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抗日老兵目睹王铭章牺牲:中弹前最后两句话,歼灭4000日军

2019-04-19 23:28:07来源:历史故事记叙

打印 字号: T|T
     俗话说,无川不成军。在抗战时期,曾经300多万壮士告别父母出川,能活着回去的又有几人?他们穿着草鞋,装备不足,弹药缺乏,就连给养和医疗都成了问题,被称为“中国最糟糕”的军队。然而,就是这么一支军队,却让日军闻风丧胆,为抗日做出了巨大贡献。
     孙帮安老人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平生没有什么太大的成就,也不太爱说话。不过,一旦有人提起抗战时的川军,老人就一脸自豪的样子,因为他曾是川军中的一员。在川军中当兵的那些日子,令孙帮安最难忘的就是王铭章将军牺牲时的情景,至今难以忘怀。
    强征入伍
     孙帮安是四川省苍溪县人,抗日战争爆发前,他从老家来到重庆贩卖药材。本想着赚到钱就回家陪老婆孩子,可惜未能如愿,而是走上了一条传奇的抗日道路。
1937年7月,孙帮安卖完药材准备返乡之时,突然被抓了壮丁,被强征入伍充当挑夫。
     没有任何准备,归心似箭的孙帮安欲哭无泪,只好跟着部队上路了。路途上,长官告诉孙帮安:“我们要去前线打鬼子,请你做好心理准备。”
     孙帮安先是一惊,然后问到:“那我会不会死啊?”
     “打仗哪有不牺牲的?”说完,长官便转身走了。
     想着家里的老婆孩子,孙帮安始终安不下心来。我要是死了,他们该怎么办啊?
就这样,孙帮安跟着部队走了两个多星期,出了四川。到了10月份,部队来到黄河口,准备渡黄河。
     此时,天气已经转凉,可孙帮安依旧穿着夏天的衣服。连长见他穿的实在单薄,就将轿子的篷布扯下来,给他做了件衣裳。这让孙帮安大为感动,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挑夫也能受到连长的关照。
     滕县军训
     经过几个多月的奔波后,部队终于到了滕县。
     既来之,则安之。孙帮安做梦都没想到,自已一个挑夫能成为士兵。当他穿着灰色的军装,戴着“一等兵”的“铁板板”时,他默默地流下了眼泪。没想到自己一个山间野人,也可以保卫国家,赶跑侵略者。
     新兵训练时,每人要背五六十斤的东西,徒步六七十里。这对于其他新兵来说很苦,可对于孙帮安来说根本不是事。
     要知道,孙帮安从小在山里长大,经常上山采药,然后背着百斤重的篮子拿去集市上卖。这点重量对孙帮安来说不算什么。
     川军的穷是出了名的,当时部队每个月发3毛钱的“草鞋费”,可是一双草鞋根本穿不了一个月。无奈之下,孙帮安只好就地取材,教战友做草鞋。
      不过,相比于穿的,战士们吃的到还不错,每星期都有一两次肉吃。毕竟吃不饱饭,还怎么打仗?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孙帮安最喜欢升旗。因为每次升完旗,长官都会讲话。东北沦陷、淞沪会战、长城战役、日军暴行等,孙帮安又是激动又是愤怒,恨不得早点与日寇兵戎相见,为同胞报仇。
     而这一天终于来了......
      滕县战役
     1938年3月,滕县保卫战打响。川军著名将领,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
     当时日军坂田师团猛攻滕县不下,决定以重炮和飞机猛轰,炸毁城墙。此时,孙帮安是川军127师督战队的一员,任务就是监督122师作战。
     当孙帮安接到命令后,心中又惊又喜。他早就知道王铭章师长的鼎鼎大名,能和他一起战斗十分荣行。
    经过两个小时的轰炸后,日军趁机攻占了南城墙和东关。王铭章见此,亲自到城中心十字街指挥战斗。可敌军的炮火实在是猛烈,下午5时,西城墙和西门先后失守。
     王铭章有与敌军展开了巷战,并亲自登上西北城墙,指挥警卫连准备夺回西城墙。
此时,日本人通过翻译向王铭章喊话:“王师长,日本人很看重你,只要你投降,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哪个要他的官!”王铭章吼道,“我宁死也不投降,宁死也不做亡国奴!”
    这两句话,王铭章声音很大,不仅仅是对鬼子翻译的答复,更像是对全军将士的激励。至今,孙帮安依旧记着这两句话,每次提起都会十分的激动。
    随后,孙帮安看见王铭章从城头上跳起,身子弹在空中。日军向他连开数枪,王铭章中弹身亡。
     事发突然,谁都没想到日军会突然开枪。孙帮安赶忙跟着战友向城外撤退,边退还便放枪。不幸的是,在撤退途中,127师师长的大腿根部中弹。
    “轰、轰、轰”日军的坦克和飞机立马向他们轰来,显然日军并不想放弃这个好机会。孙帮安一行人眼看大事不好,赶忙带着师长跑到麦地里趴下躲避。
     此时,王铭章已经坠落到城墙的另一侧,在孙帮安的视线之外。王铭章殉国后,全体将士还没回过神来,他们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我宁死也不会投降!宁死也不做亡国奴!”王铭章牺牲前的最后两句话,深深地印在每个战士的脑海里。从王铭章讲话到牺牲,这一切都在电光火石之间发生。战士们震惊了,战士们愤怒了,战士们疯狂了。
     官兵们为了给王铭章报仇,不要命的向日军冲去,直到最后一个人。而那些城内的伤兵,不愿做日军的俘虏,纷纷拿着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日军同归于尽……
     战后,凭借着口袋里的一枚勋章,王铭章将军的遗体被找回。滕县一战,王铭章的122师5000余人基本全部阵亡,但也击毙了敌军4000余人,成为川军军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为台儿庄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隐姓埋名
     台儿庄战役结束后,孙帮安跟随部队撤到湖北,当上了勤务兵。
     抗战胜利后,孙帮安回到重庆。此时,孙帮安手上的军饷没剩下几分。无奈之下,孙帮安只好摆地摊卖书,几年后才凑够回家的路费。
     离家好几载,孙帮安刚回到家乡,就遭到了当头一击。原来,在他当兵期间,父母先后去世,而家人嫌他打仗也没挣到钱,对他十分冷淡。
      孙帮安自己到厨房找点吃的,对他来说,能活着回来就已经很知足了。
     给父母立过碑后,孙帮安又返回到重庆,一直在新华书店工作直至退休。孙帮安很少跟人提起他的经历,只是跟儿女们说过,自己曾当过兵。
    不过,每当孙帮安提起王铭章将军时,都会忍不住地留下眼泪,仿佛王铭章将军牺牲时那一幕就在昨天发生一样。
     专注抗战英雄故事,传播正能量,以大、小人物视角还原抗战真实场面。
     任何一个中华英雄都值得被铭记!关注我,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