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海军上将王宏坤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会纪实

2019年1月22日上午9点多钟,位于北京万寿路的寰岛博雅酒店门前变得热闹起来。人们从祖国各地,从京城四处赶来这里相聚。

纪念会场大厅
尽管室外依然春寒料峭,来到三层的博雅宴府大厅,却使人感到温暖的春风扑面而来。宴会厅里灯光明亮,金色的地毯上,大红色的桌椅依次排开。在大厅的正面,大红的横幅与宽大的投影墙赫然显示着十七个大字:
纪念海军上将王宏坤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嘉宾们如约而来,或相互握手问候,或开心地来个拥抱,或来到屏幕前留影,或落座低声交谈。笑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喜气洋洋的氛围漫布在每个角落。

图为参会嘉宾在签名报到

图为左起开国中将王近山之女王媛媛、刘帅之子刘太行、
开国大将王树声之女王宇红、徐帅之女徐鲁溪、夫婿张元生(左六)、
开国上将王宏坤长子王新中、次子王伟伟、开国上将陈再道之女陈江平。
开国大将王树声之女王宇红、徐帅之女徐鲁溪、夫婿张元生(左六)、
开国上将王宏坤长子王新中、次子王伟伟、开国上将陈再道之女陈江平。

王将军长子王新中(左二)与开国少将于俠之子李新(左一)、
开国少将胡鹏飞之子胡晓东(左三)、开国中将滕海清之子滕江宁(左四)合影

左起:开国上将周纯全之子周宏林、开国上将洪学智之子洪虎

红四方面军后代董海涛、张晓川、漆先望。

左起:开国中将吳瑞林之女吴海洋、王宏坤将军次子王伟伟、吴瑞林将军之子吴继兵
海军上将王宏坤,出生于1909年1月22日。在110年后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上百位宾客共聚一堂,将共同缅怀老前辈王宏坤上将一生的英雄业绩和感人事迹,表达心中对敬爱的前辈深深的怀念之情。

田研华主持纪念会
上午10时,纪念会开始。红四方面军红四军老战士田长华之女田研华担任主持。她首先简单介绍了纪念会承办者的情况,对主办者王宏坤的亲属,协办者红四军联谊会以及北京久之峰科技有限公司和朋友尹西林的赞助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对来自千里之外的嘉宾和有关政府部门的代表以及各位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接下来是会议议程第一项:播放介绍王宏坤将军生平的视频,时长22分钟,专门为本次纪念会而制作。

图为与会嘉宾在观看纪念会视频

前排左起:开国少将于俠之子李新、开国少将赵晓舟之子赵晓强。后排左起:王宏坤将军生前秘书朱承函夫人计敏、警卫员:徐喜文、84岁的李振海、陆友才、王安平等。
王宏坤生平简介:

1936年王宏坤在陕北
王宏坤,海军上将,
1909年1月22日大年初一出生
在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乡石槽冲村。
1926年他在其堂兄王宏文、王树声的影响下,
与父亲王泽崇一起参加了革命,
参加农会和乡义勇队。
1927年11月,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
1929年2月参加红军,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王宏坤在陕北
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
1932年3月,任红四方面军红十师师长。
1933年7月,任红四军军长。
1935年7月,任红军副总参谋长。
其后还任过红四军军政委。

1937年5月王宏坤在甘肃镇原县屯字镇
援西军红四军运动会主席台上
抗战时期
历任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少将旅长、冀南军区副司令员、
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二副司令员等职。
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二副司令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
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兼六纵司令员、十纵司令员、
桐柏军区司令员、湖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桐柏军区司令员、湖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建国后
任海军第一副司令员、第二政委等职。

战争年代他英勇杀敌,共负过四次伤。
他机谋善断、指挥有方,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天赋,
能打仗,会打仗,被徐帅誉为“红四方面军的一杆枪”。
能打仗,会打仗,被徐帅誉为“红四方面军的一杆枪”。

