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晶 心中有本民情账
她是一名党员,她牢记责任和使命,扎根社区十年,一心为居民服务。她就是保卫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永晶。王永晶说,她心中有本民情账,她了解社区的每个住户的情况,她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
清掏下水管道需要钱,但有的居民不配合,不缴费。王永晶很犯愁。“但是问题必须得解决。”该楼有居民数十户,王永晶就带领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敲门,耐心做居民工作,和居民讲道理,一家一家敲门,一户一户劝说,居民被王永晶的真诚所感动,清掏费用凑齐了,王永晶也累倒了。
为了尽快解决居民的难题,顾不上休息的她又忙着联系清掏公司,仅用三天的时间就还居民一个整洁的家园。
保卫社区居民许桂兰老人今年73岁,没有社保,而且家庭贫困,在入户调查中,王永晶了解了老人的家庭情况后,很快为老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
当许桂兰老人拿到低保金时,感动的热泪盈眶地说:“感谢社区工作人员对我的帮助,帮我解决了多年来的难题。”
哈增盛是保卫社区居民,也是一名党员,家庭十分困难,已卧床多年,和儿子共同居住,儿子、儿媳都是下岗职工。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帮扶哈增盛一家成为王永晶的日常工作之一。
“每逢节假日,我们都把关怀和温暖送到老人家中。”多年来,王永晶一直默默坚持着。
构建民意“直通车”
“您好,我有个问题想咨询一下,可以吗?”“您好,这里是前进区保卫社区微信服务平台,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王永晶一边注视着电脑上登陆的微信,一边打字回复居民提出的问题。
“每天都有很多居民通过微信群向我们提出各种各样的咨询,我们都要一一解答。”王永晶说。
为方便服务居民、提高工作效率,王永晶通过构建民意诉求“直通车”——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将社区动态、问题反馈、便民服务等内容纳入平台,此举深受居民欢迎。
小区周边道路破损、居民楼下水道堵塞等问题,居民只要将问题或诉求在微信平台上留言,王永晶就会在24小时内给予回复,三天内反馈处理结果。
“对于社区不能解决的问题会报送给区社管办,由社管办沟通相关部门解决,让百姓的难事解决起来更及时。”王永晶说。目前,她与居民共同组建18个微信群,现平均每个网格内已添加居民70余户,确保居民第一时间互相沟通、第一时间接收居民反馈的问题、第一时间为居民发布社区惠民信息、活动通知。
“现在可方便了,如果我们想咨询什么问题,或者想了解什么政策,不用走出家门,只要在微信上问一问,就能得到满意答复。”保卫社区居民刘女士说。
任劳任怨赢赞扬
王永晶2008年开始担任保卫社区居委会主任,十年来,她扎根社区、无私奉献,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也赢得了社区居民的称赞。
“平时开展网格走访是我的工作之一,在走访中可以了解居民家的详细情况。”王永晶说。
在居民刘大爷家,王永晶与老人聊着天,了解老人的家庭情况,并询问着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每次走访居民家,我都要留下一张‘便民服务卡’,居民在衣食住行方面一旦需要帮助,就可以通过卡片上的联系方式联系到我或者社区,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居民家。”王永晶说。
在王永晶的心里有一本民情账,除了帮扶困难居民,谁家中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谁家中下岗无业人员需要培训,谁家需要定期前去看望,辖区居民的业余爱好与特长,王永晶都了如指掌。
“在这个岗位工作已经十年了,谁家什么情况我都要知道,因为我的责任就是服务居民、服务百姓的。”王永晶说。
社区居民纷纷称赞王永晶,“小王真正做到了‘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愁’。”
在王永晶的倡导下,保卫社区组建了针织队。
“我创办的初心是为了丰富党员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能将‘作品’送给那些需要的居民。”王永晶说。
“巾帼巧手队”的队员们每周两天利用业余时间聚集到社区活动室,大家一起织帽子、袜子、勾披肩。小毛线编织大爱心,冬天,王永晶和社区工作人员将“针织队”亲手制作的帽子和围脖等送给社区的保洁人员或者困难家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王永晶担任居委会主任期间,保卫社区曾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所担任的支部获得“先进基层党支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标准化社区”、“前进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社区”等荣誉。但面对这些荣誉,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的王永晶总是说:“我是一名党员,要始终牢记党员使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服务居民记心间
