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献血110次 王继唐用热血点亮生命之光
【连网】(记者 赵芳)殷红的血液,从他微微鼓起的血管中缓缓流出,带着他的关爱、他的期盼,慢慢注入了另一个素不相识、等待已久的身体里,17年的时间,他的热血,延续着爱、抒发着情,点亮了无数生命之光。
在海州区司法局工作的王继唐今年50岁,从2000年开始第一次献血至今,共计献血110次,其中全血12次,献全血量3200毫升,血小板98次,共188个治疗量。
17年无偿献血传递生命薪火
王继唐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是在2000年1月8日。当天,他路过市区当时的百货大楼广场时,看到市红十字中心血站的流动采血车正停在广场那儿,有许多人正在车里献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尝试第一次献血。
王继唐说,“第一次献血的时候看见抽血的针头,当时心里还挺紧张的。做了两次深呼吸后,撸起袖子捐献了200ml全血。”
有了第一次无偿献血的经历,引发了他对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的关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王继唐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无偿献血志愿者和宣传者,也成了一名应急无偿献血志愿者。
2004年12月6日下午,王继唐正与同事在外面现场办公,突然手机铃声响起,原来是市中心血站打来的电话,因为当时急需AB型血,询问他是否能尽快到那里献血。王继唐马上同意,抓紧办完公事后就匆匆赶到市血站中心,捐献了400ml的热血。
王继唐给自己定下了每年固定献两次全血的目标,在此后的17年时间里,他的热血流入了一个又一个陌生病人的血管,为他们注入生命活力。
成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首批队员
王继唐在为无偿献血作宣传时,许多人对他的冷淡态度,甚至恶言相向让王继唐感到非常失望和沮丧。他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即使把自己所有的血液抽干,也救不了几个人,无偿献血事业需要的是更多人的理解、认同和积极参与。
2007年3月5日,连云港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成立,王继唐有幸成为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第一批队员。
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王继唐结识了一批来自各行各业志同道合的战友,从此不再孤军奋战,王继唐也更热情地投入无偿献血的公益事业。“我是快乐的,因为通过我们的宣传,有更多的人了解了无偿献血事业,而且自愿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我们将用热血点亮无数生命之光。”王继唐说。
千里赴异乡捐献血小板
王继唐是AB型血,2007年7月的一天晚上,他在网上与无偿献血志愿者的网友聊天时了解到,张家港市的红十字血站AB型血小板正紧缺,获悉此消息,王继唐产生了异地捐血的念头。
于是,在2007年7月14日,王继唐利用休息日,专程自费坐上了前往张家港市的班车,经过六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来到张家港市红十字血站,成功地捐献了一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
“您捐献的血液已通过检测,您的爱将使病人获得新生命……”几天后,王继唐收到了张家港市红十字血站发来的短信息时,会心地笑了。他知道,这意味着他又点亮一个外乡病人的生命之光。
在海州区司法局工作的王继唐今年50岁,从2000年开始第一次献血至今,共计献血110次,其中全血12次,献全血量3200毫升,血小板98次,共188个治疗量。
17年无偿献血传递生命薪火
王继唐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是在2000年1月8日。当天,他路过市区当时的百货大楼广场时,看到市红十字中心血站的流动采血车正停在广场那儿,有许多人正在车里献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尝试第一次献血。
王继唐说,“第一次献血的时候看见抽血的针头,当时心里还挺紧张的。做了两次深呼吸后,撸起袖子捐献了200ml全血。”
有了第一次无偿献血的经历,引发了他对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的关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王继唐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无偿献血志愿者和宣传者,也成了一名应急无偿献血志愿者。
2004年12月6日下午,王继唐正与同事在外面现场办公,突然手机铃声响起,原来是市中心血站打来的电话,因为当时急需AB型血,询问他是否能尽快到那里献血。王继唐马上同意,抓紧办完公事后就匆匆赶到市血站中心,捐献了400ml的热血。
王继唐给自己定下了每年固定献两次全血的目标,在此后的17年时间里,他的热血流入了一个又一个陌生病人的血管,为他们注入生命活力。
成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首批队员
王继唐在为无偿献血作宣传时,许多人对他的冷淡态度,甚至恶言相向让王继唐感到非常失望和沮丧。他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即使把自己所有的血液抽干,也救不了几个人,无偿献血事业需要的是更多人的理解、认同和积极参与。
2007年3月5日,连云港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成立,王继唐有幸成为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第一批队员。
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王继唐结识了一批来自各行各业志同道合的战友,从此不再孤军奋战,王继唐也更热情地投入无偿献血的公益事业。“我是快乐的,因为通过我们的宣传,有更多的人了解了无偿献血事业,而且自愿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我们将用热血点亮无数生命之光。”王继唐说。
千里赴异乡捐献血小板
王继唐是AB型血,2007年7月的一天晚上,他在网上与无偿献血志愿者的网友聊天时了解到,张家港市的红十字血站AB型血小板正紧缺,获悉此消息,王继唐产生了异地捐血的念头。
于是,在2007年7月14日,王继唐利用休息日,专程自费坐上了前往张家港市的班车,经过六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来到张家港市红十字血站,成功地捐献了一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
“您捐献的血液已通过检测,您的爱将使病人获得新生命……”几天后,王继唐收到了张家港市红十字血站发来的短信息时,会心地笑了。他知道,这意味着他又点亮一个外乡病人的生命之光。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