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最早收藏西画的人

天津早期书画收藏家,所藏尽为中国传统书画,像蜚声全国的大收藏家安麓村所撰《墨缘汇观》,内录便无一件为西画。西画之见于津人收藏,实自乾隆初年的周棹(字月东,号七峰)始。
作为雍正、乾隆间天津文苑的一位活跃人士,周棹有着极高的艺术声望,不仅本埠人喜与其酬酢,很多外域名士亦多争同其结文字交。譬如,其时沽上水西庄主人查为仁和查礼昆季,有着“善画工书苏玉局,耽诗嗜酒李青莲”之号的津门杞园主人金玉冈,曾举博学鸿词、得蒙“沉雄浑厚,根柢盛唐”之誉的朱涵夏,在津为官的吴廷华、英廉,以及水西庄宾客汪沆、陈皋、符曾、李锴等,都曾为其作传、作序或向其赠诗,他在世间所梓行的《卜砚山房诗钞》《卜砚山房续钞》,为其赢得了殊高的奖赞。
作为科举、仕途不成功的一介书生,周棹之所以如此令人崇爱,首先因其为人真诚,其次则由于其博才多艺,吴廷华《七峰小传》便称他“工诗,精小篆、八分及摹印法”,朱涵夏《周七峰传》亦谓“七峰饶才艺,工分书、摹印”。而他所以引人关注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其家庋藏殊多书画等文物,朱涵夏之传便有其言:“知名之士闻其法书名画、鼎彝金石之属所蓄甚富,造诣无虚日。”仅查礼《铜鼓书堂遗稿》中,便载有多首纪咏其书画收藏之诗作,如《岁暮周月东招饮卜砚山房,观所藏书画》《人日周月东卜砚山房观郑簠八分小篆册子》《题周月东所藏陈方来七峰册子》等,这些纪咏足以证明,他是一位坐拥其宝的津门收藏大家。
关于此公之西画收藏,乃见天津进士王又朴《诗礼堂全集·诗礼堂杂咏卷一》的一首诗所咏,该诗名为《题周月东家藏西洋古里人画》,全诗所写是:“衣冠杂坐皆端委,此君胡然不履衫?细认知为异国人,踽踽生动出画里。注目端唇如有言,鬓发蓬蓬风欲起。回首钟鼎尽失形,惶惑众身入古里。感此妙画何所致?好奇今日吾周子。呜呼,安得借一日之长风,直破茫茫十万水。”从“此君胡然不履衫”之句看,该画乃是一幅男性裸体人物画。诗中的“古里”,为我国古籍所记国名,其境在今印度西南部。笔者对其理解是,作者是在以“古里”之称,来概指域外洋人。
毫无疑问,此位周氏,应是首位见诸记载的天津西画收藏者。该公能将西画入藏其斋,除王氏所言“好奇”外,实则与其具有殊强的收藏意识及殊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大有关系。这时期天津的书画收藏大家,还有安麓村,今人多将研究目光投于该人,而对周氏的书画收藏则从未尝言及,此是今后应该注意纠正的。
至于该人所藏书画文物之下落,任丘诗人边连宝《随园诗草》卷三《寄周七峰同年》一诗有所透露,其“名画割关荆”句下自注:“闻周鬻画刊诗。”原来,为筹资刊印其诗集,周生前已将藏画出售,而其后代后又徙往异乡,其一生心血于是随作云烟之散了。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