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凤阁王家

2017-03-11 17:32:20来源:王大良

打印 字号: T|T
凤阁王家初居京兆霸陵,起于汉宣帝时济南太宋王贤,唐中叶以后,人才辈出。
凤阁王家及京兆王氏,世居京兆郡霸城县(一作霸陵,即今陕西西安市东北),后徙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咸阳凤岐原(今陕西咸阳一带)、汲郡(今河南卫辉市)等地,因族中在唐玄宗时连出三位凤阁舍人(即中书舍人、掌诏诰等,乃文士之极任、朝廷之盛选,他官莫比),故称凤阁王家。
凤阁王家初居京兆霸陵,起于汉宣帝时济南太守王贤。据谱书记载,王贤是魏公子无忌玄孙,祖卑子,始行王氏。卑子九世孙遵,后汉河南尹,封上乐侯,卒后赐谥曰庄。遵生鲂,鲂生某,某生景,景生均。均后八世,衰落不显,至北朝,有同州刺史王罴,历仕北魏、西魏,王氏于是复兴。
王罴(一作熊)“世为州郡著姓”,北魏孝文帝时初显于仕宦,以勇武见称,累迁至荆州刺史,封霸城县公。北魏分裂后入西魏,任骠骑大将军、侍中、开封仪同三司,进封扶风郡公。大统七年(公元541年)卒于官,赠太尉、都督、相冀等十州刺史。子庆远,因功臣之子而拜官直閤将军,早卒。庆远子述袭爵,北周时官上大将军、信州总管。隋文帝时献平陈之策,修造战舰,率师东下。官至上柱国、冀州刺史。生三子:谟、轨、文楷。谟袭爵,轨仕隋官至东郡通守,文楷官起部郎。三人之后,在唐代有都官郎中王元畏、工部侍郎王俨、王怀清等人。
王罴次子明远,北周时任司金上士。明远曾孙庆,唐初任浦州长史,有子五人:易从、敬从、择从、朋从、言从。五人中除敬从外,四人皆进士及第,唐玄宗时又有三人任凤阁舍人、“凤阁王家”,更由此显明。
唐代中叶以后的凤阁王家,真是人才辈出,甚至用“人才济济”一词也不足以表示当时的盛况。如自唐玄宗开元年间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713—859年),仅百余年,王家就有十八人登进士第,居官台省、历牧守宾佐者三十余人。至僖宗广明元明(公元880年),又有王徽官拜宰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臣之首。
与凤阁王家同源,后汉河南尹王遵十一世孙直也世居京兆,官至瓜州刺史,子孙以贵显唐代。其中有名讳王德真者,是其孙,在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和武后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两人宰相。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王姓在唐代,最著名的三支,“定著三房:一曰琅琊王氏,二曰太原王氏,三曰京兆王氏”,这实际上是为当时的王姓家族排座次。京兆王氏在王姓二十一望中脱颖而出,超出其余十八望,排名仅在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之后,可见其在王姓大家庭中的突出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