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比比皆是,外孙该不该入家族谱?

随着国家的空前强大,中华儿女对传统文化愈来愈自信,而随之到来的就是建国后第三次全民修谱热潮,因国策以及生育观念的转变,独生子女户比比皆是,在此讨论女性该不该入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是时候讨论独生女儿的子女该不该入本家族谱,如果入谱又要以何种方式入谱?
小编认为女性可入谱,闺女的子女同样也可入本家族谱。但是以何种方式入谱?
现在有很多人身份证上的名字和谱名是不一样,甚至有一支姓氏,活者的时候以A为姓,去世的时候墓碑上刻着B姓,原因是这家祖上原是姓B,后来受到迫害不得已改姓A,以避灭门之祸。但是为铭记自己是B姓后人,在逝去的时候墓碑仍以B为姓。在此能否给我们以启发,商讨以何种方式男女平等皆入谱?
能否以一种方式在母亲家族上入谱,母姓+字辈+名,上母亲那一支谱,在父亲这边以父姓+字辈+名,入父族谱,从他这代算起超过三代或者出五服他的后人不再入此人母族谱,这样不存在技术障碍,同时每本家族谱上就不会出现外姓人(非配偶),符合传统家文化的传承特点。身份证上的法名如没有特殊要求仍以父姓子孙代代传承。
为什么要三代或者出五服后就不再入母族家谱?
谱是续给在世的人看的不是给去世的人看的。因为从母开始算起,母、子、孙、重孙、绝大多数人已经看不到自己的重孙,极小的概率可以看到自己的玄孙。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自己一脉有后,对的起自己的父母,没有在自己这里“绝后”,不会存在心理压力以致抵抗修家族谱导致传承中断,也为了更公平的实现男女平等,而出五服,法律上甚至可以结婚。再入母族家谱就没有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入谱数量的增加就会导致精力和金钱的不必要的花费。

以此模式修谱,谱姓太多会不会混乱?
不会。以此模式修谱最多的一人有六个谱姓,上六家谱,在我们传统的修谱概念上也就是十五年到三十年一修,随着科技的发展,修谱方法更加简单,并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种方式是不是数典忘祖?
不是。母系那边的祖先跟父系这边的祖先在血缘上都是我们的祖先。入谱列为他们的子孙合情合理。入谱的目的不是让女儿、外孙、外孙女形式上入谱,而是让独生女儿的家庭,结合时代发展的方式入谱。以现在传统的思想,家族修谱续谱外孙、外孙女是不能入谱,那么只有女儿的家庭在族谱上将会在自己或者女儿这一代断绝,传统的思想就是“绝户”。
外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作祟,对独生女儿的家庭精神压力很大,这类家庭修谱续谱他们心里上多少也会抵触。修谱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简单的修谱,而是以血缘为纽带团结族人,传承孝爱文化。说白了为了一个“孝”、“传承”,如今女儿不入谱,给父母增加心理压力,这就是不孝,也不符合这个开放兼容时代精神,不光没得到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由于小编水平有限,文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姓氏文化学者斧正!小编在此承诺只要不牵扯到人身攻击,所有留言都将释放出来,以供大家相互交流学习。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