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英 贫困户的主心骨——脱贫攻坚
2017年12月28日,对于41岁的王红英来说,那次握手,令她终生难忘,至今回想,仍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习近平总书记握着我的手,我感觉那双手特别有力量。”作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王红英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2013年,王红英成了抚远市永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永发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掌门人”,全力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很久以前,王红英便和贫困户有了深厚的感情,这些贫困户有的是邻居、有的是长辈,有的是一起玩到大的朋友,捉襟见肘的生活牵着王红英的心。
打那时起,让贫困户富起来是王红英最朴素的愿望。
2017年,王红英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把闲置大棚“二次利用”,在大棚中种育瓜苗,种西瓜。
“这能行吗?”“你这不是给别人‘赶网’吗?”“你不管家了?”在行动之初,村民和家人的声音一股脑灌进王红英的脑子里,让她喘不过气来。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我就算不赚钱,也能让贫困户增加些收入,必须干!”王红英知道,种西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至少十个贫困户就业问题,她把这个小算盘藏在了心里,谁都没说。
村里的谭亚军56岁,因股骨头坏死,不能干重体力劳动,王红英让他过来做活,按小时付费,每天谭亚军能工作10个小时左右,收入超过100元。
葛艳萍是贫困单亲母亲,两个孩子,一个大学毕业在外地寻找就业机会,一个还在初中就读。王红英知道她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给她提供做饭、栽瓜等比较轻的活儿,并且经常和她谈心,帮她出主意,鼓励她树立生活信心。葛艳萍每天早上两三点钟就起床,到王洪英的大棚里栽种秧苗,她和村民们比着谁干的活多,一个夏天,她在这里打工收入就有3000元,加上1000元奖金,她一个人的收入就有4000元。
王红英从来都是劳动的参与者,不是发令者。大棚里的小瓜一天天长大,王红英却累得嗓子发干发哑。
春天的3月份直至秋天11月份,王红英几乎与世隔绝,天天与瓜苗在一起,与贫困户们在一起与她的初心在一起。
“妈妈,你不陪我长大,我也不陪你变老!”女儿看着妈妈日益疲惫,气得发来微信。
王红英眼圈发红说,她欠女儿的不是物质,而是陪伴,但看着眼里满眼信赖的贫困户,她宁可欠女儿的多一些。
6月6日,电话中的王红英声音嘶哑,她说,她刚从大棚中回来,这几天是她的瓜苗第三批的下籽环节,她盼着这些瓜苗快些长大,好给贫困户更多的回报。
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王红英喜在心头。
在全市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以后,王红英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精准扶贫管理模式,在政策宣传、结对包户、帮办实事上发挥党代表作用,带动了周边200余户农民致富。
王红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她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所以她比任何人都更懂他们。
针对各村贫困户的不同情况,王红英灵活选择帮扶方式,实行“一户一策”,为贫困户提供多种形式的选择方式,提供多种就业、增收途径,从而提高了帮扶实际效果。
有的贫困户不懂政策,直接就来找王红英给解答,经王红英一说,群众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接受了。王红英说,这不仅仅是寻求帮助,而是一种依靠和信赖。
工歇的机会,王红英无空回家,群众们高兴地找她过来唠家常,对于大家反映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她就自己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她就第一时间反馈到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乡党委政府进行解决。三年来,共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等具体问题60多个。
王红英的付出掷地有声,还有着她自己都数不清的荣誉和称号。黑龙江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党代表、抚远市人大代表,获得全国妇联“三八红旗手”、省农委“农民创业之星”、市“十佳杰出青年”……
有人说,王红英有一双大手,那大手全是老茧,粗糙不堪。
王红英用这双大手,拉起贫困户,在致富的道路上,一起起脱贫,一起走。
“习近平总书记握着我的手,我感觉那双手特别有力量。”作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王红英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2013年,王红英成了抚远市永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永发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掌门人”,全力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很久以前,王红英便和贫困户有了深厚的感情,这些贫困户有的是邻居、有的是长辈,有的是一起玩到大的朋友,捉襟见肘的生活牵着王红英的心。
打那时起,让贫困户富起来是王红英最朴素的愿望。
2017年,王红英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把闲置大棚“二次利用”,在大棚中种育瓜苗,种西瓜。
“这能行吗?”“你这不是给别人‘赶网’吗?”“你不管家了?”在行动之初,村民和家人的声音一股脑灌进王红英的脑子里,让她喘不过气来。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我就算不赚钱,也能让贫困户增加些收入,必须干!”王红英知道,种西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至少十个贫困户就业问题,她把这个小算盘藏在了心里,谁都没说。
村里的谭亚军56岁,因股骨头坏死,不能干重体力劳动,王红英让他过来做活,按小时付费,每天谭亚军能工作10个小时左右,收入超过100元。
葛艳萍是贫困单亲母亲,两个孩子,一个大学毕业在外地寻找就业机会,一个还在初中就读。王红英知道她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给她提供做饭、栽瓜等比较轻的活儿,并且经常和她谈心,帮她出主意,鼓励她树立生活信心。葛艳萍每天早上两三点钟就起床,到王洪英的大棚里栽种秧苗,她和村民们比着谁干的活多,一个夏天,她在这里打工收入就有3000元,加上1000元奖金,她一个人的收入就有4000元。
王红英从来都是劳动的参与者,不是发令者。大棚里的小瓜一天天长大,王红英却累得嗓子发干发哑。
春天的3月份直至秋天11月份,王红英几乎与世隔绝,天天与瓜苗在一起,与贫困户们在一起与她的初心在一起。
“妈妈,你不陪我长大,我也不陪你变老!”女儿看着妈妈日益疲惫,气得发来微信。
王红英眼圈发红说,她欠女儿的不是物质,而是陪伴,但看着眼里满眼信赖的贫困户,她宁可欠女儿的多一些。
6月6日,电话中的王红英声音嘶哑,她说,她刚从大棚中回来,这几天是她的瓜苗第三批的下籽环节,她盼着这些瓜苗快些长大,好给贫困户更多的回报。
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王红英喜在心头。
在全市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以后,王红英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精准扶贫管理模式,在政策宣传、结对包户、帮办实事上发挥党代表作用,带动了周边200余户农民致富。
王红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她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所以她比任何人都更懂他们。
针对各村贫困户的不同情况,王红英灵活选择帮扶方式,实行“一户一策”,为贫困户提供多种形式的选择方式,提供多种就业、增收途径,从而提高了帮扶实际效果。
有的贫困户不懂政策,直接就来找王红英给解答,经王红英一说,群众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接受了。王红英说,这不仅仅是寻求帮助,而是一种依靠和信赖。
工歇的机会,王红英无空回家,群众们高兴地找她过来唠家常,对于大家反映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她就自己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她就第一时间反馈到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乡党委政府进行解决。三年来,共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等具体问题60多个。
王红英的付出掷地有声,还有着她自己都数不清的荣誉和称号。黑龙江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党代表、抚远市人大代表,获得全国妇联“三八红旗手”、省农委“农民创业之星”、市“十佳杰出青年”……
有人说,王红英有一双大手,那大手全是老茧,粗糙不堪。
王红英用这双大手,拉起贫困户,在致富的道路上,一起起脱贫,一起走。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