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踊跃投稿。

犟人王志敏:17年坚持公益痴心不改
——记雨花台区新联会副会长
延陵荟公益创始人王志敏

△王志敏
他是谁?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特别在哪里?让我们先来看看他发在朋友圈里的帖子。
2021年5月24日的帖是这样写的——
“这是一张抓拍的照片,这是一个常年因病卧床的患者家庭,双手合十!双手合十啊!病人无法站立,这是她唯一能表达的感谢方式!现场所有的人都鼻子酸了,为期两天的走进革命老区英雄村常年卧床因病致困的58户家庭,25家医院的68位医生,50位社会爱心人士,一户一户登门,提前了解病情,安排对应医生,送医送慰问!
外面细雨冷风,很多医生没有准备温度变化带衣服,雨衣也能避寒,草帽也能挡雨。很多的老百姓看到我们的到来,嘴里一个劲的念叨:好人呐!你们是好人呐!没有亲临现场,你也许无法感受那种情感!眼睛红红的、鼻子酸酸的,所有人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样的公益,我们要永远坚持!
延陵荟,17年的坚持,值当!”
再往后翻看,几乎他每天都在发帖,每条帖有照片有文字,而且都与公益有关。
5月23日发在微信朋友圈的帖——
“经常有人问我:举行一场活动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我毫不犹豫地说:安全!昨天今天为期两天走进英雄村、模范村红色老区大型义诊,汇集25家医院爱心医生、三辆45座大巴,两辆考斯特、16辆小车,奔赴5个乡村,58戶常年卧床困病致困家庭、慰问10个贫困儿童。直到刚才,最后一位参加活动的志愿者确定回到家,我提着的心,才算是放下。看到今晚电视台新闻联播义诊活动现场,其心情,已经没有力气激动了!
5月22日的帖——
“这是苏中偏远的乡村,在那个战争年代,这里的人民为了国家解放,多少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生命,和平年代,这里的儿女,苦读书,成了社会栋梁。
今天,他们来到这片热土,为了老区的父老乡亲,送医送慰问,学党史、办实事,医助乡村振兴,这场投入近200人的大型义诊,共产党员就达到三分之一,老乡们朴实的脸庞上是感激、是温暖、是自豪!他们听说这支队伍里近半数是这方水土养育的老区的父老乡亲!我们来的太少!”

这个人是谁?他背后有怎样的故事?请跟着我的文字一起走进他的世 界。
他叫王志敏,是一个公益人,长年累月带着医疗专家赴苏北革命老区困难群众家庭义诊,一干就是17个年头。
他做了啥?
让我们继续来看他的文字——
5月21日发在朋友圈的帖——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 新使命开启新征程。”
2014年,延陵荟公益首届大型义诊在革命老区黄桥启动。这是一场直到目前为止全省唯一一家公益组织,汇集几乎南京所有医院各领域医疗专家走进老区、走进基层的大规模持续性义诊活动。谁也没有想到,这样的活动,一下子居然坚持了八年!
八年来,延陵荟公益在义诊这条路上不仅仅是坚持了下来,而且更加的踏实,更加的精准帮扶。从名医授徒到学科共建到学术报告等等,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给老百姓看看病,而是以不断提高基层整体医疗水平为宗旨。2017年开始,启动走进军属烈属因病致困的家庭的走村入户,更是被老百姓感动和认可,紧紧拉着医疗专家的手说:感谢党!感谢政府!义诊足迹从淮安到南通到泰州,走进了30多个市县乡镇,总计投入医疗专家超过1000人次!得到了各大医院爱心医疗专家的支持和参与!昨天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张文礼主任和我交流说:以后义诊吃饭和住宿要更加简单,省下的钱多为老百姓做点事!朴实的话语,大爱的心!
“赶医疗专家集”,成了老区人民的期待!成了一个品牌。每到一处老百姓夹道等待,奔走相告!5月22日,延陵荟公益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走进红色老区大型义诊再出发,100位医疗专家50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奔赴革命烈士杨根思家乡;扬泰地区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刁家网等五个老区点同步进行!南京、苏州、北京、泰州、泰兴等医院医疗专家共同参与!特别感谢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共同举办!特别感谢深圳泰兴商会全程支持!特别感谢爱心实业家刘庭福老先生全程支持!”
了解王志敏的人对他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那就是“轴”,南京话的意思是“一根筋”。
而王志敏对他人贴给他的这张标签并不排斥,还笑嘻嘻地对我说,“我这人的特点就三个字,傻、犟、痴!”
公益人王志敏其人