前进区保卫社区公安5号楼是弃管楼,下水管道年久失修,化粪池塌陷,污水流满庭院,气味十分难闻,这种情况一直让居民“头疼”。清掏下水管道需要钱,但有的居民不配合,不缴费。王永晶很犯愁。“但是问题必须得解决。”该楼有居民数十户,王永晶就带领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敲门,耐心做居民工作,和居民讲道理,一家一家敲门,一户一户劝说,居民被王永晶的真诚所感动,清掏费用凑齐了,王永晶也累倒了。
为了尽快解决居民的难题,顾不上休息的她又忙着联系清掏公司,仅用三天的时间就还居民一个整洁的家园。
保卫社区居民许桂兰老人今年73岁,没有社保,而且家庭贫困,在入户调查中,王永晶了解了老人的家庭情况后,很快为老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
当许桂兰老人拿到低保金时,感动的热泪盈眶地说:“感谢社区工作人员对我的帮助,帮我解决了多年来的难题。”
哈增盛是保卫社区居民,也是一名党员,家庭十分困难,已卧床多年,和儿子共同居住,儿子、儿媳都是下岗职工。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帮扶哈增盛一家成为王永晶的日常工作之一。
“每逢节假日,我们都把关怀和温暖送到老人家中。”多年来,王永晶一直默默坚持着。
构建民意“直通车”
“您好,我有个问题想咨询一下,可以吗?”“您好,这里是前进区保卫社区微信服务平台,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王永晶一边注视着电脑上登陆的微信,一边打字回复居民提出的问题。
“每天都有很多居民通过微信群向我们提出各种各样的咨询,我们都要一一解答。”王永晶说。
为方便服务居民、提高工作效率,王永晶通过构建民意诉求“直通车”——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将社区动态、问题反馈、便民服务等内容纳入平台,此举深受居民欢迎。
小区周边道路破损、居民楼下水道堵塞等问题,居民只要将问题或诉求在微信平台上留言,王永晶就会在24小时内给予回复,三天内反馈处理结果。
“对于社区不能解决的问题会报送给区社管办,由社管办沟通相关部门解决,让百姓的难事解决起来更及时。”王永晶说。目前,她与居民共同组建18个微信群,现平均每个网格内已添加居民70余户,确保居民第一时间互相沟通、第一时间接收居民反馈的问题、第一时间为居民发布社区惠民信息、活动通知。
“现在可方便了,如果我们想咨询什么问题,或者想了解什么政策,不用走出家门,只要在微信上问一问,就能得到满意答复。”保卫社区居民刘女士说。
任劳任怨赢赞扬
王永晶2008年开始担任保卫社区居委会主任,十年来,她扎根社区、无私奉献,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也赢得了社区居民的称赞。
“平时开展网格走访是我的工作之一,在走访中可以了解居民家的详细情况。”王永晶说。
在居民刘大爷家,王永晶与老人聊着天,了解老人的家庭情况,并询问着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每次走访居民家,我都要留下一张‘便民服务卡’,居民在衣食住行方面一旦需要帮助,就可以通过卡片上的联系方式联系到我或者社区,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居民家。”王永晶说。
在王永晶的心里有一本民情账,除了帮扶困难居民,谁家中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谁家中下岗无业人员需要培训,谁家需要定期前去看望,辖区居民的业余爱好与特长,王永晶都了如指掌。
“在这个岗位工作已经十年了,谁家什么情况我都要知道,因为我的责任就是服务居民、服务百姓的。”王永晶说。
社区居民纷纷称赞王永晶,“小王真正做到了‘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愁’。”
在王永晶的倡导下,保卫社区组建了针织队。
“我创办的初心是为了丰富党员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能将‘作品’送给那些需要的居民。”王永晶说。
“巾帼巧手队”的队员们每周两天利用业余时间聚集到社区活动室,大家一起织帽子、袜子、勾披肩。小毛线编织大爱心,冬天,王永晶和社区工作人员将“针织队”亲手制作的帽子和围脖等送给社区的保洁人员或者困难家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王永晶担任居委会主任期间,保卫社区曾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所担任的支部获得“先进基层党支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标准化社区”、“前进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社区”等荣誉。但面对这些荣誉,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的王永晶总是说:“我是一名党员,要始终牢记党员使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