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场|名门世泽 两晋家声 中华王氏当代书画篆刻名家展

王立场
王立场
解放军文工团创作室专职书法创作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入中书协展览十余次,五次全军展获奖。

王立场的学书立场
文|刘洪彪
第二炮兵有一支很好的书法骨干队伍,也有一个谐和的书法学习氛围。我曾先后推介过这支部队的黄先春、周剑初、徐健、周海永、马东生等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今天要评说的这位青年才俊,姓王,名立场,36岁,团职军官,是09年前从驻海南某部调入二炮某基地的。立场一到二炮,我就盯上了他。近年我主持的两期二炮书法骨干培训班,他都是学员。慢慢地,我对他的情况就熟悉了。透过立场的一些举动和表现,我对他的学书立场有了一个基本判断。

其一,立场学习书法是从汉隶入手的,先是横向求索,遍临汉碑经典,然后纵向追溯,兼涉书法五体。大篆、小篆、简书、章草、唐楷、魏楷、行书、今草,全都在他的兴趣之内、视野之中。我不断地看到他用不同书体所作的不俗表现。而他在西安成功举办的个人五体书法展,则是他力图兼修诸体、追求全能学书立场的有力佐证。

其二,立场近年来创作成果颇丰,除了连续入选全国第十、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以及多次在国家级展览中入展获奖外,在全军书法篆刻展中更是拾级而上、步步登高:第四届入选、第五届三等奖、第六届二等奖、第七届最高奖。从立场的成长轨迹和行进步调看,这是他着意夯实基础、穏扎稳打学书立场的出色表现。

其三,立场从军20年间,抓住一切求知积学的机会,先后就读于解放军长沙政治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合肥工业大学,拿下硕士学位。这种学而不厌、求知若渴的精神,以及出入六所高等院校主修不同学科的经历,在全军乃至全国青年书家中,是极为罕见的。无疑,这是立场立志积学储宝、全面修养学书立场的有效实践。
2015年10月9日子时于京北逆坂斋
(刘洪彪,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专业委员会主任,原火箭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

生机蕴蓄 心迹外化
——略谈王立场的书法艺术追求
文/谢少承
紧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书法的中兴,已走过近四十年的历程。这期间,书法思潮风起云涌,泥沙俱下。时过境迁,如今许多书法理念和风格早已烟销云散,而占主流地位的如“流行书风”和“二王经典”书风余绪未尽,追随者趋之若鹜。但是,泱泱大国,书法人口众多,总有特立独行者,追求自己艺术主张,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领地。这其中,军旅书法家王立场是比较突出的一位。
王立场的书法风格同他与生俱来的性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他的性格随和、内敛、沉静,为人处事有情有意,而欣赏他的书法,也能从中读到含蓄、深沉、质朴和激情饱含而不作显山露水的作品风格。书如其人,用在王立场身上,是恰当妥贴的。如果进一步探讨他对书法艺追求,我认为有如下主要特征:

首先是浑朴之气。“浑朴"在艺术审美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庄子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也就是说,它有着超越技巧的更高境界,平中见奇,常中见鲜,于简洁中见率真,于质朴中尽现完美。王立场性格是崇尚浑朴的,二十多年火箭军的军旅生涯,荒途百转,冷月千山,部队长期驻扎或是辗转在罕有人迹的野外,天地间的苍茫,山水间的静穆都给了他许多人生与艺术的历练与启迪,也铸就了他的艺术创作的独特语言。他对秦汉艺术的浑穆、朴质情有独钟。其隶书宗法《张迁碑》、《鲜于璜碑》、《乙瑛碑》等,并广泛涉猎其他汉碑,辅以秦汉简帛墨迹,从最初的求形似,到求意象,进而神契韵合。由于对汉代书法的深入研究,他的篆书、草书、楷书风格都打上了浑穆朴质的烙印。欣赏他的作品,每每有一股迎面而来的古朴之风,似乎要把人们拉回到两千年前,去感受秦汉时期那种恢宏厚重的气度,领略那种大朴不雕的原始风尚。
其次是庄严之象。庄严,指端庄而严肃,形容庄重、静穆、严正。王立场的书法深得庄严二字的要旨,在深入研习汉隶的过程中,巧妙地将庄严之象融会于自己的作品中。我们知道,汉帝国严格的典章、庄严的仪仗、宏大的歌舞,无不给人一种威武庄重,秩序严整之象,这是从王朝典章制度上所体现出的庄严,而汉代艺术自然受到它的波及,在诸多艺术中,汉代碑刻最能得其衣钵,碑的内容述德纪事,彰功美名,文风肃然,书写风格自然会端庄整肃,加上书丹和刻手受到碑刻界格的客观影响,庄严便成为一种必然。这种书法艺术风格在北魏和隋唐碑刻中还依稀可以寻觅,但在绝大多数墨迹书帖中是难窥一斑的。王立场在有意无意间继承了这一特征,他的作品用笔纵横排戛,气足神完,浸透着一股凛凛清峻的风骨、威严无犯的气度!

第三是简洁之风。简洁不仅是一种审美理念,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综观古今,人类总是难以摆脱繁复琐碎的陋习,自然也无法臻于简约之境。但物极必反,每当一种繁冗的风格肆虐之后,往往会兴起简约之风,此时的人们更多地倾向于欣赏洗尽铅华后的朴素之美。近年来,二王而下的帖学经典盛行,效法者将笔墨点画极尽修饰以求精致,缠绵萦绕以求贯气,但走上极端反而变成花拳绣腿。王立场的审美却坚持简洁,不做作,不矫情,他的笔画不复杂,很明了,在简约中找自信、求安宁,得自在。所以,在当下书坛崇尚繁复的背景下,他的简洁风格总能省人耳目。
第四是奇正之局。奇正是兵家术语,孙子兵法提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的命题。意思是:奇与正是对立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没有正就没有奇,没有奇也就没有正。奇正这对矛盾在艺术中的运用同样是作品成败的关键,一味地正局,会排如算子,呆若木鸡,一味地奇险,会落入怪异离奇,荒诞不经。王立场深知其中的利弊关系,他曾在创作体会中说,单字之内需有跌宕,章法之间要有对比。这些跌宕与对比就是奇正关系的运用,书法作品中一旦有了奇正之变,便形成了灵活多样的体势。在他的作品中,单字之间会有意识地安排欹侧的、方形的、多边形的字形来调整章法,使章法丰富多彩。

第五是活脱之笔。如果单纯地用字形结构营造章法的变化是远远不够的,用笔的变化同样是一个重点。特别在写相对安静的隶书、楷书时,没有用笔的节奏变化,作品会毫无生机可言。王立场在用笔上颇有心得,他认为,大胆用笔,小心经营。强调通过笔在运动过程中的提按、粗细、绞转、笔锋的藏露和中侧锋的调整达成笔画的情感表达,这些用笔变化的过程还需前后衔接自然,随势而变,力求酣畅淋漓,一气呵成,从而在字里行间,散发出一种随机、自然,无意于佳乃佳的真诚。
以上五点分析,只是王立场书法审美的片断,他的艺术表现手法许多还未涉及,比如线质的沉雄酣畅,刚柔相济、巧拙相生、虚实相应,字内字外空间弥满的张力等,但相信欣赏者都能从其作品中体味到,在此不一一罗列!
衷心地祝愿王立场的书法艺术直挂云帆,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
(谢少承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王立场作品欣赏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