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太原堂文史研究会2018年工作总结

团结一心、砥砺前行、为传承文化自信而努力
——吉安太原堂文史研究会2018年工作总结
各位同志、宗亲!
二0一八年是我们各项工作成绩斐然的一年,研究文史工作上新台阶的一年。
一、回顾二0一八年的工作。
1、积极推进组织建设工作。
二0一八年我会组织建设取得重要成绩。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会根据人员组织的具体情况,经党员大会的推选,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党委的审批,产生了研究会的临时党支部。派出人员参加了由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在市委党校的培训。年底通过了由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的年检。
为了做好有组织的资料搜集和文史研究工作,今年一月份批复了广州工作站的建立,并参加了成立庆典大会。十月份批复成立了贵州工作站。
一年来积极与各地宗亲联系,做好宣传、考察人选,已经有万安、遂川建立了分会筹委会,吉安县、青原区、吉州区的筹委会也在积极的准备中。
2、辛勤整理、收集成集
根据工作安排,我会把通谱的编修分成二步走,先编纂五本丛书,即:诗词选编、祠联选注、谱序选编、人物选萃、世系源流。在去年王义钫老先生克服年大有耳疾的困难,沤心沥血已编了印发前二集,今年三本丛书的主编王振和、王明德、王义和不顾年大(八旬老翁、二次手术、摔伤,体弱),资料有限、没有任何薪资报酬的情况下,天天在总会办公室伏案工作,奋笔疾书,才有了发到各位手里的资料,在此,我谨代表总会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经过大家认真审勘更正后,也是下一步编通谱的原始资料。萍乡工作站为总会丛书的编修,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并有资料员的署名。兴国小春、青原区富田、泰和梅岗一支也积极做好了本支的编修工作。
在文史研究中,充分发挥了会刊、网站、微信群的联络支系、普及知识的重要作用。今年共编发了四期会刊,分发邮寄五百余份,普及了谱、祠堂、楹联知识,对湖南安化,安福汶源松风堂、吉安县钱塘进行了专版报道宣传。总会工作进行了跟踪报道,网站、微信群,严把宣传纪律关、宣传文史研究中的正能量,杜绝黄色、无聊的图片、言语,起到了联宗睦亲,提升正能量的桥樑和纽带作用。
3、广联宗亲 广结情谊
今年以来为提升文史资料研究的来源,我们加强了与各地相关组织的联络,我会参加了湖南炎黄文化研究会王氏专委会的成立活动。与南昌豫章王景叔肃公文化研究会及南昌十里庙王氏进行了对接活动。
今年以来,总会共接待各地宗亲寻根问祖、咨询资料56批次,176人次,他们对总会的支持,非常感动,当他们找到家族上源,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总会也先后走访86个村落。安福分会多次接待全国各地去山庄连岭祖地的祭祀活动而没有出现交通、人员挤轧,山火等问题,受到各方的赞誉,为了资助总会工作的顺利进行,东来会长今年捐助了十万元钱,各地宗亲也给予了资助,在此,我代表总会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4、传承文化 扶贫助学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文化自信。祠堂是传承中国民族文化,氏族优良家风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和场地。今年以来,我们在祠堂建设中提出了要把祠堂建成传承良好家风,祭祀祖先、文化活动中心重要场所。一是文化活动中心。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活动的发展,利用祠堂这个良好的平台,成为宣传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路线的好场所。积极开展广场舞,健身操、棋琴书画等健康娱乐活动的好场地。二是村文化、氏族文化的展示中心。通过各种版展、摄影、图片、实物,展示村、族的知名人物及氏族的村落的前生今世,让后人铭记创业的艰辛,以族人的荣耀为荣耀,鞭策后人砥砺前行,三是族人的祭祀、议事中心。要让后人认祖归宗、敬畏先人、懂规矩明事理,树良好家风,凡婚嫁贺寿、乔迁登榜、宗亲祝贺,成为宗亲们欢聚一堂、喜盈共沾的好平台。我们先后参加了八个村落祠堂建成的庆典活动,起到了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各地还进行了本族亲子女考上大学的捐资助学活动,安福分会也就捐资助学作了认真安排,今年以来,万安潞田长坪村今年为二名考上一本的学子每人助学800元,这个村自二00三年建立建国教育基金以来共捐资助学二万六千余元。分别捐助了博士、硕士生六人次,本专科生三十人次。捐资助学的学子学成后又出资反哺基金会,形成了良性循环,也促成了刻苦学习,报效祖国、行善积德的良好家风。永丰分会为贫困家庭发放了慰问金。
同志们,事业的成就是一任接着一任干,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历任领导的关心支持,离不开广大宗亲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总会各位领导的分工合作,离不开编委会成员的辛勤劳作。
尽管如此,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严重不足,书籍的印制还有粗糙,有不少遗漏,编修人员不足,资料搜集不到位,工作协调不够,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加以改正。
二、乘势前进更上台阶
二0一八年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重要成绩。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们要不辱使命,继续努力,继续做好如下工作:
1、继续加强组织建设
为使文史研究会的工作保持连续性,传承性,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积极做好整改工作,做好组织健全,争取做到有创新、有活力、有凝聚力的社团组织。做好分会筹委会的筹备工作。
2、加强联系、广搜资料
通过今年年会的进一步宣传,继续做好丛书内容中诗词、词联、谱序、人物、世系源流的资料补充、更正,还要做好家风、村落图片的搜集整理,为下一步做好通谱的全面编修做好工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繁杂的系统工程,大家要高度重视,尽可能多的把资料搜集齐全,不掛一漏万。同时要做好编修人员的发掘工作,通过编修,发现一些年纪青、有文化、感兴趣、懂族史、能奉献的人吸收到编修行列中来。
3、做好祠堂重修的前期工作,
在通谱修好后,要做好祠堂的重修工作,要广泛征求意见、集广大族亲的智慧,选好祠址,选好祠堂风格,做好各方面的前期准备。
同志们,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国运昌盛,政通人和的大好形势,随着城市的扩建,不少村落在消失,集聚的氏族在分散,进行文史研究的困难在增多,但我们也要看到有有识之士的慷慨解囊,有不计报酬热心文史研究人员的倾心投入,加上交通的便利,通信手段的发达,搜集整理信息也有更好的手段和工具。
我们要随着五本丛书资料的完善,发掘整理出教化后人,传承文化,继承良好家风的《通谱》,作出更大的贡献。把二0一八年年会开成一个鼓励的大会,团结的大会。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