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连张纸都买不起,却成为书法名家!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要想将书法练就到一定深度,不仅是“字内功夫”更是“字外功夫”,这是一种对素质的提升,更是自我升华。所谓字外功夫,包括学识、涵养、品格等等,将书法与字外功夫结合才能升华境界、体会精髓。这也就是为什么历代著名书法家都有着令人敬佩的品质和精神。
怀素

怀素
在一万多株芭蕉树叶上练字
﹀
唐代的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也是一位勤奋刻苦的典范。因为贫苦,买不起纸张,他每天取芭蕉叶来写字,后来把他种的一万多株芭蕉树叶都摘光了,于是又做了个木盘子,刷上漆,在上面练习写字,时间长了,笔尖竟把木盘也磨穿了。他写秃的笔,可能比智永还多,后来将秃笔埋成一座坟,名叫“笔冢”。怀素刻苦学书几十年,终于自成一家。他的草书是我国书法艺术中的珍品。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大人赋》
郑虔
为写字用光几间屋子柿叶
﹀
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前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从郑虔学书的故事中,不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吗?

欧阳修
沙地上练出来的书法家
﹀
北宋欧阳修,不仅是散文大家,字也写得神采秀发,清劲妩媚。
欧阳修小时候家贫如洗,没钱买纸笔,母亲见他好学,就教他用芦杆在沙地上练字。由于刻苦练习,后来他的书法也很有成就。
他曾说:我从小喜欢的事儿可多了,中年以后渐渐废弃,有的是因为厌倦而不去做了;有的是虽未厌倦但因力不从心也不得不停止;历时愈久爱之愈深而不厌倦的就是书法。写字,可以伴我消受时日且不倦怠。
所以说“练字可以修身养性”,但却又不仅仅只是修身养性,长期坚持和反复琢磨,同时善于总结,练就了习字之人沉稳、聪慧、果断、思考、进取的优秀品质,这也就是为什么书法家在其他领域也很有成就的原因。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