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的文化意义,作为王氏后裔,一定要知道!


祭祖的孝道文化。中国人相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人来源于物,物来源于天地。由于自然界给了我们衣食,祖先给了我们生命,所以要报本答恩,报答的方式便是敬天祭祖。祭祀祖先是为了发扬孝道,“家祭勿忘告乃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礼记。坊记》说:“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

祭祖的教化文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祭祖的内涵逐渐演变为纪念祖先的崇高人格和丰功伟绩,成为圣贤崇拜的文化价值理想。荀子曰:“下以教诲子弟,上以事祖考。” 祭祀会常常提醒自己的孝思,不忘祖先就是不忘本。孝是德之本,也是仁之本。

《论语》里面讲:“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个仁有两个说法,一个是仁爱的仁,仁孝,孝是仁之本;一个是做人的人,做人的根本就是孝悌,两个说法都很好,没有这个根本,就好像树木没了根,很快就枯萎了,水没有源头,很快就枯竭了,他的福报不可能绵长,所以祀祭是为了养我们仁厚之心。

通过祭祀我们会念念追忆祖德、父母的养育之恩,让我们一生能在圣贤的引领、教诲中坚持不懈地圆满孝道。同时又给我们的孩子积德、培福,这就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中国人人心厚道,就是因为有这种仁孝,仁孝之心可以在祭祀活动中培养。

祭祖这一社会习俗负载了十分丰厚的精神内涵,联系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诸多范畴,经过千百年间无数代际的传承,已经作为一种精神和感情的遗传基因,作用于这个民族的精神发育过程。炎帝、黄帝是我们的祖先,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当年,毛泽东就提倡祭祖,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开始,日本侵略我们,当时中国战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当中。就在这一年的清明节,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祭黄帝文,然后特别委派代表,去祭祀黄帝,祭奠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前八句这样说到:“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毛泽东通过祭文深深怀念我们的始祖,我们能建立新中国,也是祖德的庇荫,祭祀是孝道的体现,是帮助我们寄孝思,敦人伦,继续保持我们的孝德,这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每个家庭的优秀传统,应该发扬光大,这就是孝道。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这个“诚”字非常重要,“诚”是讲心地,“祀”是形式要隆重而庄严,当然内心更重要。形式是要因地制宜,环境能不能够做到,但是内心的诚意是不能没有的。

中华万姓宗祠为万姓服务,通过祭祀先祖承德立志,做炎黄好子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万姓宗祠依据中国科学院袁义达、邱家儒两位先生编著的《中国姓氏大词典》以及相关资料,供奉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保存下来的两万三千八百一十三姓。

希望借此为中华各姓氏建立族姓的精神地标,在族姓认祖寻根的过程中,达到万姓同根、同族、同心,激发人性正能量,民族自豪感,逐渐使人心归厚、心存感恩,从而使这里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问祖的文化圣地。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