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是这样学《集王圣教序》的
文徵明小字行书的结字以《 集王圣教序》为基本骨架,瘦劲清雅,加上将其毕生心力临摹智永《千字文》所悟得的王书笔法精妙之处,运用到对《 集王圣教序》的学习中,点化起讫交代分明,提按分寸把握有度,牵丝连带锋芒尽显。

在书法审美方面,文徴明以“法”为美,并重视书法的神采和品格,追求精绝和清雅的审美境界。受这种审美思想的影响,在书法创作方面,文徵明认为要不忘古法而自成一家。文徵明非常欣赏书法中的那种“精细”之美。他认为好的书法作品就要经得住人们的细细品味和推敲。
流传下来文徵明的小字行书作品中最多见的是以二王书风为基调的作品,潇洒流畅,运笔自如,婉转遒劲,跟其本人的面貌非常相符。早期的行书用笔比较活泼多变,结字呈一定的欹侧之状,晚年则出入王羲之、黄庭坚和赵孟頫,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经典名作,其中不乏大量学习《集王圣教序》的作品。

《行书寿华君序轴》
此卷通幅有格栏,但字体充满灵动之美。格栏并没有束缚字的结体,用笔方圆兼备,精致到位,书风寓婀娜流丽于刚健俊利之中,颇得《集王圣教序》神韵。

《且适园图卷后记》
《且适园图卷后记》为台湾著名藏家侯彧华所藏。文徵明书于明嘉靖十八年(1540),是典型的表现文人园林生活的作品,为应友人谈承儒(元珍)之邀而作。画后的书法《且适园后记》是整幅书画合璧卷最为精彩之处。为文徵明 71 岁所书,正是他书艺成熟、炉火纯青的时期。文徵明得益于王羲之行书(《集王圣教序》)的遒劲俊逸, 加之赵孟頫的温雅稳健,二者融为一体。此作表现出了,线条刚劲有力清劲挺拔,章法茂密,法度严谨且行气贯通反映出作者达到人书俱老、心手双畅的创作状态,堪称文氏书法精品

《行书陋室铭轴》(图 5)(纸本,57X31.3cm),藏于故宫博物院。 根据作者落款,书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岁在癸丑七月初五日。这是文徵明 84岁时所作的行书,用笔沉稳含蓄,人书俱老。所书内容为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名篇《陋室铭》, 是文徵明默写所书,故文字内容略有出入。

《西苑诗》(图 6)(纸本,28.4X 447.4cm,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文徵明 56 岁时,其在京任翰林院待诏时所作,共七律10 首,此卷书于嘉靖甲寅(1554)六月十日, 成诗 30 年后,文徵明已经 85 岁高寿。
此卷行草书笔意纵逸,于温润中含有苍劲,在时间的历练下显示出一种老到含蓄的美感。诗篇内容描述宫城西以太液池为中心的御苑(即今中南海、北海)景色,诗意与笔法已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统一,是其晚年杰作之一。卷后有清王澍题跋,并有 “庆邸鉴赏书画之章”等藏印多方。
晚年的文徵明行书流露出《 集王圣教序》笔意的作品比比皆是,源于文徵明一生中对《集王圣教序》下过得很大功夫, 67 岁所书《长洲县重修儒学记》和71 岁所作的《两桥记》等作品中都近乎于集字创作,作品中的许多字形与《 集王圣教序》中的字形如出一辙 。晚年其大字、小字行书都流露出《集王圣教序》的笔意。
——月雅往期经典,点击以下链接直接阅读——
宋代折枝花鸟画构图程式剖析石涛的伟大与媚俗
悖论董其昌:大师、淫棍和恶霸?
“西泠八家”篆刻印石128方原印照【珍藏版】
金农 | 精品《人物山水册》 《二湘图》,亮瞎你的眼
齐白石早年《花鸟册》(老舍旧藏)
十八岁的千里江山图,流传千古的绝唱,每一部分都是一副经典的山水画
看了陈巨来的原石印,你才知道印章到底有多美(高清组图)
不会被遗忘的大家——忆学仲先生(附高清作品集)
李鳝 |《花鸟册》百图详解
八大山人的心路历程 石鲁 | 写生册
国人看不懂当代水墨,就是不懂艺术么?
美的极致!——敦 煌 手 姿(600势)
敦煌早期彩塑的犍陀罗影响繆谷瑛 | 百 花 图 集
巨献 | 815张高清大图带你走进《清明上河图》中815个人物造型细节
黄宾虹“写”出来的花鸟 (200图) 赵之谦印面60方,美醉了!
盈盈水间,脉脉不语 | 中国画中的水
陆俨少图式梳理——含陆俨少先生最全的写生作品
沉默的大师! 去世七年后作品公诸于世,震撼整个中国画坛(附作品集)。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