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林:用行动证明"人才终不会被埋没"

新华网4月9日电 刚步入社会的时候他就赶上了企业转型的浪潮,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选择留在校办工厂,做起了临时工。如今的他已成长为辽宁工业大学工训中心实训教师、附属工厂厂长助理。他,就是朴实肯干、热爱钻研的王双林。
初到工厂的时候,身怀知识的他并没有用武之地,只能从最底层的临时工开始做起,几乎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工种他都干过。但王双林并没有气馁,脚踏实地,认真对待工作,遇到问题喜欢钻研,经常是车间里最后一个下班的人。久而久之,他在工厂站稳了脚跟,成为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2005年王双林被任命为附属厂的技术科长。除了负责销售、向客户提供技术答疑外,还参与生产管理,制定生产计划,督促生产进度,监管产品质量。因为他的专业,有许多客户慕名前来订购产品,为公司产生了许多效益。
从2015-2016年第一学期开始,王双林被安排到中心的电工电子实训中心负责教学和指导工作。因为是"半路出家",他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经常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去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专业讲授不同内容。同时,他自编教材《电工电子实习指导书》和《电子实习指导书》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技术经验,让每一批学生都感到"受益匪浅"。
因为动力电安全无小事,在教学的时候他亲自检查接线,检查上电、检查调试、检查运行,项目完成后还要检查实习手册,写上评语和上成绩。每一学年要完成40多个班1500多名学生的实训任务。虽然任务重,但是他从不抱怨劳累。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王双林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并为对电器感兴趣的同学建立网络讨论群,方便交流。也正因为王双林的高效率教学,实训项目的成功率也有了大幅度提高:非电类由原来的15%提高到80%以上,电类由原来的30%提高到近90%。
此外,他还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大赛,并多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第三届'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三等奖、第四届全国微课程大赛辽宁赛区辽宁省第二届微课程大赛一等奖、第二届辽宁省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优胜奖、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辽宁工业大学首届微课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辽宁工业大学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辽宁工业大学第二届微课大赛三等奖。
因为爱岗敬业,对技术要求的精益求精,2013-2016年度王双林被聘为锦州市基础学科及技术带头人。
因为技术过关,王双林曾参与省教育厅科学计划项目、锦州市科学计划项目、辽宁工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并组织精密板式过滤机企业标准制定。
因为刻苦钻研,王双林累计发表论文7篇,个人拥有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1项。
工作这么多年,王双林从最底层的临时工晋升到如今的附属工厂厂长助理、成为老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任务,除了自身的才华以外,也与自己的坚守及加倍努力是分不开的。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