1948年7月王宏坤在襄樊前线观察敌情
他指挥过许多战役,是我军著名战将、优秀的军事指挥家。
和平时期,他为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壮大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紫光阁,
周总理给海军第一副司令员王宏坤授于海军上将军衔。
周总理给海军第一副司令员王宏坤授于海军上将军衔。

1955年时的海军上将王宏坤
1955年他被授予海军上将军衔,
一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

1961年冬王宏坤在北京海军大院。
他的一生忠于党,忠于毛主席,
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播放视频期间,嘉宾席静默无声,人们神情专注,肃然起敬。

前排左一杨春生、左二开国中将周仁杰中将之子周刚、左三前58军副军长杨秀坤之子杨延军、左四前海军第二炮兵学院政委聂洪国之子聂军。
后排左起前海军第二炮兵学院政委聂洪国之子聂飞、开国中将罗舜初之子罗晓明、九州军事网老总陈湘安、红四方面军军史专家夏宇立、开国中将王近山之女王媛媛、开国中将徐深吉之女徐小溪、开国中将胡奇才之子胡鲁克。

左起王将军次子王伟伟与襄阳市史志办副主任赵乾文
然后,主持人介绍了参加会议的主要嘉宾。他们是王宏坤将军生前的老上级、老同事、老部下的子女及红四军子弟的代表,还有家乡或战斗过的当地政府代表。

前排为刘帅之子刘太行,后排左起:开国上将 陈再道之女陈江平、
开国中将胡奇才之子胡鲁克、国防部长耿飚之子耿志远
开国中将胡奇才之子胡鲁克、国防部长耿飚之子耿志远

左起:红四方面军军史专家夏宇立、开国中将王近山之女王媛媛、
开国少将漆远渥之女漆小渥、开国中将徐深吉之女徐小溪

林业部副部长惠中权之子惠长安与王宏坤将军次子王伟伟

左起:王宏坤将军次女王黎利、长子王新中、
前58军副军长杨秀坤之子杨延军、王宏坤将军二儿媳陈江娜

左起:单拐纪念馆馆长姚孝民、开国少将潘焱之子潘鲁斌、
开国少将于俠之子李新、前海军烟台基地政委胡汉生之子胡晓及朋友周杰
开国少将于俠之子李新、前海军烟台基地政委胡汉生之子胡晓及朋友周杰

红四军后代刘家强、沈继武、开国少将吴杰之子吴晓东
主要嘉宾是:
刘伯承元帅之子刘太行将军、 徐向前元帅之女徐鲁溪及夫婿张元生
王树声大将之女王宇红、 开国上将洪学智之子,前吉林省省长洪虎
开国上将陈再道之女陈江平、 开国上将周纯全之子周宏林
前国防部长、原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参谋长耿飚之子耿志远
红四军副军长刘世模之女刘莉、 红三十军军长、开国中将程世才之子程力
红三十三军军长、老革命家王维舟之子王小舟
开国中将胡奇才之子胡鲁克及胡东凯、 开国中将徐深吉之女徐小溪
开国中将王近山之女王媛媛、 开国中将罗舜初之子罗晓明
开国中将周仁杰之子周刚、 开国中将滕海清之子滕江宁
开国中将吳瑞林之女吴海洋、之子吳继兵
以及13位开国少将之子和原红四方面军老红军、
前海军第二炮兵学院政治委员聂洪国之子聂延生
前海军第二炮兵学院政治委员聂洪国之子聂延生
原林业部副部长、陕北老红军惠中权之子惠长安
九州军事网老总陈湘安、 红四方面军军史专家夏宇立
湖北襄阳市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赵乾文、
湖北麻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丁忠、 民政局副局长唐久平
湖北麻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丁忠、 民政局副局长唐久平
麻城市乘马岗乡党委书记余品祥
河南濮阳市单拐冀鲁豫根据地抗战旧址纪念馆馆长姚孝民等。

