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斌·金溪县苦竹王氏祖源探考

该村民国二十五年的族谱收录的《皇清光绪八年岁次壬午季秋月上浣谷旦风冈甘棠通家誉愚侄吴松筠拜撰的《原序》有云:“溯其鼻祖文定公源流发于金陵,自金陵而迁于南都,娶室夫人梁氏,生二子:长金城,字伯良;次锦城,字伯廉,居蠏田。惟金城公在南都行文三十余年,联登金榜,即迁南阳县尹,有权能超,升抚州,久任抚州节度使,娶室夫人赵氏,生三子:安礼,名大勃;次安国,名大敬;幼安石,名大义,字平甫,自幼生而颖异,动笔如飞,随父竟游龙山寺,幽雅清净,从学三载,借径于苦竹,见其山环水绕,地灵人杰,择里就室而居焉,自宋朝迁居以来未及详考,惟奉大义公为一世祖……康熙年间……将轮房老谱磬成灰矣,况各房支下屡欲共襄盛事,无何有志未伸,草稿不齐,考核休详。”、“大义公居金溪苦竹……嗜义与德,创大业,遂安居焉,卒葬抚州城隍庙后坐向,与庙同。蠏田居锦城公所由分迁之支也。大义曰世、荣,荣生梓、梓生伯恒,伯恒生维德,维德以经学校教江陵,即擢江陵令尹。”(注:蠏田即今江西省贵溪市蠏田村)
该谱《历代源流世系.二四》记述: “金城公,淮公长子,名荆,字伯良……见其山清秀丽,人杰地灵,向父言曰:‘吾欲就此苦竹街为家,将来可成望族’于遂携家揭眷,构大厦,置膏腴,择里筑室,遂卜居焉,以为苦竹街之开族始祖也。娶室夫人赵氏,生子三:安礼、安国、安石。”、“锦城公:淮公幼子,名维,字锦城,号伯廉,为南陵丞,娶室萧氏安人,生子四:介甫、和甫、华甫、章甫”、“安礼公,金城公之长子,名勃,字安礼,号鼎臣。此人乃天生奇才,七岁能文,应对如流,竟欲亲赴南郡都督闻公晏远,不能到,有鬼以舟中送之,一夕而至作《滕王阁序》及赋诗一章,腹藁充足,每属文磨墨数升,酣食引被,覆卧寤寐间援笔成文,古今相称!惜夫,命不绵延,时年十七,娶室未谐,乏嗣。”、“安国公:金城公之次子,名安国,字大敬,号鼎甫,携弟平甫幼时入朝面君,时英宗在位,问曰‘卿兄秉政何?’平曰:‘恨知人不明,聚敛太急耳。’其父荆公与吕惠最相善,同期共事,帝谕曰:‘谕新法规章,卿任为之’。平吹笛入于内,兄谕之曰:‘请大学士放郑音声’平内应曰:‘幸相远侫人’。娶室夫人范氏。”、“安石公:金城公之幼子,名安石,字大义,号平甫,自少能文,应对如流,父兄在朝廷重任国事,尝同往朝,应对敏捷,帝问卿曰:‘茂才能文,早有盛名,播于海内,博闻强记,作文动笔如飞,真乃当世之英杰也’。辅佐神宗十八年,多著功勋,勤劳王事。自幼随父出任于江西抚州府令尹,受节度使之职,闻金溪龙山寺胜景幽雅,从游学生三载,尝游苦竹街经过,独见龙豪雄,山川茂密,木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奇峰杂耸,清流弥长,人家则斜对诸村,田园则中涵百亩,向父曰:‘吾立此地为业可成焉……”。
该谱记述王安石家族之事与王安石自已的记载、曾巩的记载、《宋史》、王安石故里上池村及其他王安石家族成员村庄的族谱的记载完全不同,胡编乱造,彻头彻尾的傍名人的假谱!王安石为叔祖王贯之写的《主客郎中叔祖墓志铭》开篇即云:“公王氏,讳某,字某。其先著望太原,而公之曾大考讳某,考讳某,皆葬抚州之临川县。”1074年八月十七日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封荆国公)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甫)逝世后,王安石为其写有《平甫墓志》,开篇即云:“君临川王氏,讳安国,字平甫,赠太师中书令讳明之曾孙,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讳用之之孙,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康国公讳益之子。”1048年,王安石的表舅曾巩为王安石的父亲王益写的墓志铭有记载“王氏其先太原人,世久迁徙,而今家抚州之临川,公讳益,字舜良……子男七人,曰安仁、曰安道、曰安石、曰安国、曰安世、曰安礼、曰安上。女一人,嫁张氏,处者二人。”1063年八月曾巩为王安石母亲吴氏写的《仁寿县太君吴氏墓志铭》记载:“仁寿县太君,抚州金溪吴氏,尚书都官员外郎赠尚书刑部侍郎、抚州临川王公讳益之夫人……七子者:曰安仁、安道、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宋史》列传八六记载“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王安礼,字和甫,安石之弟也……王安国,字平甫。”
