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化专家”王林芳

记者王海霞实习生李艺青报道 她是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却埋头扎根石油炼化企业的生产一线当起了普通工人,这让很多人意想不到。今年35岁的王林芳却深信一线岗位是“炼制真金的炼炉”。日前,她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
2007年,学成毕业的王林芳加入中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从此单位里那些学历不高但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人们都成了她的师傅。一有操作上的问题,她都认真请教、仔细咨询。多年来,王林芳始终坚守一线岗位,她“炼”就一身本领——即是技术专家,又是安全卫士。
王林芳所在的65万吨/年EO/EG装置总投资约24亿元,是2007年国内首批引进美国陶氏化学工艺专利技术的装置之一,装置采用的型号叫METEOR200的银催化剂,银的含量达到35%,价格十分昂贵,如何降伏这匹“大洋马”成了她攻关的目标。
在装置投料初期,王林芳在做好繁忙的当班工作之外,见缝插针地钻研陶氏化学提供的原始操作手册,并与陶氏化学的指导专家面对面交流实际出现的问题。下班回家也一心扑在资料上,继续吃透、消化这些操作手册。在使用催化剂的过程当中,王林芳结合积累的操作经验,经过不断地摸索创新,提出了多条宝贵意见。其中,仅“保持催化剂高选择性”这一优化举措,使装置乙烯单耗明显降低,年节约乙烯成本近3000万元。
2013年5月13日,美国专利商陶氏化学公司(DOW)专程赴镇海赠送奖牌,赞扬王林芳在催化剂活性管理方面的突出贡献。由于她的创新管理,在陶氏同一专利技术用户中创造了催化剂运行时间最长、装置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等7项世界纪录。
“祸患常积于忽微”是王林芳常说的一句话。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严谨和处之怡然的从容,使她成为安全生产的中流砥柱和班组建设“领头羊”。2013年,在王林芳的带领下,所在班组及时发现注碱线泄漏、密封氮管线堵塞等安全隐患,特别是氧气管线泄漏这一安全隐患的发现,避免了氧气泄漏增大或裂缝呲开带来的不良影响,获得了公司总经理安全嘉奖和烯烃部2013年第一号嘉奖令。这一年,她带领的班组在“低头捡黄金”、JHA分析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占EO/EG装置操作工总人数20%,获得的安全环保奖励却占总奖励金额的25%,为装置的长周期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时代背景下,王林芳的科研方向转向环保。王林芳结合公司的“碧水蓝天”工程,在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条件下,进行技术改造,优化能源结构,做到节能减排。
从一线工人,到镇海炼化烯烃部最年轻的大班长,到如今烯烃部的二区主管。在单位,王林芳一直是女职工的榜样。然而,在儿子心里,却一直有一个疑问——妈妈为什么那么忙?3年前一次设备大修,王林芳持续40多天的早出晚归,母子俩几乎没有醒着打过照面。大修结束后的一天,王林芳准点下班,4岁半的儿子搬起小板凳,坐在妈妈的面前,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妈妈,怕妈妈又消失了。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