王将军第三代与麻城市政府、河南濮阳市单拐纪念馆有关人员合影

湖北襄阳市党史和地方史志办公室副主任赵乾文在现场
接着,王宏坤将军次子王伟伟向嘉宾介绍了将军生前各个时期的身边工作人员。

海军上将王宏坤次子王伟伟在做嘉宾介绍

王将军亲属与将军生前工作人员及亲属合影
他们是:
红军时期:
1932年10月在鄂豫皖时,担任红四方面军红十师师长王宏坤将军警卫员的开国少将江波之女江继红。
长征时期到抗战时期:
1934年至1938年之间,担任红四军军长王宏坤将军警卫员的邱阜之子邱英汉、胡少山之女胡岩。
解放战争时期:
秘书刘树之子刘晓林。
海军时期:


徐向前元帅之女婿张元生即席发言
徐向前元帅的女婿张元生代表徐帅亲属发言,他赞扬了王宏坤老前辈出色的军事指挥战绩,提到老前辈后来所遭受到不公正待遇,代表徐帅家人向王将军的亲属致以亲切的问候。

王树声大将之女王宇红代表亲属发言
王宇红作为王宏坤的亲属做了发言。她充满自豪地说,王宏坤是我四叔,当年当地的革命是从王家开始的。当时红四方面军的四个师中有两个是我们王家人带领的,一个是我父亲王树声,一个是四叔王宏坤。很多人牺牲了,他们是活着走出来的。我的家乡大别山,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可以说共和国是从家乡大别山走出来的。她的发言引起大家的热烈反响,话音刚落,掌声即起。

开国上将洪学智之子,前吉林省省长洪虎


图为洪虎在发言。坐者左起:原海军第二炮校政委聂洪国之子聂延生、
红四军副军长刘世模之女刘莉、开国中将程世才之子程力
红四军副军长刘世模之女刘莉、开国中将程世才之子程力

将军家乡湖北麻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丁忠在会上发言
来自麻城的丁忠副局长表达了参加纪念会的激动心情,他说,王老前辈是家乡的骄傲,是湖北的骄傲,老前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付出非常多的艰辛和心血,作为老前辈的家乡人,我们要永远记住老将军们的业绩,把他们的革命精神和传统发扬光大。他向老前辈的亲属汇报了麻城近几年在纪念革命先辈主题建设方面的成绩和设想,邀请老前辈的亲属前往家乡给予指导。

红四军副军长刘士模之女刘莉代表红四军子弟发言
刘莉是红四军副军长刘士模的女儿。她在发言中说,今天是王宏坤伯伯诞辰110周年,在此我代表与会的红四军后代讲三句话:一是敬仰。王宏坤伯伯是荣获三枚一级勋章的开国上将,立下了让后人衷心敬仰的革命功勋。二是传承。王宏坤伯伯在长期革命生涯中,一再展现老红军的革命风范,值得我们红军后代永远传承。三是祝愿。我们衷心祝愿王宏坤伯伯和红军父辈浴血奋战建立的新中国如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王宏坤伯伯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王宏坤将军的警卫员王安平
在深情回忆与将军相处的难忘岁月


王宏坤将军的长子王新中向大会致辞
最后,王宏坤将军的长子王新中代表亲属向大会致辞。他首先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简述了父亲的一生,表示一定要与后代们继承和发扬将军的革命精神。他给全体与会人员提前拜年,祝大家春节愉快!

