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修水王氏琮公后裔你看过来,据说全国有112万人

2017-08-09 17:42:26来源:王科 修水同城

打印 字号: T|T
旌阳起舞,修江欢歌。宁州古郡,人杰地灵。修水县,古称宁州,地处赣西北边陲,居幕阜山脉和九岭山脉之间,古属“吴头楚尾”又有“吴楚形胜”之誉。青山绿水鸾翔凤集,文章奥府蜚声五湖四海。太原王氏迁宁始祖琮公,于唐宪宗年间因避战乱而迁至宁州东岸泥湖里(修水旌阳山下)生衍繁息,开枝散叶,世代昌隆,择旌阳山为牛眠之地,被后世子孙尊为迁宁始祖。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继修家谱,传承祖训,启迪后人,光耀门庭,意义重大。在政府部门的关心下,在太原王氏琮裔联谊会的领导下,在我族各支的大力支持下,经本届谱局全体人员的艰苦工作,宗谱志书圆满完成。2017年7月29日,太原王氏琮裔宗谱颁发仪式在修水县君豪大酒店隆重召开:
出席仪式的领导和族人有:
原县人大副主任
县老年体协主席
联谊会顾问
本届宗谱编修委员会主修王其祥先生
原县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
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江西省书法协会理事戴嵩青先生
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县姓氏谱牒协会主管领导周秋平先生
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县谱牒研究会会长樊孝慈先生
九江市优秀企业家
九江市“养蚕人”有限公司董事长
县人大代表、联谊会顾问王祥辉先生
本届宗谱编修委员会副主修
联谊会常务副会长王枕戈先生
义宁镇下路源村书记
联谊会会长
本届宗谱编修委员会副主修王秋江
本届宗谱编修委员会副主修
主编王仕荣族台
联谊会顾问王忠清先生
以及琮裔各分支族人代表

首先,王其祥代表联谊会顾问团和本届宗谱编修委员会欢迎各位领导和宗亲出席颁谱仪式,就宗谱编修历程和意义作了报告,并向辛勤工作的编委会成员和支持修谱工作的全体宗亲们表示感谢。
随后,戴嵩青就迁宁始祖王琮历史价值认证作了重要发言,王秋江代表联谊会对修谱、修坟两项工作,及下一步重建工作作了总体发言。
最后,王其祥主修宣布颁发太原王氏琮裔宗谱,仪式圆满结束。
神州大地繁花似锦,祖国长空乐曲如潮。在庆祝三个90周年的美好日子里,作为修江儿女,作为琮公后裔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我们王氏子孙,当满怀壮志,报效祖国,光宗耀祖。我们王氏子孙,当德才兼备,与时俱进,建功立业。恭祝琮裔各支:生丁衍派如螽斯衍庆,似瓜瓞绵延;恭祝琮公后裔:三星在户、四方财进、五福临门、六畜兴旺、七彩生活、八面来贺、万事如意、长发其祥!祝福我们的祖国欣欣向荣、盛世千秋!
司前琮裔四十四孙王育科
太原王氏迁宁始祖琮公(国宝)
及其后裔迁徙分布略考
王枕戈
王琮,字国宝,公元771年——843年,系王氏太原始祖晋公第五十一世孙,唐太宗宰相王珪第十代孙,其祖父王顺(唐户部侍郎),父德美任婺州知府,由长安迁居浙江婺州(今浙江金华),德美公卸任后见金华山川秀丽,风景宜人,遂安居浙江婺州金华太平乡金锁桥头。琮公以人材举,官至尚书左仆射(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国务委员、副总理),因受朝中奸臣所陷害,于唐宪宗末期由浙江金华府太平乡金锁桥头迁江西南康府,后因避战乱再由南康府迁分宁东岸泥湖里,(即今江西省修水县城东门外旌阳山下),从此高隐不仕,隐居于旌阳山麓泥湖,至今为止王琮为修水境内有详细记载迁宁第一人。
王琮入仕后,任劳敬职、政绩卓著,官至尚书左仆射,唐宪宗元和年间,推行新政,对安史之乱后形成的地方势力进行削藩,王琮奉诏助杜黄裳、黄谥进行朝纲改革,大力削藩,因朝改得罪当朝李盛为首的顽党派系,李盛联合其弟镇海节度使李琦,将其在金华武义私募武装,诬陷为王琮所募,后宪宗派督使陈堪至武义查证,兵首领诬陷为王琮私募,并让其在此屯兵待命。天子获悉,令王琮殿前问罪,令即斩之并诛九族,黄谥见状,以已命担保。并割发代首,曰:“如王琮有叛心,愿与之同罪”。宪宗见恩师力保,暂息怒颜,曰:“缓斩,暂押死牢”。事后,黄谥派亲信核实,纯属陷害,数月后,黄谥上表宪宗,“请求彻查此案,宪宗应准派使复查,使至武义,查无王琮屯兵之事,使回朝复命天子,宪宗深知李盛、李琦派系根深,免王琮无罪,令王琮回金华收集李琦罪证,王琮回金华不久,宪宗于元和二年削藩成功。剿灭李琦,王琮上表奏请宪宗,没李琦财产赐浙西百姓,代当年租赋,获准后,王琮正庆幸新法畅通,然不久获黄谥被刺身亡,朝廷新法宣告失败信息。王琮深知宦海多变,举家迁往江西南康,居南康数年,获悉宦官当权,宪宗被刺,进行清洗异已,王琮深知乱已不远,遂迁山川秀美,且远离官场的洪州分宁。自此,卜居东岸泥湖,繁衍生息。
王琮迁宁后,盛德穃后、子孙繁衍、人才辈出、科名鼎盛,后裔分布我国湘、鄂、赣、川、贵、粤、陕、桂、闽、台、澳,旅居美、日、英、法等国,据不完全统计,琮公直系后裔已达百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