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如何分辨书法的雅和俗

2021-01-22 19:17:18来源:王氏书画家园

打印 字号: T|T
一、书法艺术的“雅”,
是人们对好的书法作品的敬赞之称。
 
雅的作品一般表现为外观简朴、平易,
 
内涵丰富,有笔法和章法,
 
有书卷气和韵味,有意境和深度,
 
不一定非常漂亮但肯定看的舒服、耐看。
 
 
二、书法艺术的“俗”,
 
是就艺术水平和意境、
 
格调不高的书法作品而言的。
 
“俗”在这里绝不是指“风俗”、“大众化”。
 
俗的书法作品,我们常说的“俗字”“俗书”,
 
一般表现为笔性弱、笔迹光滑、结体刻板,意境不高,姿态妩媚,风格狂怪、有躁气,或强劲霸悍、鲁莽。
 
成因在于临帖不深入、学习不踏实,
 
却刻意追求自我,表现欲强。
 
比如类似我们之前说的所谓“现代派”书法:
 
 
三、“雅俗共赏”的书法作品,
 
是客观存在的,是好字。
 
“雅俗共赏”的书法作品,
 
其艺术层次和格调应归属“雅”作之列,是好作品。
 
“雅俗共赏”是形容词,
 
形容书法作品能得到不同层面欣赏者的赞赏、喜爱。
 
对“雅俗共赏”不能机械地理解,
 
否则,只会导致理论上的苍白和实践上的缺失,
 
对书法艺术的健康、持续发展毫无促进作用。
 
同时,还应看到,
 
“俗”作中未必就没有“雅”的方面,
 
“雅”作中也未必就没有“俗”的成分。
 
雅俗共赏能获得专业人士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喜爱,
 
比如毛泽东、赵朴初、启功等大先生的字。
 
 
 
四、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心灵的语言。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和我们日常的语言表达有相通之处。
 
在现实生活中,同一个意思,
 
用A种方式表达和用B种方式表达以及用C种方式表达,
 
会有不用的语言效果。
 
书法也类似,人们欣赏、感受不同的书法形式和风格,
 
就会得到不同的艺术效果。
 
从书法审美来看,
 
甲认为不好的书作,乙却未必认为不好。
 
有一种情况,有的书作确实是大家一致地称好、称美。
 
如:人们欣赏唐代代表书家的楷书作品时,几乎是一致地称好、称美;
 
人们欣赏毛泽东的草书作品,也是一致地称好、称美。
 
笔者认为,这就是“雅俗共赏”。
 
 
五、在书法中,雅、俗、雅俗共赏三者的“雅”和“俗”所指不同。
 
“雅”、“俗”是就作品的品第而言,是指作品的格次,
 
而“雅俗共赏”的“雅俗”是指具有一定个体差异的观赏作品的人,
 
是指不同个体差异的人共同欣赏和赞美书法作品,
 
并非是指人们在一起欣赏“雅俗”。
 
很多时候,雅和俗是对立的。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俗字仍旧有市场,甚至大于雅字。
 
 
六、书法作品创作者(书法家)的“雅”、
 
“俗”也是相对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书法家在美学知识、
 
理论水平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有的书法家面对一幅书法作品,能讲得头头是道;
 
有的书法家面对一幅书法作品,则不能作较为合适的评述,
 
甚至有时他(她)就是作品的创作者。
 
这些情况都很正常,
 
因为客观存在着欣赏水平与文化程度、职位高低与艺术审美不一定是成正比关系的实际情况。
 
 
 
七、“雅俗共赏”是就作品的审美层面而言,
 
其词义本身并不否认书法创作者、
 
欣赏者审美需求的多样性。
 
“雅俗”不是指书法创作者、欣赏者的品格,
 
而是指各种主观因素的不同所致的人们审美的差异与区别。
 
我们在观赏书法的过程中要注意,
 
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书法,
 
不能一味的认为是“俗字”或者是“丑书”,
 
要跳出个人的喜好,
 
客观看待笔法、章法基本功以及作品的意境和语言表现,
 
多方面客观评判,
 
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书法人的眼光。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