王志敏,男,1971年出生于江苏泰州的一户农村家庭,自幼聪明好学,且有着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1991年,他考上了扬州师范学院。大学期间组织在校贫困学生勤工俭学,不仅帮助家境困难的学生自食其力度过难关,还因此掘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通过成立中介组织赚取劳务佣金。学校看中了王志敏的生意头脑,找他谈话让他留校经营校办工厂。但年轻气盛的王志敏拒绝了,他选择了回到泰兴老家化肥厂工作。
不久,王志敏从泰州老家化肥厂来到工作更为稳定的南京某单位就职。但他注定是个不安分守己的人,2004年王志敏又辞职下海,自己开起了信息软件公司。随着生意规模越来越大,其经营范围涉及电子商务、地产投资等领域。
按理说,他应该顺势而为,继续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但奇人总是剑走偏锋,反其道而行。也就是从那年起,他接触到了“公益”这两个字,并且深陷其中,越发不可收拾,这一做就是17年。

这17年里,他不仅错过了地产投资,把几百万准备买别墅的钱花到了筹建延陵荟公益基地上,还动员亲人朋友解囊相助,参与其中。据不完全统计,这17年来王志敏光花在搞公益活动租场地、付人员工资上的钱已经超过了七百万。
七百万可不是个小数目,但王志敏眼不眨一下把这些钱投进了延陵荟公益活动上。王志敏的家人因此抱怨,本来打算在2012年买的那栋别墅现在市价已从500万涨到2000万了!你说亏不亏?!但王志敏却笑着说,比起革命老区那些通过延陵荟公益被帮到的人送来的锦旗,不亏!值!
为了全心全意做好公益,王志敏说不做生意就不做生意。硬是把那家发展势头尚好的软件公司给转让了,从社会上招募了一帮志愿者潜心做公益。
加入延陵荟公益的医疗领域的爱心志愿者超过600位,许多知名的专家学者都是冲着王志敏这个名字来的。如果按市场咨询费一百元一次计算,王志敏每年帮助他人协调解决难题的咨询费用就能收两百万,但他分文不取。用他的话说,如果他收了这费用,就违背了自己做公益的初衷。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20年王志敏遭受到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挫折,原来投资地产的合伙人卷投资款跑路了。王志敏一下子变得所剩无几。
没钱做公益怎么办?延陵荟公益要不要解散?
王志敏内心激烈斗争了三天三夜,终于在第四天,他瞪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跟延陵荟秘书处的工作人员说:继续干!
让我们来看一下他在2020年发动延陵荟公益志愿者所做的具体实事——
2020年元月,王志敏发动家乡人民做馒头送给那些连续数年赴革命老区义诊的医生志愿者;
5月,组织50名单身大龄青年参加延陵荟户外拓展系列之龙舟训练营 活动;
6月,组织100名企业家参加2020企业家高端论坛暨“芯联万物 视见一切”—5G+XR技术发展及其引领社会变革研讨会及延陵荟创新企业俱乐部第十四届高峰论坛;
7月,举办延陵荟第四届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会,线下120名家长到场咨询;
8月,组织延陵荟创新企业家俱乐部第十五届论坛和新常态下快消品企业发展论坛;同时举办了延陵荟“手拉手”( 走进卓恒科技)游学活动;
9月,举办“手牵手,心连心”企业联谊活动,170名企业家参加;同月还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主题纪念活动,延陵荟公益健康体检定点医院签约活动;
10月,组织延陵荟理事企业家参观中国(南京)细胞谷,举办延陵荟理事会五大专业委员会成立暨两大工作组设立会议;
11月,举办延陵荟公益理事会基建工程专委会月度论坛,“好家长大课堂”大型公益项目揭牌仪式,同时快消品专业委员会、医疗专家委员会、综合服务专业委员会、医疗教育专业委员会、制造业专业委员会顺利举行;
12月,组织爱心志愿者走进雨花台区名城世家社区、邓府山社区为社区居民送医送药上门、免费为老百姓书写春联,同时“好家长大课堂”第一期活动成功举办。
细数延陵荟17年来做的事