该谱胡乱地把王安石及众兄弟接嫁到与王安石家族毫无关系的南宋南都即杭州宰相王淮的两个儿子金城、锦城名下,况且也是乱写王淮家事,南宋宰相王淮(1126~1189年),今浙江省金华市人,王仲瑄三子,王潜为王仲瑄四子。王淮,谥号文定,娶何氏,生八子:模、枢、机、朴、栋、檝、橚、栻,这样又把金城、锦城两兄弟错挂在王淮名下为子,且写金城公即荆公,乱写王安石的籍贯,王安石籍贯临川,根本就不是金溪苦竹人,王安石的文章落款为“临川王某记”,聪明绝顶的宰相王安石不会写错自己的籍贯,他一生外地为官,晚年安居金陵(今南京),未曾迁居他处;王安石自已都记载先祖自太原来,自已曾祖父王明的祖父迁居抚州(临川)盐埠岭,葬临川,为临川人,却被此谱写成祖居金陵的王金城、王锦城兄弟的父亲王淮。此谱乱写王安石的父亲与叔父的名字及经历,王安石母亲为金溪县柘岗村吴氏却被记述为未标注地域的赵氏,胡乱地介绍王安石自身,且把王安石卒葬金陵(今南京)钟山写成“卒葬抚州城隍庙后坐向”,把王安石七兄弟分割王金城、王锦城两兄弟之子,把王安石本人分割为王安石、王荆公、王平甫三人,且把王荆公称为王安石及兄弟的父亲,胡乱地混淆王安石众兄弟的名、字、讳、经历等信息,把王安礼混同为唐初时期的王勃,甚至插入鬼怪异说,真是鬼话连篇。王安石自已都记载自己生二子:雱、旁,而此谱却伪造:王安石(字大义,号平甫)生二子世、荣,该谱列出的王安石的世系是:王淮→王金城、王锦城,王金城→王安石→王世、王荣,王荣→王梓→王伯恒→王维德。而王安石自已记载的世系为:王明→王用之、王贯之、王质之,王用之生子四,王益(长子)→王安仁、王安道、王安石、王安国、王安世、王安礼、王安上,王安石生二子:王雱、王旁。苦竹此谱诸多记述混乱不堪,错乱接嫁,荒诞之至,造假之极,贻害无穷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我们将会发现更多的谱中记载其为王安石(荆公)后裔,或真或假,或正挂或误挂,一切都须综合众多史料考证,以王安石的记载、正史记述为核心依据综合考证王安石家族的人与事。王安石言自已曾祖父王明(字永泰)的父亲、祖父皆为抚州临川人且葬临川曲城山,而有谱却记述是王永泰迁居抚州临川盐埠岭为临川王氏一世祖(始祖);王安石言自已的祖父是王用之,而有谱却把王安石父亲王益挂在比王益小十三岁的三槐王氏王素下面为子等则明显有误;王安石言自已生子二:雱、旁,王安国生子二:旊、斿,王安仁无子,有谱则虚拟出此外的子孙名字,难道晚于王安石数百年的写谱序者与造谱者比王安石更清楚王安石的家事、王安石兄弟有没有生儿子、生了哪几个儿子?但关键是现代人的接受心理,随着王安石作为一代名人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地位的日益提高,其本人及子孙后代的每一历史事件、迁居分布地都被广泛地予与关注,而明显误挂王安石及其家族名下的却又找不到上源的村庄,一些人内心不愿接受其为误挂之事,在虚荣心理的作用下索性将错就错,也是逃避现实而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的“驼鸟心理”使然。如若王安石的记载都不相信却确信百年甚至数百年后造谱者之言,则何谈尊祖敬宗,恐怕剩下的只是羞祖辱宗、欺世盗祖、贻误子孙罢了!一个历史事件的真相只有一个,这就须要研究历史,寻根探源,正本清源,或许这也正是研究者不受一部分人欢迎、甚至遭人辱骂与抵毁的原因所在,害怕研究者善意而无形地触痛其历史的伤痕,但这是古代造谱者的错,古人已逝,不可苛求!
抚州市东乡区红星中学 王小斌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