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的清明节除了放假,还有做“龟”、扫墓、踏青...
从小到大,记忆中每逢清明前后,天气似乎都有点暗沉,空气中会弥漫一种凄戚的氛围,为本就特殊的日子增添了些许的悲戚肃然。

莆田有“清明前三日,清明后三日”的俗谚,那清明时节莆田有哪些习俗呢?

莆田清明时节吃什么?
“清明龟”和“卷”

莆田人家每年清明节会做“清明龟”和“卷”为扫墓的祭品。
“清明龟”是莆仙一带最具特色的节果,在当地,有两种不同地域特色的“清明龟”。原莆田县的清明龟是将地瓜煮熟后捣烂,加大米粉末(现在一般加面粉)和酵母,经过发酵后,加糖,用龟印压制成形,蒸熟。

而仙游清明龟则是用糯米粉拌鼠曲草磨成的粉为皮,以绿豆加糖煮熟为馅,用龟印压制蒸熟,做成的龟表面呈黑绿色。

古人说龟与凤、龙、麟合称四灵,故“清明龟”寓有祖先灵气长存,子孙平安长寿之意。

“卷”也是用米饭或面粉加工成长方形粉块,在粉块当中压一条小线,然后放入蒸笼里蒸,蒸熟后,粉块中的小线会自然展开,形似书卷。有的人家还在“卷”上印制红花,寓意一家红火,子孙好学上进。
莆田清明时节干什么?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
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节期间,莆田人上山扫墓,除以祭品对着墓碑“呼神”致祭外,还要修剪墓围的野草,疏通墓周的水沟,并在“墓龟”上培新土,并放上一叠纸钱,用小石头压住,以示此墓的后裔已来祭扫。祭扫完毕,折下一枝松枝叶带回家,以示枝荣叶茂,一家顺意,子孙昌盛。
莆田清明时节看什么?
唱清明戏

莆田有些地区,会在清明节演出清明戏。
多为人们所熟悉的《白蛇传》的“游湖”折子戏——许仙因清明扫墓而与白素贞相识;《拾玉镯》折子戏,是傅朋在清明节上坟祭祖时,结识少女孙玉姣,在好心媒婆的撮合下,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情节。

《人面桃花》演的是唐代诗人崔护与少女杜宜春清明偶遇的一段充满诗意的爱情故事。其中有诗云:“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至今脍炙人口!
清明风至,春回大地。
万物生长,清净明洁。
柳色青青,繁花朵朵。
祭祖扫墓,慎终追远。
扑蝶插柳,踏青赏春。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 · 老家来人啦!
- · 儋州王氏家谱编修圆满收官,王大伦老先生挥
- · 额尔古纳的夏天
- · 固始县委领导莅临福州调研访问
- · 我与世王会亦鸣秘书长的结缘
- · 王昱(王宗浩子)
- · 王大举(王伯大堂弟)
- · 第十八届世界王氏联谊大会精彩回顾
- · 世王聚吉 光耀宗林——吉林经济发展大会暨
- · 王氏始祖姬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