不少人误解王志敏做公益可能是作秀,做的是名利双收的事。面对各种流言蜚语,王志敏只是苦笑,懒得解释。他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嘴长在人家身上,随他们怎么说吧!我只须埋头做事,以实际行动来回答各种不实言论。”
好在延陵荟的大批志愿者了解王志敏这个人,他们义无反顾地跟着王志敏做公益。截止到目前,加入延陵荟公益的医疗领域爱心志愿者超过600位,他们利用碎片时间,通过线上形式为志愿者们提供医疗问诊服务,提出“每人每天多工作一个小时”的倡议,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

自2013年起,延陵荟每年分两批次组织医疗专家和爱心企业家走村入户对10户贫困家庭、军属烈属中常年卧床的患者进行义诊和资助,受到当地百姓好评。自2014年以来,延陵荟连续7年组织近百名医疗专家和义工走进革命老区进行了100多场广场义诊。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0多家三甲医院重点科室的600多位医疗专家走进革命老区义诊,足迹遍布淮安、南通、泰州等县市18个乡镇。与此同时,他们还走进工业园区、商(协)会、大企业进行医疗科普宣传,建立了健康关爱基地,在企业家、企业员工和医疗专家之间建立绿色通道。 2020年在抗击新冠状肺炎中,除积极组织志愿者捐款捐物外,延陵荟11位医疗志愿者主动参与武汉一线抗疫,同时,延陵荟组织200家企业、各大银行金融机构等,通过自救、互助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帮忙分析、出谋划策等数十场活动。
除了做好医疗公益之外,在关心下一代孩子成长方面,王志敏也有自己独到的公益举措。2018年延陵荟启动了科学家与孩子们交流公益活动,每年组织15名科学家和13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赴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针对中小学生家长,延陵荟每年组织中小学教师志愿者开展若干次教育公益讲座,帮助家长改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良性沟通与互动。自2017年起,延陵荟连续四年联合各大高校启动高考志愿公益咨询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全省高考学子填报志愿咨询。此外,还主动联系高校教师志愿者建立关爱之家,帮助大学新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在扶持中小企业成长方面,延陵荟也做了大量的实事。通过规模性企业的传帮带,帮助初创型、小微型企业成长。
每年组织10次以上中小企业座谈会,并通过“寻医问诊”、帮助融资对接等方式助推小微企业孵化为成长型企业。130家企业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动大学生就业。结合各大企业人事部门、几大招聘平台、江苏省人社厅招聘平台,建立线上信息发布渠道,让供需双方能够及时获取信息,进行资源有效对接。针对企业内部遇到的医疗问题、教育问题提供绿色通道,将医疗、教育资源主动向其倾斜。与此同时,延陵荟每年组织5场以上企业家高端论坛、政企座谈、医疗讲座等座谈活动,助力企业发展。
在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方面,延陵荟也有自己较为成熟的做法和经验。每年组织60多名文化艺术界的志愿者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走进社区,开展送春联、送节目、办书画讲座、声乐辅导班等形式的文化活动。艺术家们通过自编的舞蹈、小品、相声等节目为群众送上优质的精神食粮。延陵荟设立了红娘协调办公室,与妇联合作通过组织各种户外拓展、体育竞技项目和文艺活动,帮助大龄未婚青年交友联谊,缓解了城市青年相亲难的矛盾。
“延陵荟公益”是雨花台区委统战部与赛虹桥街道联合打造的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实践基地,是一个凝聚医疗专家、企业家、教育科技界人士、文艺界人士的爱心力量,引导其参与社会治理,形成良性循环的社会公益组织。作为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重点项目,我们相信延陵荟在王志敏的带领下将继续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在社会自理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团结各阶层人士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并发挥好领头羊作用,为促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