王将军之子左起王燕京、王伟伟两兄弟与四川亲戚,前排左起冯升才、冯梅

图为参会的红四军后代。左起:王小舟、
王东哈、刘晓莉、胡岩、刘莉、江继红、沈继武、陈嘉来

左起:原海军三院副政委马同荣之子马保华、开国少将赵杰之子赵领军、
王宏坤次子王伟伟、开国中将滕海清之子滕江宁、单拐
纪念馆馆长姚孝民及朋友周杰。
王宏坤次子王伟伟、开国中将滕海清之子滕江宁、单拐
纪念馆馆长姚孝民及朋友周杰。

与会的部分女嘉宾合影。左起:卢晓梅、
洪炜、胡岩、王宇红、向世荣、田研华

红四军后代漆先望、漆小渥和漆海鸿

左起:周刚、王黎利、李静、刘太行、潘豫沙

图为王宏坤亲属与母亲冯明英四川亲戚合影。左起:幼子王燕京、冯梅、长子王新中、冯生才、王树声大将之女王宇红、次女王黎利、二儿媳陈江娜、次子王伟伟。
近两个小时即将过去,纪念会高潮迭起。人们倾心交谈,意犹未尽,把酒相嘱,相互致意,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浓浓情意在交流中涌动、传递。进行到尾声时,全体与会人员一起合影留念,为今日美好的相聚留下珍贵的记忆。嘉宾们纷纷向主办人王伟伟表示感谢,祝贺此次活动圆满成功。

王宏坤亲属在向洪虎敬酒

王将军家族合影

参会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附件一: 红四军子女代表刘莉在王宏坤将军110周年诞辰纪念会上的发言 (2019年1月22日)
附件二: 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馆长姚孝民提交王宏坤将军110周年诞辰纪念会的发言稿 (2019年1月22日)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
今天,我们做为全国最大敌后抗日根据地——冀鲁豫边区的代表,有幸参加了王宏坤老前辈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在这庄重肃穆的氛围里,在这继往开来的时空中,请允许我代表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代表冀鲁豫老区人民,给王老前辈深深地鞠一躬。并深情地对他老人家说,您在冀鲁豫7年之久的浴血抗战,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老区人民衷心感谢您!老区人民衷心爱戴您!老区人民永远敬仰您!老区人民永远怀念您!
我们永远铭记着王老前辈奋战冀南平原的英姿。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王宏坤将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深入开展冀南平原游击战争,坚持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反顽战役,率部参加了正太、平汉路破击战。他在历次战斗中指挥部队痛歼日伪军的光辉战绩,至今仍在老区广为传颂。
我们永远铭记着王老前辈筹划对敌作战的身影。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王宏坤将军和他的战友们审时度势,精心谋划,不失时机地组织了100多支小部队,深入敌人心脏开展多种形式的游击战争,组织群众,恢复、建立了党的组织和抗日政权。粉碎了敌人的“囚笼”战术,扭转了我方在“夹缝”中生存的严峻形势。每当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老区人民都对王老前辈表示出崇高的敬意 。
我们永远铭记着王老前辈指挥对日反攻的业绩。在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指挥了南乐、巨北、东平、阳谷等战役,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特别是,冀鲁豫军区组成3路大军向盘踞边区的日伪军进行大反攻时。王宏坤将军担任北路大军总指挥,用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军事才能,先后攻克了磁县、成安、武安、临漳等地,实现了冀鲁豫边区的全面解放,获得新生的老区人民,无不为王老前辈的壮举而欢呼跳跃。
我们永远铭记着王老前辈的爱民亲情。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在我县单拐村驻扎时,王宏坤将军尊重民俗,体贴民情,主动为房东“净庄基”,留下了一段,“王司令员尊重民俗净庄基”的佳话,体现了浓浓的鱼水亲情。现在,单拐村的群众每当提起往事,都对王老前辈充满敬仰之意。
我们永远铭记着自己的光荣使命。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我们肩负着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扬好红色传统的历史责任。二〇一九年,我们要在王老前辈旧居内,布置王宏坤将军生平事迹专题展览。用生动、形象、详实的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决心用抗战的精神,抗战的信念,抗战的斗志,完成好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为子孙后代提供正能量的精神食粮,为英雄冀鲁豫再添新的光彩!
谢谢大家!
来源:历史与传承
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撤回。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