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老爸”王忠 15年照料20多残疾孤儿

2017-06-20 17:45:06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打印 字号: T|T
原标题:“老爸”王忠15年照料20多残疾孤儿,这个父亲节,孩子们用画表达心声“有老爸才有家”
6月18日是父亲节,可对于陆续照料过20多名孤儿的王忠来说,这一天与平常的日子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礼物、没有鲜花、没有电话祝福,因为这20多个孤儿大多是重度残疾,好多人连话都说不清楚。只是今年,“天使之家”里说话“最顺溜儿”的二姑娘轱辘和大姐妮儿偷摸鼓捣了好几天,想在父亲节这天,给叫了15年“爸爸”的王忠画幅画,叫《幸福不是有吃有喝是有家有老爸》。

王忠(右一)和老伴及大姑娘妮儿。
能不能把大姑娘留下
只有我们知道咋伺候她
今年60岁的王忠和老伴带着4个孩子组建的“家”,在市儿童福利院“天使之家”一楼,这是为了照顾行动无法自理的大女儿妮儿。
妮儿自幼身体残疾,发育得像七八岁的孩子,四肢细得像小棍,下肢瘫痪,一切“挪动”都要靠爸爸妈妈抱。
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妮儿,懂事、安静,又画得一手好画。尽管王忠夫妇这两年抱起闺女,也要酝酿几下才能起得来身,可他们觉得这是自己家孩子,就该照顾。但按照规定,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长到16周岁,应被送往市第二福利院,在那里继续接受照料。
想着这样身体状况的闺女,憋了好几天的王忠终于向组织张了回口,“能不能不把我家妮儿送走。”妮儿是从小就跟着他们,她在家天天靠着坐的小板凳,是爸爸专门给做的,后面的小靠背就是让她的左胳膊能搭着借上力。连把她抱到座位上夫妇俩都有诀窍,知道咋“摆放”才能既舒服又不会摔。为了让妮儿留下,王忠甚至提出,组织要是为难,他和老伴的退休金可以拿出来,孩子他们来养。最终,经过上报,同意将妮儿留在王忠这里。

父亲节,孩子们送给王忠的画。
作为孤儿寄养家庭的家长
用15年的坚持成最好的爸妈
妮儿和轱辘是他们的第一批孩子,从2002年到现在他们已经给20多名像他俩这样的孤儿当爸妈,也是全市任职时间最长的寄养家庭父母。
15年前妈妈仲巧云刚退休,独生子也大了。经人推荐,除了硬指标合格外,因为说话笑眯眯、干净利索、会讲故事,她从众多海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时第一批市儿童福利院寄养家庭父母。家里一下子多了好几个身体有残疾的孩子,仲巧云照顾不过来,丈夫王忠自然加入进来。
本以为是搭把手,结果老王却比她干得还好。“我爸做的打卤面比馆子里的都好吃。”轱辘不仅性子直、大咧咧、说话大嗓门像爸爸,连吃饭上也“随”,爱吃打卤面,还必须是肉末卤。文静的妮儿则在旁边细声细语来一句“我爸做酥黄菜最厉害!”连老疙瘩2岁半的遥遥都奶声奶气地说“爸,樱桃。”
“天使之家”楼里的邻居们都说巧云惯孩子,但说到老王,要加个“更”字。前几天大樱桃刚下来,25元一斤,老王天天上早市买最新鲜的,回来洗干净给孩子们吃。爱画画的妮儿,用来画画的纸壳儿都是爸爸一张张给剪好的,大小统一,怕边角锋利,还特意用透明胶将四边都粘好。
当初和王忠夫妇被选中的第一批寄养家庭,如今不少人不干了。年岁大了,没日没夜地照顾着这些特殊的孩子们,身体根本吃不消。因为舍不得、放不下,已经年过花甲的老王还在坚持着。


知知(前排中)在挪威。
闹心孩子来了几年又离开
想中大奖只为谁也不用走
其实给孤儿当爹妈这份工作,最让老王夫妇受不了的不是累、辛苦,而是自己抱进家门的孩子,精心照顾几年,就会一个一个地再被送走。有被人领养的,有因为到了规定年龄,要送到市第二福利院。
这十五年,老王夫妇经历了好多次这样的别离,当“父母”前,接受过专业护理、照料培训,但却没有人教给他们如何从“失去”孩子的痛苦中迅速恢复。
头发花白的王忠从整齐的玩具柜上准确地抽出一个“小火车头”,“这是知知最喜欢的玩具,他走那年才2岁半,当时光顾着哄他哭闹了,忘了把玩具带上。”王忠越说声音越低,在他心里这是对知知最遗憾的事。
六年前,老王自认为比老伴更坚强,揽过送知知走的重任,可到了现场,孩子真的从他怀里被“拽”走,哭喊得嗓子都哑了时,老王才发现真要“哭昏过去”的人是他。
“孩子被领养是好事,得让孩子走啊,手一松,孩子就被抱进车里了;门一关,他那一双小手使劲拍打车窗,喊爸爸的嘴因为贴在玻璃上,被压扁了……”王忠说,当时自己拔腿想追车跑,可不知为啥腿软得都迈不动步,扶着墙就一点点“滑下去”……
从那以后,老王多了个爱好——买彩票。一说到这个,仲巧云总能描绘得很鲜活:“每次出门前都要冲孩子们来一嗓子:等爸中了500万元的,你们都不用走了,爸养得起你们!”说到“养”时,肯定会有个拍胸脯的动作。
尽管到现在,他中过最大的奖是200元,但一点不影响他的热情和孩子们欢呼着“老爸,加油!”的配合。
被领养后知知不认得我们
但他是我的娃我只盼他好
4月份,儿童福利院来了消息,有个被国外领养的孩子近期要来回访。王忠当时闪过一个念头“能不能是知知?”结果还真是!
“把我家老王乐的啊,赶紧就去商委排队买丸子去了,知知以前最爱吃这口。”仲巧云说,老王回来还买了5斤红肠,都塑封好了,准备给知知现在的挪威养父母当特产带回国。
知知回来的前一天,王忠就布置了“任务”,到时候老伴负责招待客人,把衣服、玩具和小时候在这儿拍的照片都交给人家……
“这小子一进门,真是不认生,各种玩具啊伸手就够,和刚下车那会儿一点都不一样。”王忠把这个归结为“还是对这个家有印象啊!”尽管知知已经不会说中文,不认得他和老伴,让他有那么一丢丢失落。但很快,这一丢丢失落就被王忠打听回来的情况给盖过去了,“他的养父母都是挪威公务员,高知,收入也不错,还总带着知知去滑雪……”这些信息让王忠悬了多年的心放下了。
昨天下午,接轱辘下课回家的路上,想到不久后的别离,王忠握紧了闺女的手,轻轻地说:“别怕,你到哪儿,爸爸都会去看你的,最多一个星期,爸肯定去一趟。”那份肯定,就像好多年前,他第一次带残疾的轱辘去公园,在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下,轱辘将那双残疾的手缩回袖子里,他却将轱辘的手拉出来,笑着说:“别怕,闺女,这不是你的错!”

最新推荐

最新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